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邊緣鱗蓋蕨也叫邊緣鱗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圖版XIX,6-10),植株高約6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密被銹色長柔毛。葉遠生;葉柄長20-30厘米,粗1.5-2毫米,深禾桿色,上面有縱溝,幾光滑;葉片長圓三角形,先端漸尖,羽狀深裂,基部不變狹,長與葉柄略等,寬13-25厘米,一回羽狀;羽片20-25對,基部對生,遠離,上部互生,接近,平展,有短柄,披斜形,近鐮刀狀,長10-15厘米,寬1-1.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不等,上側鈍耳狀,下側楔形,邊緣缺裂至淺裂,小裂片三角形,圓頭或急尖,偏斜,全緣,或有少數齒牙,上部各羽片漸短,無柄。側脈明顯,在裂片上為羽狀,2-3對,上先出,斜出,到達邊緣以內。
邊緣鱗蓋蕨葉紙質,乾後綠色,葉下面灰綠色,葉軸密被銹色開展的硬毛,在葉下面各脈及囊群蓋上較稀疏,葉上面也多少有毛,少有光滑。孢子囊群圓形,每小裂片上1-6個,向邊緣著生;囊群蓋杯形,長寬幾相等,上邊截形,棕色,堅實,多少被短硬毛,距葉緣較遠。
生境分布
生林下或溪邊,海拔300-1500米。日本、伊里安島、越南、踢蘭至印度北部及尼泊爾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邊緣鱗蓋蕨性喜溫暖,潮濕,疏鬆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性或微酸性培養土均能生長了好。與一般的蕨類植物比較,稍喜陽光。冬季應保持稍乾,越冬溫度應該在5℃以上。邊緣鱗蓋蕨枝葉茂盛,栽培容易。
園林用途
邊緣鱗蓋蕨在長江以南可以種在溪邊、池旁及林緣,也可作為觀葉植物種植在建築物稍陰濕處,甚少盆栽。繁殖培育:分株法繁殖。
化學成份
邊緣鱗蓋蕨地上部分含鱗蓋蕨甙(microlepin),17-O-乙醯鱗蓋蕨甙(17-O-acetylmicrolepin),4-表鱗蓋蕨素(4-epi-microlepin),6'-O-α-L-吡喃鼠李糖-4-表-鱗蓋蕨甙(6'-O-α-L-rhamnopy-ranosyl-4-epi-microlepin),6'-O-乙醯鱗蓋蕨素(6'-O-acetylmi-crolepin),邊緣鱗蓋蕨素(fumotoshidin)A、B、C,邊緣鱗蓋蕨甙(marginatoside)A、B,3α,12α-二羥基-對映-海松-8(14),15-二烯[3α,12α-dihydroxy-ent-pimara-8(14),15-diene],柚皮素(naringenin),柚皮素-7-O-(4-甲基)-葡萄糖(1→2)-鼠李糖甙。
藥用價值
藥名:邊緣鱗蓋蕨
來源:為碗蕨科植物的全草。
功效:解毒消腫。
主治:用於跌打損傷、閃挫扭傷、金傷、瘀血腫脹、癰疽瘡瘍、癤腫等。
性味歸經:苦,寒。入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12克。外用:適量搗敷患處,鮮品為優。
別名:邊緣鱗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小葉山雞尾巴(浙江)、黑雞婆、冷蕨萁(四川)。
考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
姬蕨科——鱗蓋蕨屬植物
鱗蓋蕨屬植物為陸生中型植物。根狀莖橫走,有管狀中柱,被多細胞的淡灰色剛毛,無鱗片。約有70餘種,主要分布於舊大陸熱帶和亞熱帶,南達紐西蘭及馬達加斯加,向北到日本,以亞洲最多,美洲不產。中國現有57種,成為本屬的分布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