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衛鎮

金山衛鎮

金山衛鎮是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政府駐地,是上海南部的著名衛星城鎮。鎮人民政府駐金山衛鎮老衛清路288號。金山衛鎮位於金山區南部,東與山陽鎮毗連,西與浙江省平湖市為界,南與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鄰,北與張堰、廊下鎮接壤。面積54.93平方千米。金山衛境域南部有規劃面積10.78平方千米的上海第二工業區。金山衛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金山衛萬壽寺,為千年古剎。據地方史料載,該寺初名萬壽院,原為三國時代東吳大帝孫權賜建。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金山衛鎮地處上海市西南美麗的杭州灣北岸,金山區南部,東與山陽鎮毗連,西與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為界,南與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鄰,北與張堰鎮、廊下鎮接壤。 東西寬10.81公里,南北長9.88公里,總面積54.93平方公里。境域南部有規劃面積10.78平方千米上海第二工業區。
金山衛鎮轄14個村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

歷史沿革

秦統一六國後,金衛地區屬海鹽縣。歷經分合建廢,至唐天寶十年(751年),改屬華亭縣。明初,為金山沿海海防要地。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為防倭寇侵擾,建城置金山衛,衛治在金山衛城,仍屬華亭縣。清初屬婁縣、華亭縣。雍正四年(1726年)分屬金山、華亭縣。自雍正四年(1726年)至乾隆二十三年(1726—1758年),乾隆三十三年至嘉慶元年(1768—1796年),金山衛先後二度作金山縣治。民國二年(1913年)至1949年4月屬金山縣。1957年並西門、大石、新扶、典浦鄉建金衛鄉。1958年稱金衛人民公社。1966年山陽公社的農建、金衛生產大隊劃入。1984年恢復分建置。1993年4月撤鄉建鎮。2001年3月,撤金山衛鎮、錢圩鎮,建立新金山衛鎮。

自然地理

原金衛全境東西最長距10.75千米,南北最寬距9.87千米。境域地勢平坦,平均高層為吳淞基點零上(簡稱高程)4.2米,屬金山縣(區)金南岡身高平田區地貌單元。按地貌形態及其成因,分成剝蝕殘丘地形和瀉湖平原。查山高層為吳淞零上21.6米。境內地形總趨勢是西南高,東北低,查山東北,傾斜尤為明顯。西南部的八二、永久、永聯、永勝及新聯村地勢最高,平均高層為4.35—4.55米;東部的八一、衛城、金衛、農建和聯豐村,平均高程為4.2—4.28米;北部的新圩、梅園、橫浦、衛北村平均高層在3.93—4.2米;東北部的長春、衛通地勢最低,高層在3.7-3.85米之間,處於高平區向低平區過渡地段。原錢圩鎮(鄉)境內地勢平坦,平均高程為4.30米。西南部的南石村地勢最高,高程為4.30米;西北部的雙圩、塔港村地勢最低,平均高程為3.80米,處於松隱低平區和金衛高平區的過渡地段。金山衛鎮近海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溫和濕潤,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宜水稻、穀類、棉花、油菜等農作物生長。

行政區劃

人口:1990年,金衛鄉有9690戶,30511人;2008年,全鎮有戶籍數15463人,48022人。登記在冊外來人口21985人。
區劃:2001年3月,金山衛鎮轄八一、八二、永久、永聯、永勝、新聯、新圩、梅園、橫浦、衛北、長春、衛通、聯豐、農建、金衛、衛城、塔港、東圩、橫召、星火、八字、聯星、張橋、南石、劉堰、聯合、雙圩27個村民委員會,265個村民小組和西門、錢圩2個居民委員會。
2002年4月,經金山區人民政府金府發〔2002〕34、35、39、63、65、68、69號文批覆同意,雙圩村與塔港村合併,名塔港村;東圩村與星火村合併,名星火村;永勝村與永聯村合併,名永聯村;新圩村與八一村合併,名八一村;衛北村與橫浦村合併,名橫浦村;聯星村與八字村合併,名八字村;劉堰村與張橋村合併,名張橋村。由27個村民委員會撤併成20個村民委員會。
2004年5月,經金山區人民政府金府發(2004)76號文批覆同意,梅園村與八一村合併,名八一村;新聯村與永聯村合併,名永聯村;聯豐村與農建村合併,名農建村。20個村民委員會撤併成八一、八二、永久、永聯、橫浦、長春、衛通、農建、金衛、衛城、塔港、橫召、星火、八字、張橋、南石、聯合17個村民委員會。
2005年8月,經金山區人民政府金府發(2005)156、157、158號文批覆同意,長春村與農建村合併,名農建村;南石村與張橋村合併,名張橋村;聯合村與橫召村合併,名橫召村。17個村民委員會撤併成14個村民委員會。2006年10月29日,成立東門、南門居民委員會。2009年8月28日成立北門居民委員會。
2009年.金山衛鎮下轄八一、八二、永久、永聯、橫浦、衛通、農建、金衛、衛城、塔港、橫召、星火、八字、張橋14個村民委員會,265個村民小組和西門、錢圩、東門、南門、北門5個居民委員會。

