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產業園區
【萬紫千紅招商引資網】
重慶工業園區十周年總結表彰大會順利召開,會議認真回顧了十年發展歷程,總結十年建設經驗,表彰十年建設15個先進集體,131名先進個人,科學謀劃新10年發展大計。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出席大會並作重要講話,童小平副市長主持會議,市政協副主席吳家農及國家部委相關部門領導出席了會議。
重慶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表示,重慶市形成了以兩江新區為龍頭,西永、兩路寸灘保稅區為極核,高新、經開、萬州、長壽4個國家級開發區以及北部新區、萬盛、雙橋市管開發區為中堅,36個市級特色工業園區為支撐的"1+2+7+36"開發區平台體系,覆蓋了37個區縣,成為我國除上海、天津、浙江以外唯一的開發區塔型架構體系。
市長黃奇帆在回顧十年發展歷程時表示,重慶開發區(園區)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先後經歷了啟動、培育、成長三個階段,園區事業蒸蒸日上,現已成為全市經濟的重要支撐,對外開放的戰略平台,都市風貌的展示視窗。一是構建起了相對完善的塔形開發區體系。二是開發區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三是開發區建設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四是逐步建成富有特色的產業園區。五是形成了對外開放的戰略平台。六是開發區對工業乃至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黃奇帆強調,園區作為重慶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台,經過10年建設,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 努力實現“穩中求進”發展目標,確保重慶園區建設新10年發展開好局。
四大產業區域
重慶一小時經濟圈
“一小時經濟圈”指以主城為核心,在交通一小時可通達的範圍內,形成一個具有明顯聚集效應、具備競爭優勢的地區。重慶一小時經濟圈是以重慶為中心,一小時之內交通可以到達的地方。“一小時經濟圈”是重慶打好“直轄牌”和“庫區牌”的戰略載體,對於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區域協調、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完成中央交辦的四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重慶計畫用15年時間打造“1小時經濟圈”,發展為西部最大城市群。昨日,全市經濟工作會閉幕,市委書記汪洋在會上首次拋出“1小時經濟圈”的概念。“1小時經濟圈”涵蓋我市23區縣,預計10—15年後,經濟圈將新增1000萬城鎮人,城鎮化率達到75%,全市80%以上的GDP在這個城市群中產生。
直轄市核心區帶動率 重慶經濟拉動力最低
“重慶城市對農村的帶動效應不強,尤其是主城幅員面積小,屬於‘小馬拉大車’。”汪洋說,重慶主城對周邊區縣的拉動比率為1:57;而上海為1:6.8,北京為1:11,天津為1:4,換句話說,重慶的經濟拉動力最低。
汪洋認為,重慶要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就主要體現在“1小時經濟圈”的綜合競爭力上。汪書記表示,建設“1小時經濟圈”,打造以主城為核心的城市群,是新興直轄市建設和發展實現新突破、再上新台階的戰略平台。
1小時經濟圈含23區縣 形成西部最大城市群
據介紹,“1小時經濟圈”是指以主城為核心,在交通1小時可通達的範圍內,形成一個具有明顯聚集效應、具備競爭優勢的西部地區最大城市群。
照初步構想,“1小時經濟圈”由23個區縣組成。這些區縣包括:主城9區、長壽、合川、涪陵、永川、江津、萬盛、璧山、綦江、榮昌、南川、大足、潼南、銅梁、武隆。
建3條城市快捷交通線 半徑範圍內1小時通達
1小時經濟圈怎么建?市委市政府正在收集意見。要打造1小時經濟圈,有政府官員建議進一步放寬道路收費政策,充分利用土地優勢招商等。
要實現經濟圈半徑範圍內1小時通達,基礎設施當先行。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透露,我市正在積極籌備建成3條快捷交通線。這3條交通線分別是:上海—成都高速(經湖北利川—涪陵—主城)、重慶到萬州城際高速列車、重慶到成都城際高速。這些項目均在爭取納入國家規劃。
15年新增千萬城鎮人 經濟圈占全市8成GDP
據介紹,“1小時經濟圈”幅員面積3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0萬人,接近全市的60%,其中城鎮人口接近1000萬,城鎮化率接近60%。據預測,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民進城等一系列舉措,10—15年後,“1小時經濟圈”的地區GDP將超過全市的80%,集聚的城鎮人口超過2000萬人,城鎮化率達75%。
