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古代祭祀或宴饗時用的樂器。古屬八音之一金類。由王孫鐘上的銘文:“用享以孝,於我顯祖文考。……用宴以喜,用樂嘉賓父兄,及我朋友”,可以證明鍾是宗廟及宴會時的樂器。最初的鐘大約是由商代的鐃發展而來的。現在所見最古的鐘是西周時代的。在歷代所鑄的鐘里,期間或有鐵鑄的,但絕大多數還是銅鑄的鐘。
佛教法器:
銅鐘發音宏亮而悠揚,自佛教傳入中國開始,銅鐘就逐漸成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佛鐘。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里寫道:“梵宮仙殿,必用以明×(手+耳 打動之意)謁者之誠,幽起鬼神之敬。”因此,名剎寶寺皆有鍾。當暮靄漸合,寺院廟堂鐘聲迴蕩,木魚橐橐,與僧尼頒經聲溶為一缽,增添了蓮花佛界特有的神秘氣氛。
王權的象徵:
鍾和鼎一樣,也是統治階級王權的象徵,“鐘鳴鼎食”就是權勢地位的標誌。懸掛編鐘,有嚴格的禮樂制度規定:天子宮懸(四面懸鐘)、諸侯軒懸(三面懸鐘)卿大夫判懸(兩面懸鐘)、士特懸(一面懸鐘)。封建統治者鑄造巨型銅鐘象徵王權,這種鍾也叫“朝鐘”,“視朝,官出署,必用以集眾。”鍾也是人們心目中崇高、公正、賢明的華夏文明的象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著名詩句,就是這種象徵的反映。
自唐代以後,歷代封建統治者都競相鑄造各種朝鐘、佛鐘、道鍾、樂鍾,並且越鑄越大,以求達到彰顯自己神權和政權的地位來鞏固統治的目的。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巨型銅鐘,重量達數十頓,無論是鑄造工藝還是體積重量,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形狀構造
類別
常見的大鐘有三種類別,唐朝時期的“平直形”鐘口銅鐘,唐宋時期的“淺波形”鐘口銅鐘,以及明清時期的“喇叭形”鐘口銅鐘。明清時期大鐘的鐘壁在鐘口處都有外擴,呈現出所謂的“喇叭形”;銅鐘的壁厚,由唐鐘的均勻分布,演變為從上往下逐漸增厚,避免了早期大鐘重擊易裂的缺點。
種類
鐘有特鍾和編鐘之別,特別人的鐘叫特鍾,能單獨的懸在架上。成組依大小次序懸在一個架上的是編鐘,大小和它的高低音有關係,有的十六個為一組。現存的鐘有西周初期以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戰國較盛行。鍾用木槌敲擊演奏,考古發現的編鐘,有槌同時出土。
形制
鐘的形制有兩種,一種是帶高的筒形紐,鐘的下口兩邊突出如月牙形;另一種上端的紐是扁的,有的紐作伏獸形,鐘下口是平的。
花紋
一般鐘的花紋兩邊相同,每邊大率有六排(每排三個)共十八個突出的乳。乳的形狀有突出如柱的,有突出作螺鏇形的。有“乳”的點綴,是鍾區別於鉦、饒、鐸、鈴等的特點。
歷史
開始用以振軍威:
鐘的節奏感強,它能表達人們的歡樂喜悅,又可以在生產勞動中協調人們的勞動步伐、在舞蹈中使舞姿整齊優美、在練兵中使士兵步伐一致,以振軍威,因而在勞動生產中最需要這種樂器。《詩經》中有不少詩篇都記載了鐘的演奏。如:《關睢》:“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鼓鍾》:“鼓鍾欽欽,鼓瑟鼓琴。”
銅鐘的製作逐漸精緻: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音階、音律的認識日漸完美,作為樂器的銅鐘的製作也越來越精緻,鐘的家族逐漸發展出鐃、鉦、鎛、鐸、鈴等種類,它們的傑出代表的將若干個不同振動頻率的扁鍾組合在一起的編鐘,製作精美,擁有的藝術價值最高。
價值
寶貴而豐富的史料:
古代鑄造的鐘,除了雕鑄一些圖案,還有文字,或吉祥用語,或紀時記事。因此,古銅鐘不僅在文字發展史上,更在古代社會、政治、思想、文學、經濟等各方面的研究一提供了寶貴而豐富的史料,同時體現出了我國古人的高超技術。
古代工藝技術之精華:
中國是鐘的故鄉,流傳於世、難以盡數的古銅鐘作為中國銅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古老、優美、偉大的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側面,對研究中國的斷代史、禮樂制度、思想史、音樂史等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並且由於薈萃了我國古代工藝技術之精華,代表了當時的鑄造、聲學、樂律學、力學等高超技術水平,更是研究我國傳統科技的寶貴實物。
例舉
普陀六和鍾高2.7六米,口徑1.76米,淨重4.9噸,鐘上鑄有五方五佛,偶意世界和諧,鐘體鑄有原全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手書
坐落於河東區大直沽的薦福觀音寺的大鐘為純銅鑄造,直徑2米、高3米、重約5噸,比新建鼓樓上的大鐘還重1.5噸,每當大鐘鳴響的時候,連一公里以外的海河西岸都能聽到。
廣西省蓮音寺青銅鐘高2.2米,口徑1.5米,淨重4噸,是由誠信銅雕鑄造廠監製。銅鐘上鑄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數千字排列整齊,清晰,鑄造水平可謂國內屈指可數。銅鐘餘音能響140秒之久。
北京大鐘寺博物館的明永樂大鐘,是明成祖朱棣下令鑄造,鍾高6.75米,直徑3.3米,鍾唇厚18.5厘米,重46.5噸,鍾內外有文字23萬多字。此鍾原在萬壽寺中,後被清乾隆皇帝下令移植大鐘,於乾隆八年(1743)完成。每天晨鐘暮鼓,後一術士說,北京西為白虎,敲鐘恐驚動白虎,因此不再敲鐘,清乾隆時 移到此寺,移動時是利用冬季在地上潑水,結冰後,鐘下墊圓木滾到大鐘寺,先將鍾立在一個土堆上,再蓋房子,後將鐘下的土堆上,再蓋房子,後將鐘下的土堆挖掉。
鐘樓銅鐘鑄造於明永樂十八年,鍾通高7.02米,最大直徑3.40米,重約63噸,為目前我國發現最重的銅鐘。鐘樓正南為一座與圍牆相連的三聯大門,中門內為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重建鐘樓碑一通,螭首方座,碑首題額《御製重建鐘樓碑記》,碑陽為經筵講官戶部尚書梁詩正奉敕敬書碑文,碑陰為民國十四年(1925年)十月京兆尹薛篤弼書的《京兆通俗教育館記》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