交通運輸

金山衛鎮交通發達,滬杭鐵路金山支線穿越東西,莘奉金高速公路連線上海浦東國際機場,5120(同三)國道,滬杭公路複線縱橫境域中心腹地,現已建有專用海運碼頭二個,隨著上海市金山衛第二工業區的不斷延伸擴展,附近杭州灣跨海大橋的規劃建成,交通運輸網路將加快建設,並得到進一步完善,必將成為連線浙江、福建等省的門戶。
金山衛鎮內,滬杭鐵路金山衛支線,莘奉金高速、同三高速、松金公路、金石公路、滬杭公路、金山大道、呂張公路、漕廊公路,張涇河、新張涇、黃姑塘、紅旗港、山塘河等構成水陸交通網路。2007年12月12日,金山衛鎮域公交“金山衛一路”開通;2009年12月22日“金山衛二路”開通,基本實現村村通公交。境內有查山古文化遺址、萬壽寺、顧觀光墓、李一諤烈士陵園、侵華日軍登入處遺址、張橋羊肉村、文蕾果園、國際貿易城、汽摩配城等。

社會事業

1、教育
截止2010年底,有初級中學2所,國小2所、幼稚園3所,總班數120個,教職員工516人,學生4356人,小學生、國中生入學率100%。有民工子弟學校1所,班級8個,教職員工20人,學生384人。上海市錢圩中學在2009年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文體
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總面積6644平方米。內設圖書館、社區教室、展覽展示廳、多功能廳、健身房、娛樂室、桌球室、排練房、棋牌室、東方信息苑、多媒體遠程教室等。“一鎮一品”特色文化項目——“走馬燈”參加城市沙灘中央電視台“溫暖春節”直播節目。
3、精神文明建設
年內創建成市文明村9個,文明單位3個,文明小區2個,區文明村13個,文明單位12個,文明小區5個。上海市健康村7個。2008年12月12日,經國家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考核,命名金山衛鎮為“國家衛生鎮”。2010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頒發“上海市文明鎮”。
4、衛生
全鎮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民營醫院各1所,衛生服務站16所(市級標準衛生服務站7所)、村衛生室11所。
5、勞動保障
鎮勞動保障事務所舉辦春、秋兩季用工招聘洽談會,86家招工單位提供就業崗位2031個。輸出勞務1202人。簽訂勞動契約2.19萬人。安置“雙困人員”(就業困難、家庭困難)131人。發放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4317人1027.23萬元、征地養老金2204人1798.52萬元、征地人員生活補貼76.79萬元、老幹部(老居民)生活補貼469人92.05萬元。報銷征地養老人員醫藥費529人次163.04萬元。辦理失業保險1177人次,支付失業金52.9萬元。

經濟發展

201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29.1億元,財政收入3.26億元,稅收8.1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額8.84億元。
1、工業
全年工業(建築業、房產業)總產值112.27億元,引進內外資項目13個,計畫投資額8.8億元,外資出口撥交值15.86億元。規模企業數84家,資產總額71.77億元。上海精細化工產業園區有企業136家,總投資119.74億元。
2、經濟小區
經濟小區新增註冊企業302戶,實現稅收5.07億元。
3、農業
全年種植糧食3493公頃(產量24863噸)、油菜368.1公頃(產量1000.8噸)、瓜果193.3公頃(產量4151噸)、蔬菜14780畝次(產量33350噸),養殖水產99公頃(產量1650噸),出欄肉豬55299頭,上市家禽120萬羽、鮮蛋145萬公斤、牛奶3300噸。農業總產值3.69億元,比上年增11.35%。農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達到12100元。
4、商業、服務業、旅遊業
全鎮有商業、服務業網點1298個,從業人員2826人;有農貿市場4家;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3.5億元。