鼓勵農民進城定居 重慶市擬推四大措施
市委書記汪洋透露,為消除農民變市民的制度性約束,我市正在考慮採取4項措施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全家進入城鎮定居,促進農民變市民。
據悉,根據掌握的初步數據,我市共有600多萬城市常住人口沒有城市戶籍,其中很多是長期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儘管他們生活工作在城市,但在農村仍有土地。
汪洋稱,重慶市正在考慮通過為長期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提供免費培訓、提供廉價租房或給予住房補貼、提供子女免費義務教育、提供進城老人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有計畫地引導有條件的進城農民自願退出農村承包土地。
重慶渝東南地區
重慶市渝東南地區的“一區五縣”———黔江、石柱、彭水、酉陽、秀山,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部大婁山和武陵山兩大山系交匯的盆緣山地,渝鄂湘黔四省市結合部,是重慶市唯一集中連片、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渝東南地區自然山川秀美、生態環境優良、民族風情濃郁、民俗鄉風淳樸、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重慶市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的主要後勁所在。
渝東南是以黔江為核心的民族地區,隨著渝懷鐵路的開通發展會很快。包括黔江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和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所轄區域,其中黔江是區域性中心城市或經濟發展較好的區縣。
黔江區位於重慶市的東南邊緣,地處武陵山腹地,東臨湖北省的鹹豐縣,西界彭水縣,南連酉陽縣,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結合部,是重慶市主要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之一,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90公里。全區幅員面積為2398.7平方公里。全區共3個街道辦事處,12個鄉、15個鎮、489個村民委員會,2005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50.72萬人。國道319線和黔鹹公路在此交匯,渝懷鐵路橫穿黔江境內,黔江機場即將開工建設。 黔江境內遍布名山大川,自然景觀珍奇獨異。是一片神秘、美麗的土地,這裡大自然造就了武陵山的奇峰延綿、怪石林立、奇峰異彩,危岩深峽、溶洞密布;有深山明珠—小南海地震湖,湖水清澈如鏡、湖周秀峰環立、內、外八景格外誘人;神秘的官渡峽等景色更是美不勝收;仰頭山層巒疊嶂,林海浩瀚,林中色彩斑斕,幽深迷人;萬濤烈士故居等更值一觀。 地處武陵山脈腹地的黔江自然風光神秘怡人。境內山雄水秀,植被蔥鬱,野生動物繁多,一片淨土恰似重慶的“後花園”。
其中地震堰塞湖小南海為重慶市第一大天然湖泊,碧水綠島,四圍青山,其地震遺址保存得極為完整。乾支流縱貫黔江的阿蓬江河谷風光優異卓絕,在黔江境內形成了兩大原始峽谷,兩大天生橋群以及間歇泉、溫泉、地下暗河、溶洞等自然奇觀,令人叫絕。雄壯的武陵山奇峰異石,尚存的寺觀或遺址折射出當年的宗教繁盛。此外還有仰頭山森林公園、大板營原始森林以及八面山、麒麟蓋、石鐘山等豐富多彩的自然旅遊資源,令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
到2010年,黔江區基礎設施和基礎條件將得到根本改善,發展後勁顯著增強,支柱產業形成規模,國民經濟達到市中等發達地區水平。基本實現“國民經濟工業化、資源配置市場化、生活水平富足化”的目標,建成發展迅速、布局合理、優勢產業突出、城鎮建設規範的少數民族明星區。使之成為重慶市的重要農副產品基地及加工基地。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位於中國重慶直轄市東南部,與湖北、貴州毗鄰。位置處於武陵山區,居烏江下游,幅員面積3905.22平方公里。319國道穿過本縣,至重慶市中心270公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總面積3903平方千米。總人口62萬人(2004年)。