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2年,唐朝政府在越南設立交州總管府(Giao Châu tổng quản phủ )。公元624年,改交州總管府為交州都督府。公元627年,交州都督府歸嶺南道管轄。唐高宗調露元年(公元679年),將交州都督府改置為安南都護府(An Nam đô hộ phủ),治所位於宋平(Tống Bình 今越南河內)。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名鎮南都護府(Trấn Nam đô hộ phủ),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年),復名安南都護府。鹹通七年(公元866年)於置靜海軍節度使(Tĩnh Hải quân Tiết độ sứ),由節度使兼領都護。終唐一代不廢。
公元968年,交趾人丁部領(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內的割據勢力,建立丁朝(Nhà Đinh),被認為是越南正式脫離中國而自主之始。後受宋太祖趙匡胤冊封為交趾郡王(Giao ChỉQuận Vương ),安南都護。越南前黎朝(Nhà Tiền Lê)、後李朝(Nhà Hậu Lý)歷代君主均循此例受封。
相關詞條
-
安南都護府
安南都護府做為唐朝六個重要的都護府之一,是唐朝管理南部邊疆地區的主要機構,屬嶺南道。調露元年(679)以交州都督府改置安南都護府,為嶺南五管之一。治所在...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成立背景 行政區劃 歷代都護 -
《送安南裴都護》
《送安南裴都護》是唐朝著名文學家權德輿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送安南裴都護
懷來通北戶,長養洽南薰。 暫嘆同心阻,行看異績聞。 歸時無所欲,薏苡或煩君。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都護府
“都護府”源自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設在烏壘的西域都護府,統領大宛及其以東城郭諸國,兼督察烏孫、康居等遊牧行國。魏、西晉設有西域長史府,唐朝統...
簡介 概況 漢代 唐代 宋朝 -
安南占城
秦漢以來,交趾為中國郡縣之地,唐置安南部護府治之。五代時,交趾諸姓土豪相繼稱雄自主。968年,丁部領削平諸豪,始稱帝建國,國號“大瞿越”,都華閭(今寧平...
安南占城 注 -
都護
官名。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置“西域都護”,為駐守西域地區的最高長官,控制西域各國。“都”為全部,“護”為帶兵監護,“都護”即為“總監護”之意。都護...
詞語解釋 相關史料 -
唐朝六大都護
唐朝周圍的異族很多,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唐王朝效仿漢代都護府的建制,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
六大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 安東都護府 安北都護府 安南都護府 -
安南[越南古稱安南國]
安南為越南古名,安南得名於唐代的安南都護府,自公元前3世紀的中國秦朝開始成為中國領土,至五代十國時吳權割據安南脫離南漢,北宋無力統一,故正式獨立,此後越...
歷史沿革 國號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