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解讀魔鬼般的華爾街金融工具 揭露美國金融界的黑幕
深挖萬億美元人間蒸發的根源 揪出美元次貸危機的罪魁禍首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最荒淫無度的金融世界裡,不計其數的信貸衍生品已經膨脹成數十萬億美元的泡沫。查爾斯·R.莫里斯告訴我們,對於投資銀行及其對沖基金、私募基金的客戶來說,天文數字般的槓桿率必將誘發一場全球性災難。一旦這場危機降臨,我們將無處藏身。
在過去的1/4世紀裡,自由市場曾讓我們狂熱痴迷,但是在現實面前,自由市場卻帶著它津津樂道的資產重組,肆意泛濫的借貸,還有深奧莫測的對沖基金,一落千丈,跌向無底深淵。莫里斯將帶領我們走回昨天,剖析今天,預見明天,為我們解讀次貸危機的根源、現狀與前景。危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但是黎明來臨之前總要經歷一番黑暗。我們要真正認識過度的繁榮怎樣把世界經濟帶向災難的邊緣,以及未來世界將以何等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萬億美元大崩盤》絕對是不可或缺的。甫一出版,即被評為第一本深入剖析美國金融風暴的著作此書榮登亞馬遜《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出版商務周刊》等各大暢銷書榜《經濟學人》《今日美國》《紐約時報》《彭博新聞》《新聞周刊》爭相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銀行家》主編 王松奇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著名經濟學家 楊斌 聯合推薦《經濟學家茶座》策劃人和執行人 董新興
作者簡介
查爾斯·R.莫里斯
金融海嘯洞見者
美國著名的銀行家、律師和作者,3年前就以深邃的眼光精準地預測到2008年波及全球的美國次貸危機。
紐約市財政預算專員
大通過曼哈頓銀行集團經理
Devonshire合夥公司的管理者
華盛頓州健康與人道主義服務機構秘書
經典著作:
《善意的代價》(The Cost of Good Intentiongs)被評為1980年《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
《即將到來的全球繁榮》(The Coming Global Boom)被評為1990年《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
《大富翁》(The Tycoons)被評為2005年《巴倫周刊》(Barrons)最佳暢銷書
他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大西洋月刊》、《哈佛商業評論》以及《洛杉磯時報》等權威媒體的特約評論員。
圖書內容
兩個人爭論誰現在過得更好。一個在誇耀他的新車,一個誇耀他的等離子電視,最後一個人說“我比你更好,我欠的債比你所擁有的財產還多!”之後另一個人承認失敗。這個笑話形象地反映了正籠罩美國的次級貸款泡沫。
隨著金融市場動盪難安,美國經濟衰退逐漸成為事實。嚴重的次級貸款危機和信用危機已席捲全國,讓金融投資機構和華爾街舉步維艱。次貸危機的波及面比想像中大得多,歐洲的銀行幾乎都有涉及美國次貸有關的投資業務,也被危機擊中。
格林斯潘亦因此危機而被冠之以“泡沫先生”的稱號,認為他在任最後幾年實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和薄弱監管為當前的金融危機埋下了禍根,應為此負責。
美國次貸危機的故事可謂一波三折。2007年初,大西洋彼岸颳起了一場始料未及的“金融颶風”,以美國著名的住房按揭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為代表的貸款機構、以美林公司為代表的投資銀行,以及以花旗集團為代表的金融超市和以全球財富管理著稱的瑞銀集團成為這場“金融颶風”的直接風眼,同時,受這場“金融颶風”的影響,大大小小的對沖基金、海外投資者等都遭受了颶風的波及。
眾多金融機構報露出的巨額虧損訊息,一時成為美國社會的熱點新聞,當時有人認為這只是美國金融的一次小感冒,也有人認為這是新一輪經濟危機的預兆。