北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東北接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東連黔江區,東南接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南鄰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西南連貴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西連武隆縣,西北與豐都縣接壤。 彭水旅遊資源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留下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可供觀賞研究者達80餘處,且多集中在漢葭、郁山兩鎮;青山綠水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造就了門類齊全的自然景觀,其風景名勝多集中在烏江、鬱江和芙蓉江兩岸。山水風光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輝,極具開發價值。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地處渝東南邊陲的武陵山區,渝、鄂、湘、黔四省(市)在此接壤,是渝東南重要門戶。全縣面積5173平方公里,是重慶市面積最大的縣,轄38個鄉鎮,人口84萬,還有滿、彝、回、黎等1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83.6%,是土家族苗族的主要聚居地。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西面有灘急浪高的烏江天險;東面有被喻為“土家族搖籃”的酉水河和古樸的民風民俗。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桃花源至龍潭古鎮風景區令人 神往酉陽縣境內交通暢達,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國道319線、326線從境內穿過成為重慶東南出渝至湖南的主要通道。烏江是酉陽連線外地的水上走廊,30萬噸級的龔灘鎮烏江碼頭,180噸的客貨 輪從這裡開往重慶、武漢、上海。縱橫阡陌的鄉村公路連線了全縣38個鄉鎮。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秀山位於重慶市東南部,地處武陵山脈中段,四川盆地東南緣的外側。與湖南、湖北、貴州毗鄰,全縣幅員面積2450.25平方公里。326國道和319國道貫穿全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總面積2450平方千米。總人口61萬人。 縣境內風景秀麗,民族文化獨特,景色宜人,是全國著名的武陵山風景區的一部分,又屬湘、黔、桂、渝、鄂相連的溶岩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與貴樂洞森林公園保護區及長江三峽至烏江天險環形旅遊的迴旋地。境內主要風景區有洪安邊城、梅江河風光、妙泉湖、保全漁洞、川河奇觀等。民族花燈藝術與花燈文化別具一格,聞名遐邇。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秀山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新世紀的征程上,秀山人民乘西部大開發東風,發揚“誠信開放、實幹創新”的人文精神,緊緊圍繞重慶市委、市政府把“秀山建成渝鄂湘黔武陵山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高地和中等城市”這一定位,全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商貿興縣、文化活縣"戰略,力爭通過5到10年的努力,成為渝東南經濟強縣和渝、鄂、湘、黔交匯地區的少數民族商貿中心,使秀山成為渝東南--武陵山區旅遊中轉地,綜合經濟實力領先周邊縣,建成區域性中心城市。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簡稱石柱縣,位於重慶市東部、長江南岸、山峽庫區腹心,是集少數民族自治縣、三峽庫區淹沒縣、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於一體的特殊縣份。幅員面積3012平方公里,轄32個鄉鎮,總人口51萬人。 2009年滬(上海)渝(重慶)高速公路全線貫通,石柱離重慶主城225公里,實現了2小時重慶、4小時成都,16小時上海,客源市場迅速拓展。石柱未來三至四年“四高(滬渝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豐石高速公路、梁黔高速公路)一鐵(滬蓉高速鐵路)一港(長江黃金水道西沱深水良港)”大交通體系逐步形成,石柱必將成為渝東交通樞紐。 全縣共有工業企業850餘家,其中產值2000萬元的有4家,產值上1000萬元的有10家。 銷售上5000萬元的有3家,銷售上2000萬元的有9家, 利稅上百萬元的有13家。