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國中信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常振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經濟副部長巴曙松,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中國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師滕泰,經濟學家向松祚聯袂推薦。
美國次貸危機惡性膨脹,華爾街幾大投資銀行不斷被併購、接管甚至破產,繼而金融風暴在全球迅速蔓延、惡化,全球股市大跌,經濟發展前景堪憂,繼而虛擬經濟惡疾開始向實體經濟蔓延……世界經濟注定要被美國經濟拖垮嗎?究竟造成這一場金融大海嘯的根源性因素是什麼?透過這些根源性因素我們又看到了什麼?
李稻葵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2008金融風暴既是世界經濟金融格局變遷的結果,也是未來變革的導火索,究其奧秘,美國著名政經作家凱文·菲利普斯的新作《金融大崩盤》是必讀之作。
夏保羅花旗銀行原亞太區資產融資部總裁;美國銀行原亞澳區零售銀行總裁;匯投資本董事長
成也格林斯潘,敗也格林斯潘!次貸曾是美國經濟繁榮之“火箭助推劑”,但房產景氣下降,導致“次貸危機”、“金融海嘯”、“經濟蕭條”。股市崩盤、房市崩盤、大裁員、高失業、大倒閉,消費者及投資者信心降至谷底,這就是今日世界經濟的寫照。《金融大崩盤》與“金融海嘯”何其神似!這些場景都被菲利普斯神奇預言,分析透徹,是一部讓人拍案驚奇,嘆為觀止的金融大作!
譚雅玲 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常務理事
《金融大崩盤》一書,從金融領域,然後結合石油領域、政治領域,綜合分析了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危害及未來的發展趨向,並判斷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經為時不遠了。這部書是探討金融危機根源的難得一見的佳作。
張曉晶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巨觀室主任、研究員
次貸危機、金融海嘯、全球蕭條……很多人只是看到了這些轉瞬即逝的耀眼浪花。而忘卻了掀起浪花的海底潛流。《金融大崩盤》一書從長時段來剖析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的根源,具有難得的歷史穿透力。
林晨 中國證券報社社長兼總編輯
在本書中凱文·菲利普斯的預測一如既往大膽且前瞻。大危機往往引發大變革。身為全球經濟老大的美國將如何在金融海嘯中實現其艱難的轉身呢?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菲利普斯的結論頗耐人尋昧——歷史上還沒有一個世界經濟強國在金融業過度擴張後能實現製造業的全面復興。菲利普斯的預言到底如何,我們將拭目以待。
隊贈《金融時報》高盛年度最佳商業書,《最後的大佬》試讀本,即將上市,搶先閱讀。
內容簡介
不幸的是,一場災難性的金融風暴席捲了華爾街、震撼了世界,人人望而生畏……
幸運的是,還有人振臂一呼,為我們深入解讀金融危機的根源,預言危機將會如何蔓延。他擦亮了我們的眼睛,為我們指引了航程……
他就是美國著名政經評論家、有“美國最具信服力預言家”之稱的凱文·菲利普斯,數次經濟、金融災難都被他不幸言中!凱文·菲利普斯的分析與評論擲地有聲、發人深省……“與其說是泡沫。還不如說是人們狂熱理-陛的延伸……”,“由米爾頓·弗里德曼自由市場學說延伸出去的‘有效市場假說’成為金融市場投機者的‘尚方寶劍’”……
在這部書中,作者憑藉其深厚的探究功底深入剖析了美國當前所發生金融危機的根源性因素。和一般學者和評論人士不同的是,菲利普斯認為,發端於美國的這場金融危機絕不僅僅是一般的信貸危機。他看到了這場危機的更深層次原因——對金融行業的虔誠膜拜、政治上的帝國自大情緒、基督教右翼的狂熱心理,以及在石油領域的玩火自焚。“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積勞注定要成疾”,當你閱讀完這部書的時候,你才會“恍然大悟”,原來美國的金融危機是一種“水到渠成”的事情。
本書內容深刻但不艱深、精細但無贅言,既適合想淺顯了解美國金融危機真相與根源的讀者閱讀,也適合具有專家水平並想從更深層次上了解美國次貸和金融危機根源與未來發展趨向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凱文·菲利普斯是美國著名的經濟、政治評論家,他做過三十多年的相關評論。作為美國白宮前戰略決策智囊人員,他還經常為《洛杉磯時報》、美國全國公共電台、Harper’s雜誌和《時代》周刊撰寫稿件。他創作了10本書,其中包括美國《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美國神權》和《美國王朝》。他現在居住在美國康乃狄克州戈申市。
目錄
序言 是誰在欺騙誰
1 開端:8月恐慌
2 金融:新實體經濟?