2007年下半年,有關報導和評論逐漸平息下來,人們似乎已經忘了次貸事件。然而,事情並沒有真正過去,2008年初,有關次貸危機的報導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不斷出現的報料提醒人們次貸危機仍在繼續。人們終於意識到對美國經濟來說,這決不是一場感冒。天知道還會發生什麼!次貸危機不應該被忽視,包括美國人在內。要看清楚整個事件,就應該回顧一下這場史無前例的“颶風”是如何被引發的。
《萬億美元大崩盤》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就的,在回顧歷史上重大金融危機的基礎上,重點對當前正影響全世界的美國次貸危機和信用危機做了絲絲入扣、深刻、全面的剖析,並預測了未來的金融市場。
給了陷入困境的金融投資機構、華爾街從業人員、房地產行業以及受此危機影響的相關人群以醍醐灌頂般的震撼。此書甫一出版,即被評為第一本深入剖析美國金融風暴的著作,撼動全美。
作者在書中提到造成億萬美元窟窿的8個過程
美國的金融危機是怎樣發生的?對通往毀滅之路的回顧會告訴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被扔到這條路上的惡棍比英雄要多。
回顧一下1979-1982年,那時美聯儲主席保爾·沃爾克竭力降低經濟中的消費通脹。今天的不同就在於,通脹爆發已經被房地產、股票、債券,以及辦公樓吸收了,而不是集中到你在商店購買的物品價格上。這就是目前正在發生的事情。
1. 美聯儲煽風點火。破滅與9/11事件喚醒了美夢,美聯儲將利率降低到1%,自1958年來的最低點。在經濟重新恢復增長很長一段時間之後 ,美聯儲基金利率仍然保持著低於通脹利率的水平,這大約持續了2年多。實際效果就是,對於銀行來說,流動性過剩產生了。
2.財務槓桿猛信貸過寬。財政債務,家庭債務,和家庭價格都翻番。大銀行改變了他們的商務模式,從本來為客戶執行交易收佣金改變為直接參與交易的“市商交易”,或者說是用他們自己貸的款來賭博。 2007年,花旗,JP摩根,高盛與美林的市商交易總額達到 1.3 萬億美元。
3. 消費者這次可真的盡情消費了。急劇上揚的家庭消費額從家中被轉移到自動取款機。在新千年中,消費者從自己家拿出超過4萬億美元的淨自由現金(包括財務成本和家庭投資款)。從2004年到2006年,那樣的現金吸出超過了個人可支配收入的7%。個人消費從過去占GDP的66%~67%猛然上漲到2007年的72%,這是有紀錄以來的最高值。
4. 美元風暴。美國目前的赤字額從2000年到2007年終於超過了4.9萬億美元 ,幾乎相當於所有的石油或消費品總價值。( 現在的數額比包含商品、服務和資本金融的全美交易額還要多)包括伯南克在內的經濟學家,都認為,全球美元過剩將強制世界花10或20年來吸收這些美元。可惜他們的觀點是錯誤的。
5. 產出垂直下降。現金像洪流一樣地橫掃所有的風險資產。那么多人都從廉價貸款中獲得好處,更多的風險性背書抵押證券的利率只有比最安全的政府債券稍高一點,而比私人資產企業買入交易的貸款利率高50%。接管基金貸了更多的款用於他們的投資組合,這些投資組合公司來為其本身的巨大的現金分紅提供資金。
6. 對沖基金沿街叫賣冰毒。吸毒般興奮的投資者將資金連續不斷地投入到通過用借來的錢賭博來獲得高回報的對沖基金中。為了最大化收益,對沖基本來加強了如次貸這樣的高風險抵押方面的業務,其還將重點放在最高風險的債券上,這些債券吸收在如擔保債務權證(CDO,Collateralised Debt obligation)的低質抵押的複雜投資組合上的損失。 從賣出股票中獲得的利潤主要來源於風險性優先股超過銀行家傳統的風險規避。到2006年之前,高風險借出在家庭抵押貸款業務中已經變得非常規範。
7. 一個設定等級的抗重力機器。養老基金不能普遍投資於作為主流級別的風險證券。因此,銀行和投資銀行在等級化代理機構的默許下,帶著一種安全的幻覺,創造出結構化債券。8000萬美元的次級擔保債務權證被回收了1000萬美元。次貸並不會引起損失除非基金違約率超過20%。等級化代理機構給那樣的債券授予3A等級;投資者構想這些債券相當於被證明違約的美國財政部債券或者是藍籌股。令他們感到震動的是,全世界的投資者都發現,當基金違約開始出現,他們的次級CDO債券在他們遭遇實際違約之前的很長時間前就迅速失去交易價值。
8. The Wile E. Coyote 時刻來到了。突然在去年夏天,所有的偽裝都已暴露,並且市場也瘋狂地螺鏇下降。聯邦政府的反應是以1萬億美元投入到新的抵押貸款與那些多樣化貸款的權威機構上,這些機構包括聯邦住房融資委員會和聯邦儲備委員會以及Fannie Mae, Freddie Mac公司。住房價格卻仍然無情地下跌,衰退的信號不斷擴散,風險資產價格也垂直下跌。
媒體推薦