多年來,全縣始終堅持改革、管理、挖潛、創新、扶優扶強的方針,努力調整工業結構。 強化行銷措施,拓展市場空間,特別是近幾年實施"工業興縣"戰略以來,工業經濟得以呈快速、高效的恢復性發展。至2002年來,全縣工業總產值達到7.5億元,銷售收入達到9.1億元,實現利潤4700萬元,入庫稅金達到3500萬元,新產品產值達到2078萬元。全縣三大產業的比例為:31.2:31.0:37.8,工業經濟對全縣GDP的貢獻率的28%。 石柱旅遊資源優勢明顯,專家確認全縣共有168個旅遊資源單體,集原始森林、高山平湖、高原草場和民族風情於一體,其中以秦良玉墓、男女石柱、奇特的三教寺,萬壽山,黃水國家森林公園、龍河懸棺群,橋頭湖,千野草場,銀杏堂,大寨坎,大風堡,西沱古鎮,龍骨寨和有萬里長江第一街之稱的西沱雲梯街等較為著名,民間擺手舞、燈彩、燈舞、山歌等也具有深厚的土家族文化特色。同時,石柱民風純樸,土家人熱情好客。 全縣共有工業企業850餘家,其中產值2000萬元的有4家,產值上1000萬元的有10家。 銷售上5000萬元的有3家,銷售上2000萬元的有9家, 利稅上百萬元的有13家。多年來,全縣始終堅持改革、管理、挖潛、創新、扶優扶強的方針,努力調整工業結構。 強化行銷措施,拓展市場空間,特別是近幾年實施"工業興縣"戰略以來,工業經濟得以呈快速、高效的恢復性發展。至2002年來,全縣工業總產值達到7.5億元,銷售收入達到9.1億元,實現利潤4700萬元,入庫稅金達到3500萬元,新產品產值達到2078萬元。全縣三大產業的比例為:31.2:31.0:37.8,工業經濟對全縣GDP的貢獻率的28%。
重慶渝東北地區
渝東北地區包括11個區縣:萬州、豐都、墊江、忠縣、雲陽、奉節、梁平、巫山、巫溪、開縣、城口。
重慶市 “一圈兩翼”的空間發展戰略構想中,渝東北地區是重要的一“翼”,地域面積3.39萬平方公里,包含萬州等11個區縣,2005年常住人口852.38萬。
渝東北地區區域發展戰略定位與目標是:以城鄉統籌為主線,圍繞長江上游特色經濟走廊、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長江流域重要生態屏障三大功能定位,到2020年努力實現“五個加快、五個升級”兩個五的發展目標。
渝東北地區城鄉空間發展總體空間布局為“一心、兩軸、五區”,至2020年,形成1個大城市、6箇中等城市、4個小城市、150個小城鎮和600中心村的城鎮—村莊體系;逐步建設成為以綠色農產品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山清水秀的國際黃金旅遊帶、水陸交通便捷的西部物流大通道、結構合理的國家級勞務輸出職業技能培訓示範區、水質優良的國家級淡水戰略儲備庫、三峽水庫的綠色生態屏障、重慶市的生態涵養區。
重慶中外產業園
重慶市地處中國中西部,位於東部經濟發達區和西部資源富集區的結合部,幅員面積8.26萬平方公里,人口3200多萬。重慶是國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重鎮和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
重慶是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物流暢通發達,已形成以8條高速鐵路、8條高速公路和110多條國際國內航線為骨架的便捷交通網路。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是西部地區唯一擁有2條跑道的幹線機場。依託長江黃金水道,萬噸級船舶常年通達。
重慶正大力推進國際化,努力建成內陸開放高地。依託全國首個內陸保稅港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全國最大綜合保稅區--西永綜保區和內陸唯一的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江新區等戰略性平台,重慶已成為中西部地區吸引世界500強落戶最多的地區。
重慶與韓國經貿往來更趨頻繁,2009年與韓國進出口貿易額近3億美元,同比增長20%,預計今年同比增長超過100%;重慶已累計批准韓國外商投資企業90家,吸收外資近1.3億美元,如SK、浦項制鐵、錦湖韓亞、GS等一大批韓國企業來渝投資設廠。
重慶兩江新區是經中國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內陸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也是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之後的第三個國家級新區(《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重慶兩江新區的批覆》國函〔2010〕36號)。國務院批覆指出:重慶兩江新區要建設成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的先行區、內陸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長江上游地區的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和科學發展的示範視窗。
