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投資的原因
(一)當經濟處於景氣周期時,企業對預期產品銷售過於樂觀,忽視行業產能現狀,盲目上馬工程。當景氣周期過後,造成資產閒置。 (二)政府職能改革滯後,仍堅持按計畫經濟思維來配置資源,審批資金和項目。削弱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與市場機制的要求背道而馳,造成重複投資和產能過剩。由於少數管理者拍腦袋來決策,許多違背市場規則,背離實際情況造成的重複投資和產能浪費,是這種體制帶來的一種頑症。(三)幹部的提拔任用與GDP掛鈎,也是造成重複投資的原因。在這一指導思想下,一些地區部門負責人為了能夠儘快升遷,更多的是關心本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關心GDP的數量和財政收入,而很少去關心增長的質量。哪怕是產能已過剩的項目也大幹快上,只因能增加當地的GDP。正如廣東省委一位領導所言:上馬工程是GDP,拆了建又是GDP。
(四)地區部門條塊分割,各自為陣,也是造成重複投資的原因。一些地區部門條塊分割,而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沒有形成全國一盤棋的思想,各自為陣,有關主管部門也缺乏有效組織、協調和規劃。一個地方上馬某個項目效益不錯,其它地方知道後,馬上跟進,一哄而上,重複投資。結果可想而知:市場立即由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價格下跌,企業虧損甚至倒閉,造成資產閒置浪費。
重複投資造成的後果
(一)重複投資造成的後果是產能過剩,同行業間無序競爭,利潤下滑,直至虧損破產。由此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和金融問題。發生在鋼鐵行業的重複投資,人們早已熟知。當2007年中國經濟過熱時,鋼鐵產品供不應求,價格攀升,行業利潤大幅增長,於是一些地方從局部利益出發,重複投資建鋼廠。而當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後,隨著市場疲軟,加之重複投資造成的產能過剩,鋼價大跌,行業虧損。當2008年下半年國家投資4萬億搞基礎設施建設後,鋼鐵行業似乎又看到了希望,競相從澳大利亞大量進口鐵礦石,無序的競爭,加之經濟漢奸內外勾結,致使世界上最大鐵礦石進口國的中國,竟然在鐵礦石定價方面無話語權,讓澳方牽著鼻子走,鐵礦石價格節節攀升。另一方面,由於產能過剩,剛企之間常競相降價促銷,結果是利潤下滑。這從會計等式可以看出,利潤=收入一費用,一方面是進口鐵礦石價格不斷上漲,費用增加:另一方面是鋼企之間競相壓價,致使銷售收入減少。 這一增一減,擠壓了行業僅有的一點利潤空間。我國稀土行業的情況更加糟糕。許多地區重複投資,到處都搞稀土開採和粗加工,產能過剩。面對國際市場也是競相降價促銷,加之國外採購商結成聯盟打壓價格,結果是不可再生寶貴的稀土賣出土豆價。占有世界稀土資源約43%的中國,竟然在出口定價方面無話語權,任憑外商擺布。(二)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08年下半年,國家為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的增長,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投資4萬億建設基礎設施。一些地區部門,不顧實際情況,過分追求GDP,報計畫、跑項目,造成大量公共財政和銀行貸款流向本來產能己過剩的領域。比如:有的地區人口密度小,自然資源也不豐富,已經有了鐵路,國道也貫穿全境,交通已十分方便,可是,還在申請建高速公路,。可以想像,一旦高速公路開通,也只能成為一種擺設,根本沒有多大經濟意義,相反,每年還要付出高昂的維修和管理費用,當然,這只能由國家來買單了。後果是過剩資產的閒置和浪費,真拿納稅人的錢不當回事。
(三)重複投資的項目大多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具有污染大、耗水、氂能和消耗稀有原材料等特點,對地區環境造成破壞,同時還占用大量土地資源。
(四)重複投資造成企業占用資金成本過高。尤其是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尚不健全,企業融資渠道還不順暢,資金十分短缺,企業生存和發展面臨巨大資金缺口的情況下,資金占用的代價是很大的。巨額的固定資產意味著較大的折舊費用,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將導致利潤的減少,同時,也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在通常情況下,固定資產價值的回收時間是比較長的,可是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產品的升級換代周期越來越短,資產價值還未全部回收,設備很有可能被提前淘汰,使重複投資的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解決重複投資的辦法
(一)當經濟處於景氣周期時,決策者不能盲目樂觀,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使投資更有道理。 (二)政府職能要改革。要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三)幹部的考核、提拔和任用不能完全與GDP掛鈎,不僅要考核GDP增長的數量,更要考核增長的質量,防止急功近利。
(四)打破地區部門條塊分割的局面,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主管部門應有效行使組織、協調之職能,搞好產業振興規劃,避免重複建設。
(五)要用法律手段制定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標準,以遏制高污染、高耗能的重複投資。
(六)要加快兼併重組步伐。通過兼併重組,把資產投資規模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以保證利潤的實現,減少資產的占用,從而提高資產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