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紫楊氏家廟位於福建省泉州市三教鋪田中央米粉巷(今禮諒巷),家廟由一大埕及兩進三開間帶兩邊護厝組成,占地面積1.85畝,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1年),迄今已250餘年。
楊氏先祖隨王審知入閩,後來徙居泉郡,歷代有故事。登科蟬聯出名門,徙居泉州之後,楊家後裔還曾有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金紫”楊氏家廟也因此落戶泉州。
雖然幾經歷史滄桑與變遷修葺,先後為街道辦事處、夜校、民辦國小、社辦工廠、源和堂蜜餞外加工所、政府部門進駐地、幼兒學堂,但家廟原貌依然不變。
歷史
楊氏先祖楊元一同父楊安,子楊明珠於唐光啟(885—887年)初,在河南光州固始隨王審知入閩。初居仙遊,楊安歿後,楊元一徙居泉郡南門外廿六都芙蓉里(今晉江羅山鎮後洋村)。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襲掠晉江廿六都時,楊陽春之父楊敷剛歿,為避倭亂,他把家人疏散到郡城,而隻身守櫬,後來被賊俘去。楊陽春時為當地名醫,倭酋誘脅百端,要他替寫文告,但他決不從命,最後遇害。而避難入城的楊氏家人自此始居城內靈慈宮溝。
徙居郡城的楊氏家族在明末清初,登科蟬聯,楊陽春之子楊南宗,13歲就能作史論,“師甚驚服,日後文章尤長於經制”。南宗之子楊景辰、字載甫、號侗陔、諡文毅,明萬曆壬子(1612年)舉人,癸丑(1613年)聯提進士,乙卯(1615年)任翰林院編修,乙丑(1625年)分主春闈,歷官禮部侍郎、吏部侍郎。崇禎皇帝即位(1628年),為禮部尚書兼東閣直學士,同年授實祿正總裁,書成,晉光祿大夫左柱國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
景辰子三,長旬瑛,明天啟丁卯(1627年)舉人,清順治己丑(1649年)進士。歷官湖廣道御史轉雲南道,庚子(1660年)按巡閩浙。次子?瑛、三子勻瑛均以廩生蔭補中書舍人。
家族興旺但乏祭祀祖宗之所,於是開始謀地建祠。乾隆十三年(1749年)泉州洪水泛濫,族人楊孫舉、楊球英在田中央的三開張三落大厝及左右護厝被洪水衝倒,只剩中落及左護厝,無力起蓋。經協商、他倆願意把地獻出,條件是把沒塌圮的中落及護厝的瓦木搬移到黃門埕(今市工人文化宮西側)重新給予起蓋,以作居室。至此,楊氏家廟於1751年就在田中央動工興建,落成後又置祭田,以供每年春冬二祭之費用。
楊氏家廟一進的祠門頂懸有“金紫楊氏家廟”匾額,二進主祠的神龕中奉祀楊氏先祖的神主。
魏、晉以後有金紫光祿大夫之官銜,即光祿大夫加金印紫綬。唐、宋此銜為正三品文階官,元代升從一品。明、清雖廢,但楊景辰官至高位,族人認為家廟再加“金紫”兩字雖是復古,但也當之無愧。
金紫楊氏家廟歷經滄桑,楊氏合族每年都在此舉行祭祀儀式。解放後,祠廟歸入鄉財,族人未敢問津,祭事即廢。家廟先後為清正街道辦事處,夜校,民辦團結國小所用。“文革”中成為社辦工廠、源和堂蜜餞外加工場所,以後又由政府部門進駐。上世紀80年代後期,鯉城區婦聯在此辦起“苗苗幼稚園”。
現狀
金紫楊氏家廟經歷次修葺,辦幼稚園後,雖原貌不變,卻重新包裝。家廟祠門頂的“金紫楊氏家廟匾”被藏在天花板內,用“養在深閨人未識”來形容恰到好處。整座家廟頭未改(燕尾式的屋脊)面已非(祠門搭上鐵攔門),中國式的屋面,西洋式的房間與歷史名城似乎有點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