本書用敘事詩般的語言講述了當前金融海嘯發源地美國華爾街的次貸危機,它交代了危機的來龍去脈、生成基礎、“罪魁禍首”和演變過程,只有真正具有深厚理論修養的行家才能寫出這等深入淺出的論著。
王松奇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銀行家》主編
本書深刻揭露了華爾街金融精英因貪婪私慾,而將整個世界拖入萬億美元壞賬窟窿的真相。
這些人既不會關心本國民眾和國家的利益,更不會顧及其他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民眾的利益,倘若中國金融改革沿著他們鼓吹的金融自由化推進,勢必步美國後塵而墜入金融危機的深淵。
楊斌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著名經濟學家
這是第一本有關信貸危機的論著,早在3年前,莫里斯就已經預見到了這場無法逃避的危機。毫無疑問,這是一本極具穿透力的巨作,它揭開了一場幾個月之後便成為美國經濟最熱門的大爭論。
《經濟學人》(Economist)
莫里斯先生用犀利的眼光看穿了這場久已形成的危機……作為一個文筆高雅的作家,莫里斯用最簡潔明了的語言為我們解讀了魔鬼般的華爾街金融工具……任何一位讀者都會覺得不虛此讀。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莫里斯絕不是在危言聳聽。儘管他的分析似乎有點悲觀,但肯定不是作秀。美國經濟正走向滑坡,危機已經初見端倪。莫里斯用犀利的筆鋒為我們解析了今人深思的美國經濟和市場的發展歷程,更讓我們認清了當前經濟的窘境。
——《今日美國》(USA Today)
這是第一本有關信貸危機的論著,早在3年之前,莫里斯就已經預見到了這場無法逃避的危機。毫無疑問,這是一本極具穿透力的巨作,它揭開了一場幾個月之後便成為美國經濟最熱門的大爭論。
——《經濟學人》(Economist)
莫里斯用犀利的眼光看穿了這場久已形成的危機……作他用最簡潔明了的語言為我們解讀了魔鬼般的華爾街金融工具……任何一位讀者都會覺得不虛此讀。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很少有作家能像莫里斯這樣,把虛幻的金融世界以如此平白卻妙趣橫生的方式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紐約時報》書評
日漸縮水的次級貸款……在莫里斯的眼裡,僅僅是這場危機的開端。
——《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
這本書里既有好訊息也有壞訊息。好訊息是:莫里斯讓一個原本深奧莫測的主題變得通俗易懂;壞訊息是:他對當今風暴的分析會讓更多的人徹夜難眠,腦後冒涼風……
——拉里·考克斯(Larry Cox)
《圖森市民報》(Tucson Citizen)
自由市場經濟的不足在70年前就曾有一次大暴露,當時也有經濟學家作了理論分析。可惜的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最近幾年,美國的經濟學家特別是美國政府忽視了這一點。自由市場經濟今天確實得了一場大病,需要下猛藥治療。讀《萬億美元大崩盤》這本書,會讓你明白自由市場經濟“大病”的因由,思考“猛藥”何在。我想,無論這個“猛藥”是什麼,絕不是將自由市場經濟一棍子打死。
——董新興《經濟學家茶座》策劃人和執行人
目 錄
序言
第一章 自由主義的滅亡
1973—1982年這10年間的美國,無疑是一段不朽的悲劇佳作。美國在此10年間所經歷的種種災難,至少可以歸結為三個根源:企業遠景的喪失、人口結構的變遷和整體經濟的管理不當。當凱恩斯倡導的自由主義黯然失色時,默默忍耐、只等時機一到就想一試身手的貨幣主義迎來出頭之日,準備登上寶座,開始漫長的治國之旅。
虛弱乏力的美國企業
嬰兒潮
政治藝術家們的錯位管理
自由主義到底為何物
第二章 皈依宗教的華爾街
剛剛進入20世紀80年代時,兩個意義深遠的事件讓眾多保守主義者洗心革面,轉而變成高舉自由市場大旗的教條主義者。20世紀90年代柯林頓執政時,經濟居然實現了大復甦。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經濟歷程確實讓保守派對自由市場的力量是巨大無比的和徹底解放金融市場的重要性這兩個核心原則不再心存疑慮。
消滅通貨膨脹
來自市場的兩個故事
插曲:20世紀90年代的“金髮女孩經濟”
第三章 幻想的天堂: 摸索中前行
