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鎮

山陽鎮

山陽鎮位於江蘇省寶應縣,面積42平方公里,人口3.6萬,其中獨特的區位優勢和驕人的發展業績被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吳邦國同志譽為“金山明珠”。山陽是金山區委、區政府的所在地,也是上海南翼濱海新城金山新城區開發建設的重點區域。山陽城區規劃面積29平方公里,建成後常住人口30萬。不久的將來,一個集現代化、生態型、智慧型化於一體的具有濃郁北美建築風格的濱海新城將屹立在山陽境內。山陽商機無限,發展潛力巨大。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山陽鎮電子地圖山陽鎮電子地圖
山陽鎮位於白馬湖畔,地處寶應金湖洪澤淮安四縣(市)的結合部。古時,因境內有三眼終年積水的汪塘而稱為“三眼溝”,後以諧音“山陽溝”為地名,進而稱“山陽”。山陽歷史悠久,楊橋的上生寺建於東晉隆安元年(397年),民國年間毀於戰火。明末清初,這裡設有糧行、茶館、客棧、飯店等商鋪,逢五逢十的集市,人流如潮,市況頗盛。山陽原屬淮安縣第九區,抗日戰爭時期劃入淮安縣。1950年劃入寶應,屬山陽區。1958年撤區為鄉。1987年撤鄉建鎮,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面積63平方公里,總人口3.06萬人。該鎮解放前屬淮寶縣山陽區,現區域分居當時的如意鄉、合意鄉、傅寺鄉、山陽鄉的一部分區,駐地山陽溝,解放後仍居寶應縣山陽區,駐地仍為山陽溝。合作社時仍屬山陽區。1958年撤區並鄉時分設山陽、萬元兩個大鄉,區域屬山陽鄉。公社化時,山陽、萬元兩個大鄉並為山陽公社,駐地仍為山陽溝,轄19個大隊,其中包括現在長溝鄉的8個大隊。1983年體改時,山陽公社分成山陽;長溝兩鄉,山陽鄉轄現在的11個村,駐地仍為山陽溝,並於1987年元月份撤鄉建鎮,改稱山陽鎮。山陽鎮以駐地山陽溝定名為鎮。2000年4月鄉鎮區劃調整,長溝鄉併入山陽鎮,稱山陽鎮。

工業發展

山陽鎮山陽鎮
山陽工業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是市級工業區――金山工業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東南與上海化學工業區相接,西南與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毗鄰,是上海化學工業產業帶上的一個重要支點。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日趨完善,交通條件大為改善。龍泉港有連線杭嘉湖、蘇錫常500噸級內河運輸能力,鐵路金山支線和擬建中的浦東鐵路貫穿工業區,輻射江、浙地區的“兩縱三橫”高速公路網在工業區交匯,並將在“十五”期間全部建成,於2007年建成的杭州灣跨海大橋距工業區僅30公里。山陽工業區已成為中外客商投資創業的熱土,聯合利華台灣巨大集團日本金井特線公司美國瑪可比公司上海亞龍工業集團浙江華峰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已在園區落戶,初步形成了以化學製品製造及精細化工、新型建材、電子電氣及機械製造等為主的產業機構特色。山陽具有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擁有9公里深水海岸線,常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山陽又有豐富的文化底蘊,以故事、民樂為龍頭的民眾文化在上海乃至全國聞名遐邇,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享有市郊“文化之鄉”的美譽。 山陽鎮總面積124平方公里,人口5.9萬人,轄16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東臨京滬、寧連高速公路,距南京國際祿口機場兩個半小時車程,鎮內鹽金國防公路穿境而過。這裡氣候宜人,環境優良,景色秀麗,水土交融,林木蔥鬱,魚肥蝦美,物產豐饒,無愧“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魚米之鄉”的美譽,全鎮特水養殖面積6萬多畝,全年實現水產品總量2.1萬噸,特種水產達5000噸,素有“”樂園之稱,新建成的3萬畝國家級優質稻米生產基地,“康安”牌大米,在市場上倍受青睞。山陽鎮工業發展後勢強勁,全鎮現有民營企業100多家,涉及毛紡、針織、機械、羽絨等6個重點行業,2005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1億元,人均純收入5200元。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東風拂面而來,山陽呈現出勃勃生機的強勁的發展勢頭。“主攻工業支柱,基礎工作起步,加大招商力度,第三產業引路、優惠政策輔助,建設管理同步,三個文明兼顧”的總體發展思路,正在逐步成為現實。交通、電力、供水、通訊等一批現代化基礎設施初具規模。迷人的自然條件,優越的投資環境吸引著中外客商前來投資興業。山陽鎮人民正朝著“工業新鎮、水產大鎮、建築強鎮、生態示範鎮”的目標,齊心協力、團結拼搏,力爭不負各界人士的關心和希望,將山陽建設成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特色顯明的新型小城鎮。