債務及美國金融業的出現
私人債務,金融創新以及經濟不穩定性
後“9·11”時代:負債文化轉型
商業資本主義
金融:財富最大化的行業
3 牛市經濟:偏見與謊言
市場崇拜:神性、信徒及教條
消費者物價指數與統計失真
宗教與美國民粹主義的缺失
4 證券化:陷入風險旋渦
逐利慾望與風險回流
金融“西部荒野”——對沖基金、私募股權、槓桿製造廠、抵押池和財務管理行業
住房:2007—2012年政策與經濟的戰場
5 石油峰值:鏗鏘對決
石油:所有美國人的燃料
石油峰值論和政治化的市場
新一輪的石油戰爭
反美元外交
石油:危機重重
6 債務、金融和石油:躲不開的政治陰影
金錢政治和既得利益
王朝:共和黨和民主黨釀遣的一幕悲劇?
世界經濟霸主的衰退之路
美國金融重要性的提升
能源與環境的艱難抉擇
7 即將陷入危機的美國
“六強”時代
美國的金融化策略
石油與升高的海平面
美國資本主義的全球危機
未來之路
附錄 全球輿論與美國威信的喪失(2003—2007年)
專家推薦 “金融大崩盤”下的理性思索
媒體評論
本書十大亮點:
1. 此書深入剖析了美國當前所發生金融危機的根源性因素,“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積勞注定要成疾”,當你閱讀完本書的時候,你才會“恍然大悟”,原來美國的金融危機是一種“水到渠成”的事情。
2. 在當前階段,這場由美國次貸危機衍生而來的金融危機呈現出急劇惡化的跡象——美國幾大投資銀行不斷被併購、接管甚至破產。可以預見的是,這場危機注定要從虛體經濟向實體經濟過渡,世界的經濟發展也注定要受到美國經濟的拖累。本書的作者重點從金融領域,然後結合石油領域、政治領域,綜合分析了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危害及未來的發展趨向,並判斷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經為時不遠了。
3. 本書在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名次非常靠前,總榜前十名一直持續數周。而在財經圖書排行榜上,基本占據一二名的位置。在近年的財經圖書排行上,僅有《世界是平的》有如此靠前的排行。
4. 在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有的美國學者認為,美國的這次危機源於美國對中國的大筆舉債,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閱讀完這本書,你就會明白,美國次貸危機直至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其更深層次的原因。
5. 符合當前的金融市場預期,當前階段,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也就是說在美元不斷貶值的情況下,如何認識美國未來金融市場的變化對中國金融業的發展非常關鍵。
6. 美國金融政策的成功與失敗對當前中國金融改革有很大的借鑑作用。特別是在這次嚴重的金融危機,中國也受到了衝擊。而認清這次危機的根源,也有助於我們從這次危機中得到有益的經驗與教訓。
7. 作為美國最著名的政經評論家,凱文·菲利普斯的語言風格相當老練、成熟。幾位高水平的譯者又對原稿進行了細緻的翻譯,既不失原文的風采,又對一些難以理解的部分進行了解釋。
8. 作者是美國知名的政經研究專家、作家,觀點具有很高的權威性。他在美國及全世界擁有大批的“冬粉”讀者。
9. 除了國外各知名學者及知名媒體的推薦之外,本書還邀請了國內頂級的經濟學家、金融人士綜合分析這本書。在本書的策劃設計方面,也將做到精益求精,力求為讀者提供一道極其豐盛的精神大餐。
10. 本書內容深刻但不艱深、精細但無贅言,既適合想淺顯了解美國金融危機真相與根源的讀者閱讀,也適合具有專家水平並想從更深層次上了解美國次貸和金融危機根源和未來發展趨向的讀者閱讀。