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的10年裡,發生了3個事件:1994年的住房抵押貸款大衰落;1987年的股市崩盤;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遭遇危機。這些事件揭示了金融市場的原發性缺陷:肆無忌憚的管制放鬆與代理問題的惡化。
抵押貸款的興衰沉浮
1987年的股市崩盤
LTCM的衰亡
地域性轉移
第四章 金錢街
所有泡沫終將破裂,膨脹得越大,破裂得越迅猛。到2007年年底,破裂的飛沫已經演變成洶湧的川流。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根源在於“格林斯潘的賣出期權”、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全球性不動產泡沫,以及華爾街對資產證券化技術所進行的登峰造極的發揮。
“格林斯潘對策”
人類歷史上最“宏偉”的不動產泡沫
風險大挪位
危機漸起
第五章 美元的咆哮
“二戰”後,美國確立了美元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霸主地位,但是由於美國經濟的失控特別是經常賬戶狀況的惡化,美元的領主權被剝奪了。“布雷頓森林體系II”理論試圖恢復美國和美元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核心地位,由於外國人持有美元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以及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地區貨幣多元化趨勢,這一嘗試難以成功。信貸危機使華盛頓再不能像以前那樣無拘無束地印製鈔票。
失控的經濟
曇花一現的“布雷頓森林體系II”理論
貿易盈餘的分配
主權財富基金的興起
第六章 大崩盤
對沖基金從事變化莫測、風險極高的投資,它們的信用評級並不能準確反映其實際價值;全部已發行債券的平均信用等級明顯下降,但是證券化和新的信用套期工具降低了這些債券的違約率;信用卡貸款、商業房產抵押貸款證券、單一險種保險包、信用違約互換等主要信貸行業已處於危機邊緣。 信貸緊縮將演化成走向衰退的力量,解決20世紀70年代的急劇經濟衰退的方式對於解決今天的危機應該有所借鑑。
對沖基金 信貸衍生品與CDOs
公司債泡沫
尚未見底的危機
硬著陸之一:經濟衰退
硬著陸之二:信貸崩潰
明斯基、龐茲和市場邏輯
第七章 勝敗之間
在過去幾十年里,美國的收入不均現象進一步惡化,收入不均不斷惡化的原因多種多樣的。很長時間以來,美國金融業的利潤率幾乎相當於其他行業的兩倍。金融業之所以能長久地保持自身優勢,其原因在於,金融市場非真正的自由競爭市場。
失衡的財富
階級鬥爭
混亂無序的金融業特權
第八章 找回平衡
儘管芝加哥學派一貫主張政府本身就是問題,但是政府往往也是解決方案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是不容懷疑的。 面對次貸危機,政府的救市計畫必須從銀行入手;對於大批量交易的金融工具,例如信貸衍生品,應在交易所而不能在場外交易;《格拉斯—斯蒂格爾法》中有關分離商業銀行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的條款應考慮恢復。
目前金融危機的普遍性迫使我們承認,市場問題上的教條主義本身就是問題,而非解決方案。
金融管制
醫療衛生
市場的局限
序言
2007年春天,美國的金融市場異乎尋常地陽光燦爛。消費者支出強勁增長,投資級信貸市場欣欣向榮,投資風險更高的債權所需要的溢價水平也一直處於低谷。從3月到5月,標準普爾500指數(S&P500)更是在短短2個月內上升超過9%。
但是到了6月中旬,第一場地震突兀而至。坊間披露,貝爾斯登公司(Bear Stearns)旗下的兩隻對沖基金已無力滿足保證金要求。隨即,穆迪(Moody’s)對其發行的部分投資級次貸債券下調信用等級,從而大幅減少了債券價值;由於銀行一直持有此類債券作為基金貸款的抵押品,於是,他們紛紛要求借款人增加擔保。基金不得不出售部分債券回籠資金,但是,大多數債券已經分文不值,即使免費也難以找到買主。此時,所有與次級貸款掛鈎的債券紛紛貶值。最終,為補平基金頭寸,貝爾斯登公司只能勉強掏出32億美元。這樣的經歷的確讓人不寒而慄,不過,很多頭腦冷靜的業內人士卻向全世界發出警告,次級抵押貸款不過是市場中的九牛一毛,真正的危機遠未到來。
之後,次貸問題在全球範圍內此起彼伏。一家價值高達9億美元的倫敦對沖基金公司宣告破產,繼而又引發一家大型英國銀行陷入困境,於是,這場全球性危機正式拉開帷幕。德國和瑞士銀行也相繼宣布核銷貸款壞賬損失。
