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屏社區

金屏社區

金屏社區位於浙江省象山縣:界地址為東至荔港路至天香樓至中央塘村沙場,南至漁港南路,西至大慶路,北至大金山。

浙江

設立黨總支1個,下轄黨支部3個,黨員103人。設40個居民小組、駐區2650戶、6872人。經推選產生居民(單位)代表59個。駐區共建單位17家。原中央塘,里塘二村撤銷後,併入本社區,178戶,人口450人,里塘,142戶,308人。2017年,社區辦公地址從鳳棲路13號搬遷至大慶路71號,專職幹部3名。

湖南

概況

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金屏社區位於長沙縣跳馬鄉境內,是跳馬鎮政府機關所在地。洞株公路穿村而過,南鄰石燕湖公園。全區行政面積7.08平方公里,共有21個村民小組,耕地3328畝,有農戶886戶,人口3311人,社區支部有19個黨小組,157名黨員。由於地處長株潭核心地帶,企業的不斷進駐,給本地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社區現有幹部5名,支部書記鄒志強,居委會主任肖發奇,另有大學生村官2名。

自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以來,我村黨員率先垂範,以“爭做文明先鋒,服務人民民眾”為主題,帶領團員、志願者下隊入戶,開展了農村環境整治、護綠保潔、鄰里守望、扶貧幫困、慰問走訪、義務巡邏、就業推薦等活動。

太平軍駐金屏攻長沙

1852年,太平軍入湖南。在湘南擴軍後,一路北上,勢如破竹。7月,已打至長沙南城門下,此時,遇到清軍駐長沙軍隊的奮力抵抗。由於太平軍入湘以來,沒遇到清軍一次像樣的抵抗,進攻相當順利,以致漸漸對清軍的戰鬥力很是蔑視,認為其不堪一擊。此時,西王蕭朝貴掉以輕心,輕騎攻長沙。在進攻長沙南天心閣城門時,中清軍炮彈,不治身亡,後清軍得蕭朝貴屍於妙高峰下,戮而焚之。此事震驚太平全軍。之後,太平軍全數圍攻長沙,數月不克。

當時太平軍在湘南擴軍後,人馬數萬。在屢攻長沙不克的情況下,軍心疲憊,遂於城南邊找一安營紮寨之處。此地便選在了二虎山山腳下(今金屏村二虎山組),至於當時太平軍為何要將軍隊駐紮於此,原因有三:

第一、在當時二虎山腳下,有一口井,名皇家井,此井水質極佳,味道甘甜,水源豐富,大旱災年代水位也未曾下降,加之此井井名非常迎合洪秀全“稱皇”的心理:喝了此井的水,便是皇家的人了。遂決定駐紮於此。此井位於今金屏村朱家橋組,名王家井,至今仍是當地及周邊民眾生產生活及農業灌溉的重要水源,正向上申請文物重點保護。

第二、二虎山北邊是一遍群山峻岭,地勢險要,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進可攻,退可守,營地的戰略位置很是優越。於是在此遍插黃旗,營造聲勢,鼓舞士氣,眾將士得以在此休養生息。當時遍插黃旗之處,即為今天的金屏村黃旗嶺組。

第三、相傳,當時太平軍攻長沙時,南京城中的一口銅鐘突然不明原因的敲不響了,而南京城正是太平軍準備攻占的並作為都城的地方,加之,此事屢攻長沙不克。此事引起上帝會成員的極度恐慌,遂請來星宿師、算命先生,查明原因,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和推測,認為原因就出在太平軍進攻長沙時經過的一處地方——獅子山(今金屏村寺門塘組)。為什麼與此山有關呢,據當地老人說,此山上原來有一座廟,名張石庵,廟旁邊有一冢古墳。太平軍當時經過此處時,未按當地習俗上山拜祭,破壞了規矩。此事被翼王石達開聽說之後,他勃然大怒:太平天國封我石達開為五千歲,是你‘張石庵’犯忌了我石達開才對,哪還有我拜祭你的道理。遂令手下將張石庵及古墳毀壞。並在此周邊強勢駐紮。

之後,太平軍攻長沙,數月不克,走寧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