現代農業

金山衛鎮為濱海地區,地理坐標在東經121度北緯30度40分,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良田廣闊,河道縱橫,水網密布,原屬長江三角洲前緣與太湖領域東南交界的黃埔江平原,是上海糧棉油主要產地之一。境內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降雨充沛,日照較多,自然條件優越,對農作物生長非常有利。近年來,鎮政府重視農業的招商引資,重點鼓勵投資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生態環境保護、綠化工程等,重點加大在設施糧田建設、設施菜地建設、農業機械裝備、農田水利建設、動植物病蟲防治和疫病防疫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依靠科技和人才支撐,加大科教興農投入力度,農業增長方式從依靠資源增長型向依靠資源、知識、智力增長轉變。糧油產量連年豐收,庭院經濟,溫室養鱉、魚鱉混養等特種水產養殖在市郊頗具特色,尤以羅氏沼蝦、河蝦為拳頭產品,並建立了市級高優高農業示範基地和反季節蔬菜基地。種植業方面:大力推廣農業組織化、規模化經營,經營面積達2萬多畝;各種瓜果類種植面積達6500多畝,其中桃樹1000多畝,葡萄2000多畝,草莓100多畝,西甜瓜3300多畝;生態苗木面積2500多畝;各種蔬菜種植6000多畝,其中反季節蔬菜1000多畝。養殖業方面:年出欄生豬6萬多頭,銷售肉用禽達150多萬羽,生產鮮蛋130多萬公斤,飼養奶牛1000多頭,年產鮮牛奶3300多噸,各類水產品養殖面積3000多畝,年上市1500多噸。

鎮村建設

新建龍軒路、龍皓路、西靜路(延伸段);污水納管總長16千米;新建停車場3個,面積1.8萬平方米;澆制鎮區混凝土路面積3.6萬平方米;新建綠地11.12萬平方米;安裝交通 信號燈2處。
村級建設 2009年,建設鄉村公路20.3千米,村級道路65.16千米,建設橋樑14座。以改造張橋村莊為試點,對該村100餘戶宅前屋後進行環境治理;澆制混凝土路、種植綠化、牆麵粉刷等,基本建成了“張橋羊肉村”為特色的現代新農村區域。全年完成老式公房平改坡3萬餘平方米;對萬壽寺等一些老式小區進行污水納管。配合國家西氣東輸項目做好了石化線、西二線以及金山衛天然氣儲運站的建設工作。

文化教育

1、教育
截止2010年底,有初級中學2所,國小2所、幼稚園3所,總班數120個,教職員工516人,學生4356人,小學生、國中生入學率100%。有民工子弟學校1所,班級8個,教職員工20人,學生384人。上海市錢圩中學在2009年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文體
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總面積6644平方米。內設圖書館、社區教室、展覽展示廳、多功能廳、健身房、娛樂室、桌球室、排練房、棋牌室、東方信息苑、多媒體遠程教室等。“一鎮一品”特色文化項目——“走馬燈”參加城市沙灘中央電視台“溫暖春節”直播節目。
3、精神文明建設
年內創建成市文明村9個,文明單位3個,文明小區2個,區文明村13個,文明單位12個,文明小區5個。上海市健康村7個。2008年12月12日,經國家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考核,命名金山衛鎮為“國家衛生鎮”。2010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頒發“上海市文明鎮”。

經濟園區

金山衛經濟小區

成立於1997年,是金山區金山衛鎮人民政府派出的專門從事招商引資工作的服務機構,現有專業服務人員近100人。通過十多年的學習、服務,建立了健全的招商資源和服務網路,極大地提升了服務技術和服務能級,特別是對物流企業的組建、開發和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培育了服務物流企業的平台和品牌。