甚至中國也未能幸免於難。市場陷入恐慌,進入2007年8月,美聯儲和歐洲中央銀行開始通過大幅注資挽救行將崩潰的經濟。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問題不僅僅局限於次貸市場。
據業內披露,很多大型銀行, 尤其是花旗集團(Citigroup)通過結構化投資工具(SIVs)這種秘密的表外載體,私下經營著大約4 000億美元的高風險貸款。儘管這些貸款幾乎均屬長期,
但銀行的資金來源卻以短期票據為主。在倫敦貨幣市場意識到銀行的所作所為之後,商業票據市場的交易首先戛然而止。之後,銀行的股東又發現,SIVs根本就不是什麼表外業務,因為銀行在發放貸款時大多會承諾:一旦無法籌集到短期資金,他們就要回購SIVs。
然而,在聽說銀行還為高槓桿融資的私募基金併購提供了4 000億美元過渡貸款承諾時,人們的心再一次被吊到了嗓子眼。但是,銀行卻大言不慚地告訴大家,他們可以在已被次級抵押貸款壓得喘不過氣的市場上賣掉這些貸款承諾。顯然,銀行打算溜之大吉。於是,法律糾紛接踵而來。
此時,美聯儲開始拔刀相助,首先是在2007年9月18日宣布,將短期貸款利率一舉下調50個基點(相當於0.5%),隨後在10月再次下調25個基點。市場又開始秩序井然,人們毫不吝惜地把讚譽送給了新任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股票市場開始反彈,銀行開始兜售某些橋式貸款,商業票據和併購市場重現生機。
但哲人早就告訴過我們,市場的一貫作風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痛,稍有轉機就會得意忘形。每個人都知道,大銀行注定要熬過一個低三下四的季度。他們需要翻箱倒櫃,找出所有不安全的東西,然後一筆勾銷,這樣他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隨著第三季度季報紛紛出爐,慘澹的經營結果紛紛曝光,美林(Merrill Lynch)核銷50億美元,花旗集團核銷60億美元,整個市場核銷資產超過200億美元,市場再次陰雲密布。總體形勢已經初見端倪,市場的反彈不過是垂死前的掙扎。
之後,美林再次披露,剛剛公布的50億美元損失又增加到84億美元,投資者勃然大怒。美林的CEO斯坦·奧尼爾(Stan O’Neal)立刻被解僱,儘管投資者的怨氣略有緩解,不過美林也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幾天之後,花旗集團宣布,從初報公布開始,60億美元的損失有可能會增加到110億美元,不過具體數字還在核實當中。而此時的花旗集團CEO查克·普林斯(Chuck Prince)已經辭職。
花旗集團財務總監加里 克里滕頓(Gary Crittenden)也許是第一個向分析師披露此事的人。2007年10月,在一次和一位金融分析師的通話中,當被問及資產核銷是否已最終完成時,克里滕頓表示,即使他本人也無法肯定。他承認,對於其中涉及到的複雜的金融工具,自己的評價不過是“一種合理預測”“沒人知道季度結束時會變成什麼樣,即便是未來兩周,我們也無從預知”。換句話說,即使是花旗集團的財務總監,也不知道怎樣評估手中的資產。
2007年9月,主流分析師對與次貸有關的損失預測已高達200億美元。2個月之後,克里滕頓的話就掀起了軒然大波,虧損預測飆升至4 000億~5 000億美元。重要的是,市場預測正在一步步地逼近現實。
但更糟糕的是,次級貸款僅僅是這場資產核銷大潮中第一輪小波瀾,腥風血雨將充斥於整個2008年。
企業債券、商業性抵押貸款、信用卡和其他資產組合等諸多與次級貸款相似的資產,不僅數額不低於次貸,風險也絲毫不亞於次貸。即使是市政債券也有可能變成一觸即發的定時炸彈。考慮到如此岌岌可危的局面,4 000億~5 000億美元的損失預計,或許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們已經習慣於把“泡沫”和“崩潰”這樣的詞局限於某些特定市場, 比如垃圾債券、商業性房地產以及高科技股票。高估價的資產就像毒蘑菇一樣,吃到肚裡就會生病,再次見到它們的時候,你就會退避三舍。
但信貸泡沫不一樣。信貸就像是金融市場呼吸的空氣,只要空氣里有毒,你根本就找不到任何藏身之地。
我們不妨粗略地衡量一下信貸泡沫。不久之前,全部金融資產包括股票、債券、貸款、抵押貸款以及對真實資產擁有追索權的其他金融資產的總額,幾乎相當於全球GDP的總和。現在,它們已經逼近全球GDP的4倍。而作為一種以金融資產為基礎的權利,金融衍生品目前的名義價值已超過全球GDP的10倍。
