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翼黃耆
主根肥厚。植株各部有或多或少的伏貼柔毛。小葉6~9對,矩形或闊橢圓形,長7~19毫米,闊3~8毫米,先端鈍圓,有時微缺,背面稀生伏貼柔毛;托葉披針形。總狀花序,有花3~13朵;萼鍾狀,萼齒5;花冠黃色,旗瓣倒卵形,長12毫米,闊7毫米,翼瓣有特別長的耳,耳長几與爪一樣,龍骨瓣比翼瓣、旗瓣為長,長達15毫米;子房無毛,花柱有微柔毛。莢果無毛,倒卵形,長8毫米,兩側扁,其下有比莢果長的瘦細子房柄,頂端有長喙。種子1~2粒。花期7~8月。 生於叢林、山溝中。分布河北、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等地。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金翼黃耆
- 拉丁學名:Astragalus chrysopterus
- 界:植物界
- 族:山羊豆族、黃耆亞族
-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又稱木蘭綱。
-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 目:豆目(Fabales)
- 科:豆科(Leguminosae sp.)
- 亞科:蝶型花亞科(Faboideae)
- 屬:黃耆屬(Astragalus Linn.)
- 亞屬:黃耆亞屬、金翼組
- 種:金翼黃耆
- 命名者及年代:Bunge ex Maxim.
- 分布區域:甘肅,河北,寧夏,青海,陝西,山西,四川
金翼黃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Astragalus chrysopterus Bunge in Mel. Biol. 10: 51. 1877; Forb. et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165. 1887; Simps.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8: 255. 1915; Pet. -Stib. in Acta Hort. Gothob. 12: 39. 1937-1938; 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399. 圖390. 1955. ——A. chrysopterus Bunge var. wutaicus Hand. -Mazz. in Osterr. Bot. Zeitschr. 82: 248. 1933.
主根肥厚。植株各部有或多或少的伏貼柔毛。小葉6~9對,矩形或闊橢圓形,長7~19毫米,闊3~8毫米,先端鈍圓,有時微缺,背面稀生伏貼柔毛;托葉披針形。總狀花序,有花3~13朵;萼鍾狀,萼齒5;花冠黃色,旗瓣倒卵形,長12毫米,闊7毫米,翼瓣有特別長的耳,耳長几與爪一樣,龍骨瓣比翼瓣、旗瓣為長,長達15毫米;子房無毛,花柱有微柔毛。莢果無毛,倒卵形,長8毫米,兩側扁,其下有比莢果長的瘦細子房柄,頂端有長喙。種子1~2粒。花期7~8月。
生於叢林、山溝中。分布河北、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等地。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莖粗壯,直徑可達2厘米,黃褐色。莖細弱,具條棱,多少被伏貼的柔毛。羽狀複葉有12-19片小葉,長4-8.5厘米;葉柄長1-2厘米,向上逐漸變短;托葉離生,狹披針形,長4-6毫米,下面疏被柔毛;小葉寬卵形或長圓形,長7-20毫米,寬3-8毫米,頂端鈍圓或微凹,具小凸尖,基部楔形,上面無毛,下麵粉綠色,疏被白色伏貼柔毛。總狀花序腋生,生3-13花,疏鬆;總花梗通常較葉長;苞片小,披針形,長1-2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萼鍾狀,長約4.5毫米,被稀疏白色柔毛,萼齒狹披針形,長約為萼筒的一半,毛稍密;花冠黃色,旗瓣倒卵形,長8.5-12毫米,寬4-8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漸狹成瓣柄,翼瓣與旗瓣近等長,瓣片長圓形,具與瓣柄近等長的耳,瓣柄較瓣片略短,龍骨瓣明顯較旗瓣、翼瓣長,長達15毫米,瓣片半卵形,具短耳;子房無毛,具長柄。莢果倒卵形,長約9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有尖喙,無毛,有網紋,果頸遠較莢果長;種子2-4顆。花果期6-8月。分布及生境
產四川、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生於海拔1600-3700米的山坡、灌叢、林下及溝谷中。模式標本采自甘肅。功能用途
醫藥:【藏藥】塞賽爾:全草用於利尿,癒合血管;外用治創傷《青藏藥鑒》。塞色:全草治“木呆”病,血管破裂,痢疾;鮮草外用治瘡癤腫毒,瘡傷《藏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