自1992年中韓兩國建交以來,雙方在各領域的交流十分密切。特別是在貿易往來方面,中國已成為韓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進口來源國,韓國則是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雙方貿易依存度相當高。重慶與韓國的經貿往來日趨頻繁,兩地高層互訪不斷,重慶與韓國貿易額同比增長20%,增長有望超過50%,SK、浦項制鐵、錦湖韓亞、GS、韓泰輪胎等一大批韓國企業已在重慶投資設廠,三星、曉星、LG等知名企業也多次到重慶考察。
重慶兩江新區自2010年6月18日掛牌成立以來,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在國家商務部的推動下,中國政府擬與韓國政府在重慶兩江新區共同打造“中韓產業園”。
重慶兩江新區規劃面積1200平方公里,可開發建設面積550平方公里。在兩江新區中,集中了重慶的空港樞紐、水港樞紐(寸灘港、果園港)、鐵路樞紐(支撐國家第五大鐵路樞紐的鐵路東北環線、水鐵聯運、重慶北站)以及兩大保稅港區(空港、水港),同時,新區聚集三峽庫區、西部大開發、直轄市和新區的優惠政策,形成政策高地。重慶兩江新區的發展將促進“西三角”乃至680萬km2、4億多人口的西部地區開放開發。具有顯著的區位、政策、土地集聚、市場、輻射帶動等綜合優勢。
兩江新區龍盛片區是新區管委會直接開發建設的工業園,面積178平方公里,占全市工業可開發用地的60%、占全市生態居住開發用地的40%、占全市公共開發用地的60%。在產業發展方面,將重點打造汽車及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光伏及新光源為主導的新能源環保產業、航空裝備、臨港重型裝備等六大主導產業,將成為重慶市重要的先進制造業聚集區,是實現重慶市政府要求兩江新區10年“再造一個重慶經濟、再造一個重慶工業”的重要載體。
在兩江新區龍盛片區規劃 “中-韓產業園”,啟動區面積7.9平方公里,拓展區面積6.4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汽車和電子產業,積極培育文化創意、數字娛樂等新興產業,擇機發展新能源設備等其他產業,打造以引進韓國優勢製造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為主的高端產業基地,韓國優勢產業全球布局的戰略節點和中國中西部地區布局的戰略高地;按照韓國的社會文化習俗及建築風格建設相關的配套生活居住設施,營造韓國化的生活環境,打造韓國人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文化家園和第二故鄉,成為功能現代、產業高端、總部集聚、生態宜居的中-韓產業重要平台。
據在重慶市召開的中法生態園區合作洽談會暨第四屆中歐投資對接會上傳出訊息,“中法生態園”將落戶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簡稱經開區),未來將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據介紹,在重慶召開的“中法經貿混委會第19次會議”,重慶與瀋陽、成都入選“中法生態園”首批試點城市,在中法兩國政府的合作框架下,與法國企業開展節能環保和推進產業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資金和技術合作。
重慶市副市長劉學普表示,法國是重慶重要的合作夥伴,已經有蘇伊士、拉法基等30多家法國企業在重慶投資,投資總額超過5億美元。而重慶與法國的貿易往來也十分頻繁,前10個月,進出口額達到6.7億美元。法國的企業還積極參與重慶經濟社會發展,33位重慶市長經濟顧問團成員中,有5位來自法國大公司,另外,重慶與法國在環保、交通等領域也有十分廣泛的合作。
據了解,根據《關於生態園區經貿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重慶市將與法國在經開區合作建設“中法生態園”。關於生態園建設的細節雙方仍需商定。在昨天的第四屆中歐投資對接會上,來自法國節能環保、城市規劃等領域的30多家企業與重慶市企業開展了對接。
重慶國家級、市級園區匯總
1 兩江新區工業園區
重慶市 170平方公里 包括江北區、渝北區、北碚區的一部分 ,兩江新區包括龍石先進制造功能區和魚復現代物流功能區兩大功能區, 國家級
2 西永綜合保稅區
沙坪壩區 10.3平方公里 A區位於沙坪壩西永鎮中梁山以西、襄渝鐵路以東及周邊地塊;B區位於沙坪壩陳家橋鎮寨山坪以西、虎曾路以東地塊, 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是全國面積最大、功能最全、政策最優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保稅加工和保稅物流為主,按照功能不同大致可劃分為通關作業、保稅加工、保稅物流、貿易服務四大功能區, 國家級
3 兩路寸灘保稅港區