信貸額 實際國民產出比是一個衡量槓桿水平或者說金融風險的指標。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倒置的金字塔:積壓在實際產出上的求償權越多,這個金字塔就越不穩定。體型巨大而又基礎不穩的物體,倒塌下來往往就在眨眼之間。在本書中,我們將客觀地對全部資產可能發生的核銷與違約過程加以展望,其中包括住房抵押貸款、商業性抵押貸款、高收益債券、槓桿貸款、信用卡及其他以此為基礎的複雜債券產品。它們的全部總額將高達1萬億美元。
儘管數字似乎有點血腥,但人們普遍認為,市場正處於有序的去槓桿化過程。不過,這絕不是出現大規模市場反彈的跡象。而擺在眼前不可避免的現實是,增加保證金的要求、恐慌性拋售、股東的焦躁刻薄,再加上市場對各種風險資產的冷遇,可能會讓總體損失增加1~2倍。而有些敏銳的投資者必定在這種如火如荼的大甩賣中尋得商機。但對賣方來說,損失卻是實實在在的,而且市場的復甦可能還要等上兩三年的時間,因此,即使是再“貪得無厭”的投資者,也不得不交出手裡的利潤。
很多人常常把這場危機與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1998年經歷的那場災難相提並論,它讓全球金融界為之汗顏。但它所涉及的資產畢竟高達1 000億美元,其中大約有100億美元的資產危在旦夕。直到紐約的銀行家們匯聚紐約聯邦銀行會議室,咬牙切齒地擠出36億美元,才讓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暫時擺脫危機。但時至今日,處於風險中的資產總額至少多出了100倍。因此,我們既找不到足夠大的會議室,聚齊這么多或許能伸手相助的銀行家,更不知道到哪去里尋找這些肯幫忙的銀行家。
那么,我們到底是怎樣淪落到如此境地的呢?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故事,不過,我會儘可能地做到簡潔明了、直言不諱。首先,我們將認識一下與這場危機有關的各種金融工具,它們的工作機理以及它們被市場濫用的原因。此外,我還會盡我所能地剖析這些金融工具,理解它們目前的規模,解釋它們缺乏穩定性的原因,並對可能發生的損失作出估計。之後,我們將探討某些最有可能發生的危機以及危機可能帶來的損失。
在前兩章里,我重新設計了一個21世紀初信貸泡沫的背景:以自由主義政府為核心的漫長統治,造就了20世紀70年代的“大通脹”(Great In ation)和價格控制的破產。於是,1979年就任美聯儲主席的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開始著手治理經濟中的通貨膨脹,恢復美元幣值,為此後金融市場的長期繁榮奠定了基礎。
作為一個具有分水嶺性質的事件,1980年的總統大選讓信奉自由市場經濟的芝加哥學派登上寶座,放鬆金融管制和提高集權制政府在民主生活中的地位開始成為主導華盛頓政府的意識形態。毫無疑問,“二戰”後曾經不可一世的“老男孩”重振旗鼓,改頭換面,再加上20世紀80年代前半期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大企業,共同成為20世紀90年代美國競爭力復甦和“金髮女孩經濟”的必備前提。
但是,漫長的經濟繁榮也醞釀了自我摧毀的種子。第3章將追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幾個重大事件,包括“結構化融資”催生的衍生品市場無限膨脹以及數學化交易的誕生。所有這一切,共同吹出了今天縈繞在我們身邊頻繁破裂的信貸泡沫。第4章深入探討了數學工具、金融工具以及信貸泡沫的機理,還有貨幣管理機構尤其是美國貨幣機構的關鍵性作用。第5章的核心是美元的貶值、某些國家積累起來的龐大美元資產、主權財富基金的興起以及變賣家底償還以前債務利息的恥辱。第6章“大崩盤”,則總結了各種風險型金融工具以及信貸對沖基金的重要作用,並通過相關數字展望可能出現的種種結局。
在最後兩章里,我試圖回放這場災難的過程,探討這場危機的某些後果。自由派歷史學家小阿瑟·施萊辛格(Arthur Schlesinger, Jr. )提出的美國政治周期理論尤其值得一提。該理論認為,每隔25~30年,美國的主流政治經濟觀念就會在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之間完成一次轉換,從而形成一個周而復始的意識形態周期。在整個周期的初始階段,新的思維方式就像一股新鮮的微風,吹曾經橫行一時的信念。按照格勒善法則,這股微風也會不可避免地停下腳步,化為沉靜,而領導者則囿於舊有的陳規陋習。自由主義占據主導的意識周期易於陷入權力的腐敗,而保守主義周期則導致對金錢的貪慾。
