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毛鱗蓋蕨

針毛鱗蓋蕨

蕨類植物,產于海南等地。針毛鱗蓋蕨(學名:Microlepia trapeziformis)為姬蕨科鱗蓋蕨屬下的一個種。形態特徵:根狀莖橫走,深褐色,粗約6厘米,疏被灰色長剛毛。葉遠生,柄長30-60厘米,粗3-4毫米,禾稈色至淡灰禾稈色,兒光滑,基部被疏毛及其粗糙的痕,下面圓形,上而有一條深狹的縱溝;葉片為闊卵狀長圓形,近尾狀漸尖頭,長50-60厘米,中部寬28-36厘米,三回羽狀;羽片15對或更多,互生,斜向上,相距6-9厘米,柄長約1厘米井下部的6-7對為二回羽狀,其上各對為一回羽狀,基部一對稍短縮,第二對長17-24厘米;基部以上寬5-7厘米,闊披針形至狹長圓披針形,長漸尖頭,基部闊,不對稱,下側楔形,上側耳形,與羽軸井行,並常覆蓋葉軸下面,二回羽狀;一回小羽片約20餘對,互生,上先出,密接,開展,長圓形,長2.2-4厘米,寬1-1.5厘米,圓頭或急尖頭,有短柄,基部上側一片較長,基部不對稱,下側斜,上側截形,並與羽軸井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針毛鱗蓋蕨

拉丁名:Microlepiatrapeziformis(Roxb.)Kuhn

科拉丁名:Dennstaedtiaceae

屬拉丁名:Microlepia

中國植物志:2:229

形態特徵

根狀莖橫走,深褐色,粗約6厘米,疏被灰色長剛毛。葉遠生,柄長30-60厘米,粗3-4毫米,禾稈色至淡灰禾稈色,兒光滑,基部被疏毛及其粗糙的痕,下面圓形,上而有一條深狹的縱溝;葉片為闊卵狀長圓形,近尾狀漸尖頭,長50-60厘米,中部寬28-36厘米,三回羽狀;羽片15對或更多,互生,斜向上,相距6-9厘米,柄長約1厘米井下部的6-7對為二回羽狀,其上各對為一回羽狀,基部一對稍短縮,第二對長17-24厘米;基部以上寬5-7厘米,闊披針形至狹長圓披針形,長漸尖頭,基部闊,不對稱,下側楔形,上側耳形,與羽軸井行,並常復蓋葉軸下面,二回羽狀;一回小羽片約20餘對,互生,上先出,密接,開展,長圓形,長2.2-4厘米,寬1-1.5厘米,圓頭或急尖頭,有短柄,基部上側一片較長,基部不對稱,下側斜,上側截形,並與羽軸井行,一回羽狀或羽裂達到有狹翅的小羽軸;末回小羽片5-10對,斜向上,接近,長圓形長約5-7毫米,寬3-4毫米,圓頭,基部楔形,沿小羽軸多少下延,全緣或有一二淺缺裂,上方的比下方的稍大,基部上側一片最大,與小羽軸井行,向頂一邊往往有二三小裂片。葉脈纖細,兩面明顯,羽狀分枝,單一,或在大的小羽片為分叉,不達葉邊,頂端有加厚的長水囊。葉為草質,乾後暗綠色,上面有一二長針狀毛疏生或兒光滑,下面葉脈上密生灰色有光亮的伏貼的針狀長毛,各回忌軸下面被有同樣的毛。孢子囊群圓形,小,生於末回小羽片的上方,每片1個,少有-2-3個,遠距葉邊;囊群蓋小,淺杯形,寬過於深,淡綠色,有長毛。

生長習性

生林下溝中。越南、印度南部、緬甸、泰國及南洋群島、菲律賓都有分布。

姬蕨科——鱗蓋蕨屬植物

鱗蓋蕨屬植物為陸生中型植物。根狀莖橫走,有管狀中柱,被多細胞的淡灰色剛毛,無鱗片。約有70餘種,主要分布於舊大陸熱帶和亞熱帶,南達紐西蘭及馬達加斯加,向北到日本,以亞洲最多,美洲不產。中國現有57種,成為本屬的分布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