江北區 8.37平方公里 位於江北寸灘,包括長江中上游外貿貨櫃樞紐港--寸灘港及周邊交通樞紐, 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致力於發揮保稅倉儲、物流和商品展示交易等功能, 國家級
4 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南岸區 90平方公里 處在重慶城市副中心之一的茶園地區,與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重慶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地,是移動通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3G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國家物聯網產業化示範基地, 國家級
5 重慶長壽化工園區
長壽區 31.3平方公里 位於長壽區晏家街道境內, 重慶長壽化工園區是重慶市集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生物質化工、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於一體的綜合性化工園區,是重慶市資源加工業的重要平台, 國家級
6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渝中區 70平方公里 包括石橋鋪高新科技開發園、二郎科技新城20平方公里和北部新區高新園50平公里,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重慶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重要基地, 國家級
7 萬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萬州區 10平方公里 包括天子園、鹽氣化工園、五橋園三個分園, 萬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鹽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機械電子、紡織服裝、食品藥業等五大產, 國家級
8 重慶北部新區
重慶市 136.6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主城區,南臨渝中半島,北靠江北國際空港區,西接嘉陵江,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集的沙坪壩區、北碚區數橋相連,東依長江寸灘港區, 北部新區產業布局以發展“十里汽車城”和光電產業基地為重點, 市級
9 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
綦江區 150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市綦江區東部,地處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內,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重慶市南部地區重點煤電化產業基地和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基地,以能源工業、新材料及製造業為主的綠色宜居森林城市, 市級
10 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足區 133平方公里 位於成渝經濟區的腹心,處於重慶、成都兩個特大城市的“一小時經濟圈”, 雙橋經開區所在區域是中國重型汽車工業的“搖籃”。汽車整車、專用車及其零部件製造產業集群初具規模,裝備製造、循環經濟等產業快速發展,專業市場和休閒旅遊業等現代服務業蓬勃興起, 市級
11 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
沙坪壩區 37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市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的西永組團,毗鄰重慶大學城東側, 西永園區主要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市級
12 重慶石柱工業園
石柱縣 20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東大門和“兩翼”地區結合部,是川渝地區與中、東部地區水陸聯繫的戰略要, 石柱工業園包括“一區三園”,即南賓工業園區,臨港工業園、有色金屬園、非金屬礦業園, 市級
13 重慶秀山工業園
大興區 10平方公里 東靠京津塘高速公路,西鄰涼水河,北側為1公里寬的城市規劃綠地,東側是高爾夫球場。區內東部是工業區,西部是生活區,中部為公共建築區, A、B、C區分別以礦產業、矽產業、農副產品、林產品加工業為方向, 市級