當前以保守主義為主導的自由市場周期始於里根政府,儘管也曾風光無限,有過無數的榮耀,但是從誕生的那一天起,似乎就一直在貌似繁榮、實則過剩的苦海中愈陷愈深。單從這一點看,重新對金融業實施合理的管制絕對是當務之急。
美國金融市場的透明度和誠信度始終是吸引全球資金流的一塊大磁鐵。但時至今日,絕大部分信任已經被美國人糟蹋殆盡,即使是倖存的一點點信任,也會在未來若干年裡經受更嚴峻的考驗。要重拾這種信任,美國政府官員和金融界的領袖們就必須直面問題的嚴重性,著手治理荒謬滑稽的市場估值、虛假浮誇的AAA級信用等級、人為膨脹的資產負債表以及喬裝改扮、潛伏在財務報表中的隱性負債。而對這些弊端敷衍了事、聽之任之的代價,或者說,失去對美國市場信心的後果,絕對是一次性核銷萬億美元資產的痛苦所無法比擬的。
在這個問題上,有兩個先例值得我們借鑑。首先是金融市場在20世紀70年代“大通脹”時期遭遇的崩潰。沃爾克在逆轉潮流中取得的成就,為我們重拾美國的誠信形象提供了寶貴經驗。其次是80年代日本資產泡沫的急劇膨脹,無論是從相對規模還是市場運行機理上看,都和我們今天所面對的危機極其相似。但是執拗而又好面子的日本政府和金融界高管卻擇了狡辯和掩藏,這讓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20年之後,日本經濟依然沒能從困境中走出來。面對我們眼前的危機,美國政府和金融界高管選擇了同樣的道路,逃避躲閃,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而這條路的終點,就是災難。
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我一直擔任一家軟體公司的總裁,公司生產的軟體主要用於構造和分析證券化資產池,它們構成了本書所述的金融創新的核心。而抵押債務權益(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之類的信貸衍生品和金融工具更像是期貨市場,本書對它們的發展過程進行了非常深入的闡述。此外,我還認為,作為金融創新,它們對提高一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和降低交易成本,都擁有無限的潛能。
我也曾於1999年出版過一本關於金融周期的書《貨幣、貪婪與風險》(Money, greed, and Risk),我在書中指出,每一次成功的金融創新,都需要經歷一段挫折和失敗,從中發現自身的局限性和風險性,從而加強審核過程並採取合理的管制手段。但是,CDO和信貸衍生品的發展卻一帆風順,似乎它們天生就對災難具有免疫力。
實際上,2007年1月我就著手對此進行深入研究,不過,當時還沒想到一定要寫出一本書。到了3月,我開始堅信,泡沫要遠比我最初想像的大得多。於是,我找到了·PublicAffairs出版社的彼特 奧斯諾斯(Peter Osnos),並告訴他,到2008年前後,所有危機都將爆發出來。不過,假如我保證在感恩節之前完成終稿,他能不能在7月前幫我出版這本書呢?彼特是少有的幾個敢於作出這種承諾的出版商之一,他居然答應我了。然而,彼特竟然不可思議地把出版時間提前到了2月,當然,這完全是他努力的結果。換句話說,本書之所以能這么早面世,並不是因為我是個快手,而是因為彼特總能讓他的印刷機加速運轉。
在這裡,我想對蘇珊·威伯格 (Susan Weinberg)、林德賽·瓊斯 (Lindsay Jones)以及PublicAffairs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激。她們不僅是最敏銳的讀者和評論家,也是總能讓我靈感不斷的源泉。和她們在一起是一種快樂。還要提一下蒂姆·賽爾德斯(Tim Seldes),他是我在Russell & Volkening 出版社的代理人,他似乎就是“聰明”和“理智”的代名詞。
此外,我還要對如下幾位表示真摯的謝意:魯比尼全球經濟諮詢公司(Roubini Global Economics)的諾里·魯比尼(Nouriel Roubini),他不僅從一開始就對本書給予了充分的關注,而且還無私地為我提供了大量寶貴的資料;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他對目前經濟形勢的分析和解讀是本書的一個重要依據;衍生品專家薩耶吉特·達斯(Satyajit Das) ,他在衍生品和結構化融資方面的很多論著都是最權威的,幾個月之前,我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他,從那一天起,他就成了我的信息檢索器,當然,他也是我最真誠的擁護者。
