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邊地鱉

(圖)金邊地鱉金邊地鱉
屬於姬鐮科、光鐮亞科。又名東方片蠊,藥用名稱為金邊土元。
雌雄成蟲外形相似,均無翅膀。 雄蟲體長2l毫米—25毫米,體寬13毫米一16毫米;雌蟲體長 36毫米一41毫米,體寬17毫米--2l毫米。雌雄成蟲體扁平,橢圓形。體背部呈紫褐至棕褐色,且有光澤。其中雄蟲體色較淺,但光澤特強。兩複眼相距較遠。腹板後緣內陷,中央無明顯的切口。足的脛節上生有密集的刺。在背板的前緣及側緣呈桔黃色,故有金邊地鱉之稱。卵產在卵鞘中,卵鞘長20毫米,稍彎曲成豆英形,向外突出的—側有兩排陷窩,中間有一條波浪狀曲線;表面有溝形橫紋。幼齡若蟲的體形與成蟲相似,只是背部稍隆起顏色淺於成蟲。到了老齡若蟲時,背板前緣及兩側才出現有金黃色的鑲邊,這時外表難於與成蟲相區別。金邊地鱉蟲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南沿海的浙江、廣東、海南、台灣、福建等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