14 重慶彭水工業園
彭水縣 6.4平方公里 從保家三江口水電站至保家鎮西南部,東靠319國道,西臨鬱江,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貫穿園區,彭水工業園主動承接中東部以及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項目,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型企業和適應市場需要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適度發展礦產品加工業和建工建材業,努力建成保家生態特色經濟工業園, 市級
15 重慶酉陽工業園
酉陽縣 8.6平方公里 由小壩全民創業園、板溪輕工業園、龍江重工業園、麻旺渝東南現代物流園四個組團組成, 酉陽工業園區正逐步成為產業發展聚集地、全縣經濟核心區、統籌城鄉發展示範區, 市級
16 重慶奉節工業園
奉節縣 16平方公里 位於長江三峽夔門西首,西接雲陽,東連巫山,南鄰湖北恩施,北與巫溪接壤, 奉節工業園區是奉節縣統籌城鄉綜合改革實驗區, 市級
17 重慶空港工業園
渝北區 54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市渝北區雙鳳橋, 空港工業園區以汽車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線電纜、光纜及電工器材製造業和金屬加工機械製造業為主導產業, 市級
18 重慶南川工業園
南川區 26平方公里 距離重慶主城45分鐘車程,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和重慶寸灘深水港碼頭一小時車程,融入“重慶一小時經濟圈”
南川工業園區定位為輕紡、生物醫藥、機械、食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高薪技術產業, 市級
19 重慶綦江工業園
綦江區 10平方公里 毗鄰縣城,距綦江火車站3公里,綦萬高速公路橫穿園區,有通惠出口一個, 綦江工業園產業定位以機械製造、有色冶煉為主,輔以能源、輕紡、電子等產業, 市級
20 重慶璧山工業園
璧山區 20平方公里 A區位於璧山區璧城、青槓街道,B區位於璧山區大路街道, 璧山工業園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醫藥食品產業,鞏固提升製鞋業, 市級
21 重慶雲陽工業園
雲陽縣 20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市東北部三峽庫區腹心—雲陽縣,西距重慶主城區300公里,東距三峽大壩260公里,緊鄰萬州飛機場、火車站、深水港。長江黃金水道穿越縣境68公里, A區以非金屬礦物製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樓宇輕紡業為主導產業;B區以機械裝備製造業、紡織服裝業為主導產業;C區以鹽化工為主導產業, 市級
22 重慶涪陵工業園
涪陵區 45平方公里 位於涪陵西部,距涪陵老城約12公里, 涪陵工業園定位為涪陵“雙百”現代化大城市建設的主戰場和重慶江南萬億工業走廊核心區的重要地區,市級
23 重慶江津工業園
江津區 38平方公里 江津市北城區,緊鄰長江上游深水良港, 重慶江津工業園以“百億重型裝備製造基地”、“百億塗料基地”、“中國西部建材基地”和“都市工業園”為目標, 市級
24 重慶合川工業園
合川區 22.3平方公里 位於合川南城新區, 重慶合川工業園以民營科技型企業為主導, 市級
25 巴南經濟園區
巴南區 46平方公里 處於重慶市“1小時經濟圈”的核心層, 巴南區經濟園區是由花溪工業園區、鹿角工業園區、金竹工業園區等工業園區整合而成的新型工業園區, 市級
26 重慶同興工業園
北碚區 31平方公里 位於北碚區蔡家崗鎮, 重慶同興工業園主要以布局儀器儀表、機械製造、包裝等產業為主 , 市級
27 重慶榮昌工業園
榮昌縣 15.5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市西大門榮昌城區內, 榮昌工業園主要發展機械加工,生物醫藥(獸藥)、飼料、食品加工、照明燈飾等產業, 市級
28 重慶開縣工業園
開縣 20平方公里 位於開縣境內, 開縣工業園按照“一區多園”布局,園區分為:白鶴能源建材產業園、趙家食品輕工產業園、平橋高新技術產業園(平橋移民生態工業園)、開州港精品陶瓷物流園, 市級
29 重慶忠縣工業園
忠縣 15平方公里 位於忠縣境內, 忠縣工業園打造裝備製造、農副產品加工、能源化醫、新型建材產業集群,加上電子信息、輕紡服裝產業群, 市級
30 重慶井口工業園
沙坪壩區 6.7平方公里 位於雙碑工業組團, 井口工業園除現有的“機電產業園”、“浙江工業園”、“電子科技園”三個園中園外,園區同時還設有專家別墅區、教育配套園、行政商務區等配套區域, 市級
31 重慶西彭工業園
九龍坡區 65平方公里 位於九龍坡區境內, 西彭工業園以發展航空航天、交通運輸、裝備製造、建築建材、電子電器、包裝印刷等深加工為重點, 市級