康城經濟小區

前身為“上海錢圩經濟小區”,成立於1997年1月。小區具有完善的招商制度和內部管理機制,擁有一支經驗豐富專業化、高素質、高效率的工作隊伍,秉承“誠信服務,共謀發展”的工作理念,為企業提供代理工商註冊、稅務登記等方面服務。作為金山區金山衛鎮招商引資的重要視窗之一,康城經濟小區將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水準,為前來投資的各界朋友提供更便捷、更通暢、更滿意的投資途徑。

精細化工產業園區

上海精細化工產業園位於東海之濱、杭州灣畔,東臨上海化學工業區,南依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與浙江省平湖市接壤,規劃面積10.78平方公里,是上海市政府規劃的全市唯一的精細化工產業園區。工業區被授予“上海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上海國家新材料產業基地”,已列為上海市循環經濟試點園區,上海市自主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上海精細化工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已通過ISO9001和ISO14001雙體系認證。
工業區地處滬、杭、甬及舟山群島經濟發達的城市群中心地帶,是上海西南的門戶,江、浙、滬經濟交流的重要區域,占有上海的原料、市場、金融、人才和海陸空交通等區位優勢。工業區還承接了上海化學區和上海石化兩大化工基地的豐富資源,是正在建設的杭州灣北岸國家級大化工產業基地的延伸配套區,具有獨特的化工專業性,符合國家對化工企業集聚的產業政策要求。工業區內A4、A6兩條高速公路交匯,可零距離上高速,距上海市區、浦東國際機場、虹橋機場不到一小時車程;目前正在建設的軌道22號線,計畫於2010年建成通車,直通上海南站僅需半小時;A4與杭浦高速連線,到杭州只需1小時車程,距杭州灣跨海大橋北岸出口處不足30公里。園區距上海石化海運碼頭約3公里。區域內還有數個內河碼頭。距離國際知名的貨櫃碼頭洋山港約70公里。
工業區公用基礎配套設施和物料供應完善。工業區化工產業定位效應明顯,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等市重點產業領域企業集聚初步形成;與上海石化、上海化學工業區形成上下游結合、產業互補、利益共享格局;一批精細化工、石化產品後續加工企業集聚園區,使區域內化工產業鏈得以延伸和擴展。重點發展:(1)石油化工延伸加工產品;(2)新型化學材料和合成材料;(3)生物醫藥製造。兼顧發展:(1)環保產品與技術;(2)化工倉儲配送與現代物流;(3)特種化工設備製造。
由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上海市科委、金山區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上海精細化工火炬創新創業園入駐園區,為園區內的企業提供“小試及中試”場所,加速技術向“高、精、特、新”的方向發展。
工業區堅持“安全、環保、效益”理念,以精細化工為引領,全力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歷史文人