其實,在結構化融資行業,很多朋友和同事都曾經給予我幫助,正是他們,才讓我對這個市場的運作機理和風險有了深刻而清醒的認識。對於他們的姓名,在這裡我就不一一贅述,但還是要說一聲“謝謝”。另外,財經報刊中很多有關信貸泡沫的報導,都讓我受益匪淺。所以說,我還要向以下幾位同行順致謝意,他們是:《華爾街日報》的亨利·森德(Henny sender)和塞雷納·恩吉(Serena Ng),《金融時報》的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基里安·泰德(Gillian Tett) 和薩斯基亞·斯科爾斯 (Saskia Scholtes),還有《紐約時報》的格萊金·摩根森(Gretchen Morgenson)和詹尼·安德森(Jenny Anderson)。
最後,我還要感謝所有曾經審閱過本書原稿並提出很多寶貴建議的朋友們,包括瓊·霍奇曼(Joan Hochman)、阿特·斯皮蓋爾(Art Speigel)、赫伯·斯特茨(Herb Sturz)、喬恩·維納爾(Jon Weiner)、迪克·萊昂(Dick Leone)和安德魯·科爾(Andrew Kerr)。當然,最需要感激的,還是我的妻子貝弗利(Beverly),她永遠是我最忠誠的擁護者,她對我的幫助也是無法用語言來衡量的。
查爾斯·R.莫里斯
2008年3月
文摘
認為恰當的任何方式,降低通貨膨脹,恢復金融秩序。通貨膨脹已經把投資者折磨得慘不忍睹,它讓貨幣遠離於企業提供資金供給的股票和債券,讓黃金、藝術品和不動產之類的硬資產(hard asset,指具有內在價值的實物性資產)沉浸在泡沫當中。在現貨市場上,石油的美元價格每月上漲6%;黃金價格在一個月內猛增28%。魏瑪時期(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的惡性通貨膨脹已經不再遙遠,仿佛就在眼前。
對此,無論是普通的工會成員還是企業的領導者,都感到驚慌失措。這不僅僅是一落千丈的大衰退,而是一場伴隨著惡性通貨膨脹的大衰退,在美國歷史上也是頭一遭。但無論作何努力,也無論年景好壞,通貨膨脹只是在我行我素地不斷惡化,這給美國人亮起了一盞經濟已經失控的紅色警燈。
就在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貨幣主義在華盛頓占據上風時,沃爾克成為了美聯儲的主席。對弗里德曼來說,在一定程度上,貨幣主義是一種限制政府刻意干預經濟的手段。他認為,只要控制貨幣存量,即狹義貨幣供應量M1也就是全部活期存款和流通現金的總和,通貨膨脹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因此,只要美聯儲能保證貨幣存量的增長與經濟成長實現同步,所有價格就將保持穩定。
沃爾克從來就不是一個虔誠的貨幣主義者。但在就任幾個月之後,歐洲和金融媒體的顧慮就令沃爾克痛下決心,他要告訴世人,美國即將正式採納貨幣主義策略,徹底終結通貨膨脹。“貨幣主義立場肯定有其可取之處”,他在30年之後告訴我,“我發現它很有用,既能解釋我們的所作所為,又能約束自己”。與此同時,在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談論他的對策時,沃爾克警告他們,貨幣數字本身是嘉不住的,一旦這種變化導致技術上出現問題,它們就會偏離既定目標,甚至事與願違。
沃爾克在一次不同尋常的晚間記者招待會上宣布了這項調整政策,事實上,它的確達到了預想中的轟動性效果。在華爾街的一片拋售狂潮當中,《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名為“沃爾克先生的凡爾登”的報導。文中寫道:“沃爾克先生是一個賭徒,卻總是眼高手低,賭注很大但手氣卻很差。不過,整個國家只能祝福他好運。”
但現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貨幣主義不能擊潰通貨膨脹,沃爾克也不能。但不知何故,信奉自由市場的貨幣主義者怎么也猜不透,美聯儲一直在限制傳統意義上的貨幣存量即中央銀行的貨幣供應量,而趨利的銀行為什麼總能找到逃避制約的新金融技術呢‘?於是,新政策一出台,新對策也馬上出現。高收益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帶息活期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