32 重慶永川工業園
永川區 68.64平方公里 位於長江上游北岸,東臨三峽庫區,西靠四川腹地,東距重慶市主城區58公里,西離成都市276公里, 永川工業園功能定位為石油化工、新材料、機械製造主導產業, 市級
33 重慶豐都工業園
豐都縣 10平方公里 位於昌平區小湯山鎮, 豐都工業園以食品、輕工、機械三大行業為支柱、傳統優勢產業為基礎的縣域工業經濟新體系的同時,重點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的醫化、環保產業,建設綠色食品和山珍食品基地, 市級
34 重慶晏家工業園
長壽區 79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市長壽區,離重慶市主城50公里, 晏家工業園以精品鋼材深加工、新型材料、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產業, 市級
35 重慶正陽工業園
黔江區 25平方公里 位於黔江區境內,屬於渝東南地區, 正陽工業園A、B、C、D、E組團分別以農副食品加工業和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PVC)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和電器機械及器材製造業,農林產品交易加工、石材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通用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為主導產業, 市級
36 重慶大足工業園
大足區 60平方公里 位於大足區境內, 由大足(龍水)工業園區和大足(郵亭)工業園區兩部分組成, 市級
37 重慶梁平工業園
梁平縣 5.06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市東北部的梁平縣梁山鎮, 重點發展以食品和醫藥業為主的產業, 市級
38 重慶港城工業園
江北區 11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市主城區的江北區境內,南鄰長江黃金水道,北臨重慶出口加工區,東接鐵山坪森林公園,西至大佛寺長江大橋, A、C、D片區用於工業生產,B片區依託重慶寸灘深水港、重慶鐵路貨運編組站等大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定位於提供倉儲物流服務, 市級
39 重慶建橋工業園
大渡口區 10平方公里 位於主城區核心組團的大渡口區, 園區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新材料產業、醫藥食品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和現代物流業, 市級
40 重慶九龍工業園
九龍坡區 32.67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分為A、B、C三區, 打造汽車(重型汽車)製造產業群、機車製造產業群機電產業群精密機械產業群、印刷包裝產業群、石材及鋼材加工產業群, 市級
41 重慶墊江工業園
墊江縣 23.8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市墊江區墊江車站附近, 發展機械加工及電子信息產業、醫藥產業、建材產業、農副產品加工, 市級
42 重慶台商工業園
南毗北部新區,西接長安福特汽車城, 金山科技園、娃哈哈工業園、生物製藥園、物流園、服裝城和輕紡家紡城的工業布局正日臻完善, 市級
43 重慶銅梁工業園
銅梁縣 60平方公里 位於重慶近郊銅梁縣,位於成渝、渝遂、蘭渝鐵路、規劃的合川—銅梁—永川城際鐵路,渝遂、成渝、渝武、重慶三環高速公路和319國道之間,是重慶西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重慶連線四川和西部其他地區的重要通道, 以電子信息、汽車機車、裝備製造等產業為主導, 市級
44 重慶兩路工業園
渝北區 35平方公里 背靠渝北區主城,東臨玉峰山、環山兩座大型生態公園,南接重慶新城區北部新區, 以服裝和物流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電子、餐飲、出口加工等產業, 市級
45 重慶茶園工業園
南岸區 30平方公里 處於重慶市都市發達經濟圈、渝西經濟走廊和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及渝湛高速公路輻射範圍經濟圈等多層經濟圈疊交的中央, 分為工業園區、信息產業園區、金融商務區、科研教育區、綠色住宅區、生態園林區、文體娛樂區等功能區域, 市級
46 重慶朝陽工業園
沙坪壩區 8平方公里 位於沙坪壩區新橋石梯溝, 主要發展機電、摩配、服裝、玩具、機械加工、電子配套加工等輕型加工工業和精細化工, 市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