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大崩盤》[紀錄片]

《1929年大崩盤》[紀錄片]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思初版於1954年的《1929年大崩盤》,讀者可以了解到這次股市大崩盤的前因後果和代表性。

基本信息

電影簡介

《1929年大崩盤》《1929年大崩盤》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思撰著的《1929年大崩盤》,全面、系統、準確地評述了這一段令人窒息的日子,旨在“揭出病根,引起療救的注意”。該書於1954年初版以來,在1955、1961、1972、1979、1988、1997年不斷再版,受到世人的廣泛讚譽,並成為學術界和證券投資界大量引用的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基本資料

作者:(美)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思
ISBN:7810986481
頁數:136
開本:16
封面形式:簡裝本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
出版日期:2006-10-1
定價:25元

內容簡介

引發美國股市大崩盤的1929年9-10月,被後來者形容為“屠殺百萬富翁的日子”,並且“把未來都吃掉了”。在危機發生後的4年內,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30%,投資減少了80%,1500萬人失業……美國《財富》雜誌將《1929年大崩盤》列為其推薦的75本必讀商業類圖書之首選,《聖路易斯郵報》認為《1929年大崩盤》是卓爾不群的傳奇經濟學家“對人類經濟史上最令人難忘的歲月精湛分析”。《大西洋月刊評論》則評價道:“經濟文章很少以其娛樂價值而著稱,但這本書卻做到了。加爾布雷思的文章雍容而機智,並且幽默地鞭撻了這個國家某些金融領域的智者和政策所犯的錯誤。”在時隔40年後為本書最新版所做的序言中,加爾布雷思又從全新的視角審視了歷史的教訓及金融界盲目樂觀和操縱權力的後果。

編輯推薦

鏗鏘的歷史中,尋找經典;從凝血的經典中,檢索未來的通途!“華安基金·世界資本經典譯叢”立意在紛繁的往昔中,披沙拾金,以最鮮活的語言,再現真實的歷史場景,從而使讀者沉浸其中,體悟市場的風雲變幻、血雨腥風。“兵者,詭道也。”市場亦然。“上兵伐謀。”無疑,本套叢書有助於讀者撥開過往的雲煙,從中發現惠助當下的智慧謀略。由著名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思撰著,是本簡明扼要但又富有見地的歷史著作,初版以來一直在重印。該書部分章節中,還生動地描述了大蕭條前的繁榮景象。本書內容雍容而機智,並且幽默地鞭撻了美國某些金融領域的智者和政策所犯的錯誤。由著名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思撰著。是學術界和證券投資界經常大量引用的典範性著作。

媒體評論

以2006~2007年的中國A股市場為例,當你周圍的人都在享受快進快出的樂趣時,你是否還能堅守自己的投資原則?特別是,當市場上幾乎找不到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而所有人都在火中取栗時,你是否還能記得當初確立的原則?說到底,資本市場考驗的是人性,性格飄忽不定的人,還是暫時不涉足其中的好。至於涉足資本市場所需要的基本信息、知識和技術,只要堅持不懈地學習,雖然誰都不敢說可以達到登峰造極之境界,但做到夠用還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在此基礎上,你可以選出30~50隻可作為投資對象的股票,長期跟蹤研究,不斷去偽存真。接下來,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像巴菲特一樣等待一個合適的買入機會,重倉買入,並且堅定不移地持有它。現在,你所面臨的惟一問題是:你的理性是否可以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當然,如果你確實選擇了正確的投資對象,那么,時間最終會給你難以匹敵的回報!你所需要的,只是堅持原則。投資如此,做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作品欣賞

海報海報

捧讀《1929年大崩盤》,讀者可以了解到這次股市大崩盤的前因後果和代表性人物的“傾情演出”及其下場。它講述的是歷史,但對我們理解當下的金融危機頗具啟迪性。在這裡,筆者要與讀者交流的是,這次大崩盤中出現了相對於金融史而言的新現象,即經濟學家的“閃亮登場”。
1929年股市大崩盤的前夕,為擴大影響以便於誘使更多投資者自願“上鉤”,投資信託公司不惜重金,紛紛雇用“諮詢顧問”。雇用的條件有兩個,一是必須出自名校,二是名校中的名教授。(見第38-39頁)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史丹福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等校的名教授們,把“金融天才”給自己分派的“誘餌”角色誤解為“學富五車”的專業知識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抱著指點迷津和自己先富起來的良好願望,義無反顧地委身於金融業的投機活動之中。
在這個行列中,團體性典型是哈佛經濟研究會,它定期發布股市走勢預測。1929年初公布的預測結果略顯悲觀,但這時股市牛氣沖天,人們視研究會的預測是胡說八道。後來,這一團體吸取教訓,總是樂觀地預測股市走勢,甚至大崩盤已經發生了,還不下十七次地說,“發生嚴重的蕭條並不在機率的區間之內”。如水銀泄地般的股市走勢和長達10年的經濟蕭條證明這一團體的所有預測全部錯誤,等待它的命運是被迫解散。此後,哈佛的教授們“重又披上了慣常的謙恭外衣”。

內容介紹

本紀錄片探索的是1929年華爾街大崩盤的緣由。
1929年10月,可怕又絕望的6天時間內,紐約證券交易所三分之一的股額崩盤。
1919年,美國勝利顯現,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占了支配優勢。
寬鬆的信貸和大規模生產奠定了轟鳴的20世紀這從未有過的消費時代基調。
這是一場金融災難的故事——一場我們希望永遠不再發生的災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