歷史
銅雀區名稱源自銅雀渡口,具有悠久的歷史。 依據1980年4月1日總統令第9630號(公布於1979年9月26日),從冠岳區分離出鷺梁津洞,上道第1洞,上道洞,本洞,黑石洞,大方洞,新大方洞,逸院洞,銅雀洞以及一部分舍堂洞等行政區域成立了銅雀區。並於1988年5月1日根據法律第4004號(公布於1988年4月6日)升級為自治區。
流經朝鮮半島中部地區的漢江哺育了朝鮮民族,自古時起,便是歷史與文化的源泉。特別是土地肥沃、自然景觀秀麗的漢江下流地區,自公元前起,便是們民族的生息繁衍的地方。這裡物產豐富,又是國家的中心,作為與中國的交通要地,成為了朝鮮民族的中心舞台。據<東國與地勝覽>記載,曾是百濟的發祥地的漢江下游地區被高句麗長壽王占領(475),以鷺梁津為界,西邊至光明市,設有仍伐奴縣,東邊至果川安養市,設有栗木郡。在三國統一後,仍伐奴縣改稱谷壤縣,栗木郡改稱為栗津郡,“谷壤”的意思是盛產穀物的農業區,“栗津”的意思是盛產栗子的地區,鷺梁津一帶成形了渡口村。
在高麗時期,曾把谷壤縣改編為衿州,把栗津郡改編為果州後,顯宗9年(1018),作為中央集權的一部分,衿州隸屬安南都護府,果川隸屬光州牧,但並未派遣中央官員,一直是地方勢力統治的自治縣。
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與諾得江(漢江)僅一江之隔的銅雀地區成為了連線三南地區與首都的漢城的門戶。建造了銅雀渡口、諾得渡口,隨著人員與物資來往日益頻繁,不僅以渡口為中心的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同時也成為了軍事要地,肅宗39年(1703),甚至設立了禁衛營的營區。
行政區域方面雖然在完善了地方制度的太宗16年(1416)有了一些變化,衿州改編為衿川縣,果州改編為果川縣,不過,正祖19年(1795)定為始興縣後一直未變。
有孝心的正祖為了每年在水原顯隆園進行參拜,在漢江渡口動員了全國的大船,修建舟橋,在軍士護衛隊的保護下出行,舉行盛大的國家慶典,在當時的諾得渡口所在地,即現在的本洞,建立了主管舟橋工程的舟橋使和國王臨時休息的龍驤鳳翥亭,並重新改修了從鷺梁津到水原的道路,始興郡地區因而也變得更加重要。
到了18世紀後期,隨著自由工商業與流通經濟的發展,以漢江為舞台的江商大為活躍起來,漢城的人口也急劇增長,從水原到漢城的大路邊和銅雀渡口渡口村莊十分繁華。
甲午改革之後,由原來的8道制改為23府制,這裡便以jangseungbaegi為界,分別隸屬於仁川府果川郡和始興郡,日本占領朝鮮以後,與現在的冠岳區和永登浦區,一同隸屬於始興郡,後於1936年編入京城府永登浦派出所。
光復之後,始興、金浦、富川郡一部分被編入永登浦區,1973年,冠岳區從永登浦區分離出來時,銅雀地區隸屬冠岳區,1980年4月1日從冠岳區分離出來,成立了銅雀區,正在發展成為美麗而活躍的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