書摘插圖
1 開端:8月恐慌
伴隨突如其來的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衰退,金融部門形成了以債務瘋狂激增來促進經濟成長的惡性循環;美國石油霸權糾纏不清的脆弱性,以及陷入重重包圍、成為眾矢之的的美元;這些風險同時影響著美國金融市場,僅用“危機”一詞似乎並不能恰當概括當前的狀況……
在這個承載著太多“勇敢無畏”的新世界中,我們正在經歷著證券化金融市場的第一場危機。現在討論這場危機在經濟上會產生多么重要的影響為時尚早。但是沒有人會懷疑這場危機對金融系統的巨大衝擊。這場危機源於美國自身的信貸膨脹和金融變革。這不是外圍經濟的“裙帶資本主義”,而是世界經濟核心國的不負責任。
——馬丁·沃爾夫,《金融時報》
我們這個時代最瘋狂的事情似乎就是負債,因為我們從來都不滿足。每當美國消費者要達到他們最高負債承受水平的時候,就有人站出來指出怎樣利用新的、更複雜的籌資手段,在更多債務的基礎上發揮槓桿的作用。多年以來,我在觀察負債增長的過程,並經常指出,我們的GDP即使只增加一美元,我們的負債額也會相應增長。
——傑夫·索特,首席投資策略師,雷蒙德詹姆斯聯合會
實際上,沒有人能預見到20世紀30年代的那場大蕭條和20世紀90年代初期及末期重挫日本及東南亞的金融危機。事實上,每一次經濟形勢轉折之前,都有一段沒有通貨膨脹的增長時期,繁榮的景象使得眾多評論家相信一個“新時代”已經到來。
——國際清算銀行
很多世紀以來,8月和9月都是人們收穫的季節。在這個時期宣布發動戰爭、莊稼減產以及金融危機,會導致臭名昭著。關於金融危機與這段時期的聯繫,我們很容易找到例證。在19世紀美國實行金本位制而貨幣政策又過緊的束縛下,夏末農業銀行的現金需求有時候會招致金融恐慌。在美國,一位著名的編年史作家觀察到,8月和9月發生危機的記錄主要集中在1837年、1857年和1873年,在那些時期西方銀行需要藉助從東方流入的大量資金來支持糧食的運輸。
如果說信貸短缺反映了農業的季節性,那么後備軍的缺乏也是有一定周期性的。軍隊總是要查看農曆的。在美國革命中,喬治·華盛頓和其他的愛國指揮官們都知道,民兵會留在家裡收穫莊稼。甚至在1914年7月,奧匈帝國無法調動軍隊迅速侵入塞爾維亞去報復暗殺哈布斯堡王朝繼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行為,因為在7月25日這一天,很多軍隊都處於農假期間。因而,原本完全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就占領塞爾維亞的戰爭,卻拖延到數周后致命的大國最後通牒、動員以及反動員——戰爭的炮火聲在8月才響起。這也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傷亡人數高達4000萬。
當然,到了21世紀,北美以及歐洲的人們不再用農曆指導大事件,農曆只是保留下來用於設立大型交易會和慶典活動,或者讓人們在路邊攤上購買黑莓、桃子、甜玉米和蘋果汁時記住它。然而,在美國,一種新的“經濟季節性”——春季末和夏季是新房和成屋銷售的旺季——為2007年金融市場抵押貸款和信用市場的震盪“設定了時間”。日益下降的房價讓人們擔心住房價格經過5年的上漲已經產生了泡沫——實際上泡沫已經開始破裂,擔心已經演化成恐慌 ——至少從大眾媒體和金融市場上看是這樣的,因為6月和7月的銷售數據已經讓銷售量和價格反彈的希望完全破滅了。
幾乎一年以前,公眾擔心的焦點與這大不相同——伊拉克戰爭、共和黨性醜聞以及隨後被揭穿的道德面具——並在2006年美國中期選舉中成為了主要問題,在共和黨執政12年後國會的控制權再次回到民主黨手中。即將不能滿足美國需求的世界石油供應和巨額公債及私債,尤其是住房抵押貸款就要大難臨頭了——這些雖然危險,但不會決定人們怎樣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