社區建設

山陽鎮山陽鎮
自2005年5月山陽鎮社區管理服務辦公室成立以來,山陽鎮社區建設從零起步,已在24個自然小區建立起6個居民委員會和4個居委會籌建組,完成了首屆居委會的選舉成立,全體社區幹部積極回響鎮黨委政府提出的努力創建一流社區,著力提升城市化管理水平的要求,邊籌建邊進行日常管理,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落入每項工作,居委會辦公用房、居民的活動場所、便民服務場所等硬體設施正克服困難逐個建設;日常管理有序落實並朝精細化管理方向努力推進,社區文化、文明小區、星級居民區和社工站機制等工作正積極探索;社區居民的主人意識、參與意識、自治意識和文明意識明顯增強,居民民眾正享受著政府服務下的社會穩定、環境優美、居住安全、生活便捷的市民生活,社區面貌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經濟小區

山陽鎮山陽鎮
山陽經濟小區創建成於1997年,是上海市金山區山陽鎮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到2006年12月底,共有註冊企業1970家,2006年度實現稅收2.42億元。是金山區“示範經濟小區”之一。山陽鎮地處杭州灣北岸,是上海通向杭嘉湖平原的門戶,也是金山區委、區政府的所在地,東南與上海化學工業區相鄰,西南與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接壤,是進入新世紀後金山區乃至上海郊區重點發展地區之一。山陽經濟小區是山陽工業區重要的組成部分。

山陽工業區有著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獨特的區位優勢。A4莘奉金高速公路、A5嘉金高速公路、松衛南路亭衛路等多條高等級公路和龍泉港出海閘等,使園區交通發達,快捷方便。園區內水電配置充裕,縱貫鎮區南北的污水排海工程,為外來投資者參與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全鎮電話實現光纜傳輸、數字程控,IP寬頻網遍布全鎮,通信極其發達。位於金山新城區內的杭州灣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設計品位高雅,環境舒適優美,一期工程將於明年落成啟用,屆時將為註冊入駐山陽經濟小區的企業提供良好的辦公經營場所。山陽經濟小區有著良好的服務優勢。小區全體工作人員以“團結拼搏、求真務實”為宗旨,為客戶提供從工商登記、企業代碼、稅證辦理、發票審批的一系列服務,切實解決投資者在創辦企業過程中的各種煩惱和問題。駐滬招商辦事處是山陽經濟小區在上海市區的常設辦事機構,它承擔著新辦項目和服務客戶的職能,為客戶來山陽投資註冊提供更直接、更快捷的服務。

黨建工作

山陽鎮山陽鎮
為認真做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和《中國共產黨員流動黨員活動證》發放工作,並為流動黨員提供針對性服務,寶應縣山陽鎮於今年8月在全鎮所有行政村建立了流動黨員服務點,並建立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村級流動黨員服務點的職責是及時掌握了解本村轄區內流出流入黨員的家庭人口、個人收入等基本情況,建立流動黨員台帳,做好一人一表的登記造冊等工作,核實並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向流動黨員通報本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宣傳有關政策,為流動黨員提供服務等。服務點的建立,使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基本實現了“流出黨員離家不脫黨,流入黨員個個有新家”,各村流動黨員服務點登記建檔的流動黨員累計已達204人。

金山區行政區劃

金山區轄1個街道、9個鎮,區政府駐金山大道2000號,數據截止到2009年。
街道石化街道
朱涇鎮 | 楓涇鎮 | 張堰鎮 | 亭林鎮 | 呂巷鎮 | 廊下鎮 | 金山衛鎮 | 漕涇鎮 | 山陽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