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關於進一步加強體教結合工作的意見

銅陵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體育局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體教結合工作意見的通知 四、創新體制,開創我市體教結合工作新局面 (二)積極爭創1-4所省級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20所左右市級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訓練點)和1-3所從國小、國中、高中“一條龍”的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訓練體系學校。

銅陵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體育局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體教結合工作意見的通知
發文單位:銅陵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文 號:銅政辦[2005]85號
發布日期:2005-12-9
執行日期:2005-12-9
縣、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體育局、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體教結合工作意見》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銅陵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五年十二月九日
關於進一步加強體教結合工作的意見
(市體育局 市教育局 二○○五年十二月八日)
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體育局、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我省體教結合工作意見〉的通知》(皖政辦[2005]30號)檔案精神,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市“體教結合”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體教結合”工作的重要意義
“體教結合”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素質教育、促進青少年課餘訓練,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的一項新的重要舉措,是整合體育、教育資源以實施人才培養戰略的重要措施,體現了體育、教育事業最根本的培養目標。各級體育、教育部門及學校要充分認識“體教結合”的重要意義,轉變觀念、統一認識、深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後備人才的培養質量,開創我市“體教結合”工作新局面。
二、 “體教結合”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人才觀,以“資源共享、特色共建、責任共擔、義務共盡、成果共用”為原則,以“統一思想、規範操作、合作協商、優勢互補、實現雙贏”為目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優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步伐,促進體育事業和教育事業發展,努力開創我市體教結合工作新局面。
目標任務:在“十一五”期間建立1-3所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一條龍”的青少年體育人才培養訓練體系學校,1-2所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1-2所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4-6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4所省級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10所左右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0所左右市級中、國小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訓練點)。
 三、加強領導,建立統籌協調的組織機構
成立銅陵市體教結合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後)。領導小組每年定期召開1-2次工作聯繫會議,研究解決體教結合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制定有關政策和實施辦法,發揮巨觀指導和組織協調作用,對體教結合工作進行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統一檢查評估,統一表彰獎勵。
四、創新體制,開創我市體教結合工作新局面
(一)加強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建設。根據《關於貫徹實施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管理辦法〉的通知》(皖體競[2001]9號)、《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體育局、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我省“體教結合”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皖政辦[2005]30號)、《安徽省體育局、安徽省教育廳關於開展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申報評定工作的通知》(皖體競[2005]28號),決定對我市原命名和審定的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進行複評、考核和申報;對新申報的省、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進行考察和評估,由市體育局、教育局在考察評估、複評考核的基礎上,評定申報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命名審定10所左右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具體管理辦法及評估標準另發)。
(二)積極爭創1-4所省級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20所左右市級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訓練點)和1-3所從國小、國中、高中“一條龍”的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訓練體系學校。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積極探索優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的新途徑和新模式,對校級領導重視,學生生源充足、師資力量較強、訓練設施條件較好的中國小校,創辦20所左右銅陵市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訓練點)和1-3所從國小、國中、高中“一條龍”的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訓練體系學校。在創辦市級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訓練點)的基礎上,爭創1-4所省級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在項目設定上必須是我市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在項目銜接上必須有1所以上同一項目的下一級學校與其對口。對創辦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訓練點)和 “一條龍”的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訓練體系的學校,由市體育局、教育局評估、考核、認定,聯合審批命名掛牌。
(三)在省、市級示範高中試辦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省、市級示範高中學校是我市培養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體教結合中發揮其龍頭作用,學校要確保每年招收體育特長生在當年學校招生計畫中不少於5%的比例。招收體育特長生的運動項目為田徑、游泳、舉重、摔跤、跆拳道、足球、籃球、排球、網球、桌球、體操、賽艇等我市開展的運動項目。對試點校的項目設定,由市體育局、教育局和省、市級示範學校共同協商確定。對招收的體育特長生,由市體育局、教育局組織體育專業測試,經測試後按擇優錄取原則或降低文化課錄取分數線入學,被錄取的體育特長生進校後要堅持系統體育訓練,根據需要可代表體育、教育部門參加省及其以上體育競賽活動。
(四)加強體育特長生的招收和管理,實行體育競賽成績加分政策。對省、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省、市級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訓練點), “一條龍”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訓練體系的學校以及省、市級示範高中試辦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凡招收體育特長生的在入學、轉學上給予政策傾斜。確保每年招收體育特長生不低於當年學校招生計畫的5%.在全市範圍內招生,入學不受居住地與學校區域的限制,並實行體育競賽成績加分政策。對體育特長生的招生由市體育局、教育局和招生學校組織體育專業測試,達到文化課總分60%的,按體育專業成績由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對在由市體育局、教育局共同舉辦的市級競技類體育競賽,或由市體育局主辦的體育競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學生加10分;對在省體育局、教育廳共同主辦的省年度常規比賽、省中學生運動會或由省體育局主辦的省運動會上獲得前三名的學生加20分;對在省、市體育競賽中達到二級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的學生,思想品德合格,達到畢業標準,經市體育局、教育局審核可免試特招。
(五)創新激勵機制,形成良性循環的育人環境。認真落實國家和省體育、教育部門現有的激勵政策的同時,對堅持參加系統訓練並取得較好運動成績的運動尖子(含特形運動員),在求學、升學等方面給予照顧;對命名和審定的省、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訓練點),“一條龍”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訓練體系的學校,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承擔課餘訓練任務的體育教師,將課餘訓練計入課時工作量;對發現、培養、訓練、輸送優秀體育苗子,參加省其及以上比賽取得的運動成績,可享受體育教練員輸送運動員獎、競賽成績追蹤獎獎勵;對積極開展“體教結合”工作並取得優異成績的學校從“體教結合”專項資金中給予獎勵。教育部門在對學校綜合考核中,要把學校運動隊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的成績作為學校工作綜合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鼓勵學校在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上好體育課,開展課餘體育訓練,培養更多的優秀體育後備人才。
(六)實施競賽、獎勵計畫,調動學校開展青少年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從2006年開始,每四年舉辦一屆全市中國小校青少年(兒童)運動會。運動會分別按國小部、國中部、高中部三個部別進行比賽,項目設定為足球、籃球、排球、網球、桌球、田徑、游泳、圍棋、中國象棋、廣播體操等10個競賽項目。在青少年(兒童)運動會的次年和四年一屆銅陵市市運會的次年,舉辦單項年度常規競賽;對審定命名的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專項特色學校(班、訓練點),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一條龍”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的學校以及試辦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的學校,通過以獎代補的競賽激勵機制實行獎勵和資助(管理辦法和獎勵辦法另發),以調動全市各中國小校爭創傳統校、試點校、特色校(班、訓練點)的積極性,調動從事青少年訓練的教練員和學生的積極性,使體教結合下以青少年學生為對象的學校體育成為全民健身計畫和奧運爭光計畫的基礎和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的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