金山衛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人墨客,著書立說,還致力於編輯、詮釋、校勘古代名著、大型叢書,彙輯鄉幫詩文,編纂地方史志等。
沈易(1333-1392年,有傳略),仙山鄉大石村(金山衛鎮農建村)人,為元提舉使沈德輝之子。著有《五倫集》、》《周易旁訓》、《論語旁訓》、《茶經旁訓》等。
沈度(1356-1434年,有傳略),金山衛大石村(今農建村)人。沈易之子。明代大書法家。沈度善楷書,凡宮廷金版玉冊,必命他書。現存放在故宮內的永樂大鐘,其鐘體上的十餘萬漢字銘文出自沈度之書。其著名的書法作品還有題李龍眠《維摩演教圖》、跋宋劉朴年《登瀛圖》、跋宋劉公麟《歸莊圖》及書《不自棄說》、《寶積經》。著有《西清餘暇自樂稿》、《自示編》、《滇南稿》、《隨筆錄》等。
沈粲(1380-?,有傳略),字民望,自號簡庵,為沈度之弟,明代書法家。沈粲10歲能真草,自成一家,後與兄同時被明成祖徵召,入秘閣,授中書舍人,官至大理寺少卿,人稱“大國小士”。著名的書法作品有《千字文卷》、《重建華亭縣誌記卑》等。著有《簡庵詩稿》,有詩2000餘首。
楊青(生卒年不詳,有傳略),乳名阿孫,金山衛城筱管街人。名瓦匠。技藝精湛,尤善雕樑畫棟。明永樂初,充役京師,修繕皇宮,深得明成祖賞識,封其為工部侍郎。
楊枝起(生卒年不詳,有傳略),金山衛城郊洛北村(今八一村)人。崇禎七年(1634年)中進士,任湘陰縣令。後擢兵部主事,轉戶科給事中。曾參與康熙《松江府志》纂輯,共54卷,44門,康熙二年(1663年)刊行。
張起鵬(生卒年不詳,有傳略),字湯問,仙山鄉三十八圖(金衛通村)人。金山衛學生員。著有《康城兵事》、《斗室光明錄》,另著有《石道人卷》等詩集。
董爾中(生卒年不詳,有傳略),字霞篆,號南園。清康熙秀才,松江董其昌族孫。入贅金山衛洛北村(今八一村)。自幼好學,及長,鑽研經文,為文氣勢浩瀚,詩亦脫俗,在家設館授徒;所著詩賦雜文,名《霞篆集》,達300餘卷。
楊瑄(1659-卒年不詳,有傳略),字玉符,號楷庵。楊枝起之子。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五年連捷舉人、進士。以庶吉士身份入翰林院庶常館,後任編修官,掌管全國鄉試。後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康熙賜書其鄉里家宅“抱質堂”。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本地秋災嚴重,他上書請免賦稅,被允準免地、丁銀一年。康熙四十八年辭官回鄉,專事著作,著有《抱質堂易說》、《楷庵詩草》、《塞外草》等。
沈藻(生卒年不詳,有傳略),字火先,號琳峰,金山衛大石村(今衛通村)人。康熙十四年中舉人,二十四年中進士,任浙江永康縣令。所著有《古處堂詩文》等集。
翁純(?-1834,有傳略),字質民,號查麓,查山東麓(今衛通村)人。遺著有《雲間文粹》、《金山衛廟學紀事》等。
顧觀光,(1799—1862年,有傳記),字賓王,號尚之,別號武陵山人。錢圩鎮人,好訓詁,善醫道,對天文、地理、曆法、數學、物理等尤有研究;平生著作甚多,《九數外錄》十篇基本上包括了當時西法算術精要,其中《對數》篇改乘除為加減,改自乘開方為乘除,對平弧三角、八線相求帶來極大方便;另著有《乘除初稿》、《算乘續編》、《六歷通考》、《顧氏推步簡法》、《周髀算經勘校記》、《讀周髀算經後》、《七國地理考》、《國策編年》等都是天文、地理、曆法、歷史等方面較有影響的著作。
錢圩鎮錢氏大家族錢樹立校勘醫書《保素堂稿》,錢樹芝、錢樹棠、錢樹立校勘醫書《溫熱病指南集》、《達生編》、《傷寒譜》,錢樹本校勘史書《國語》、《國策》、《左傳》、《公谷》、《莊騷》及《一點閣文選》。錢樹棠輯校叢書《經余必讀》正、續篇,於嘉慶八至十年發行。道光、鹹豐年間,錢熙祚、錢熙輔、錢熙載、錢熙泰、錢熙哲、錢熙彥、錢熙經兄弟7人,連同下一代子侄錢培讓、錢培傑、錢培名、錢培益等輯校大量名著,熙祚嗣子培蓀輯有《金山錢氏家刻書目》10卷,其中最著名的為《守山閣叢書》、《指海》、《藝海珠寶》壬癸二集和《小萬卷樓叢書》4部巨著。錢氏大族自清代乾隆至光緒年間,歷時一個世紀,三代文人致力於編纂、校勘古代名著,共達1000餘卷,涉及天文、地理、歷史、數學、醫學、文學、工藝等領域,數量之多,校勘之精,時間之長,為國內罕見,在中國出版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金山區行政區劃

金山區轄1個街道、9個鎮,區政府駐金山大道2000號,數據截止到2009年。
街道石化街道
朱涇鎮 | 楓涇鎮 | 張堰鎮 | 亭林鎮 | 呂巷鎮 | 廊下鎮 | 金山衛鎮 | 漕涇鎮 | 山陽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