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是在1978年成立的渝州大學化學、生物兩個本科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院,院長是傅敏。

學院簡介

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是在1978年成立的渝州大學化學、生物兩個本科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30多年的辦學歷史。2002年渝州大學與重慶商學院合併,組建了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現設有環境工程系、化學化工系、生物與食品工程系、化學與生物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建有化學技術重慶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催化與功能有機分子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研究平台。

本科生教育:環境工程系設有環境工程本科專業;化學化工系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製藥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生物與食品工程系設有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2個本科專業。

研究生教育:設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環境工程、環境科學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工程碩士點(化工環境領域)。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催化與功能有機分子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催化理論與套用技術重慶高校市級重點實驗室,天然藥物研究重慶高校市級重點實驗室。

省級實驗教學平台:化學技術重慶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學院經過多年的努力,造就了一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7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8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重慶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1人。實驗室面積4100多平方米,擁有X射線衍射儀、物理吸附儀、原子吸收光譜儀、紅外光譜儀、液相色譜、氣相色譜、離子色譜、熱重/差熱分析系統、TOC測定儀等價值2000多萬元的大中型儀器設備。

近五年來學院教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科技部項目5項,教育部項目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0多項,橫向科研項目300多項,科研經費3000多萬元;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300多篇,SCI收錄論文100餘篇,獲授權專利30多項;獲得重慶市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

學院在教學改革、教學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績,套用化學專業和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為重慶市特色專業,《化工原理》和《化學與社會》被評為重慶市精品課程,《化工原理》被評為重慶市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化工原理教學團隊為重慶市教學團隊,《重慶味道》、《生命閃爍》課程為校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2014年套用化學、環境工程2個本科專業入選重慶市“三特行動計畫”特色專業。獲得重慶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0多項,發表教學改革研究論文60多篇,獲得重慶市和校級教學成果獎10餘項。

學生學風好,學業成績優異,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實踐、實訓活動,綜合素質高,近五年來,有200多名同學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各種創新創業計畫大賽等活動中獲獎,學生理論知識紮實,專業實踐能力強,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大多畢業生已成為企事業領導和技術骨幹,畢業生就業形勢好,每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均超過98%,優質就業率高,多次獲得重慶工商大學就業工作先進集體一等獎等榮譽。

學院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經常聘請境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到學院開展學術講座,與英國、美國、香港、台灣等地的知名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友好合作關係。學院以“團結協作,求是創新,質量立院,科研強院”為理念,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促教學,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推進學院持續健康地發展。

歷史沿革

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是在原渝州大學師範部化學、生物兩個本科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978年成立渝州大學,招收化學、生物兩個師範本科專業;

1983年設立套用化學專業(理科);

1984年撤銷師範部改為化學生物系;

1987年撤銷化學生物系,分別成立化學系、生物系;

1989年設立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工科);

1997年設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工科);

1998年分別改為化學及化學工程系和包裝與食品工程系;

2000年設立套用生物技術專業(工科);

2002年化學及化學工程系和包裝與食品工程系的部分專業合併成立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2002年設立環境工程、生物工程專業(工科);

2003年獲得環境工程專業碩士點授予權;

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2010年獲得工程碩士點(環境工程);

2011年獲得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

現任領導

黨總支書記:王竹青

院長:傅敏

副書記:宋海雨

副院長:鍾成華、李寧 

機構設定

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學院機構設定

師資力量

董帆教授、范子紅博士、杜若愚博士、孔淑貞博士、傅敏教授、張會均副教授、王小平博士、李曉丹博士、郭威威博士、韋曉蘭教授 、周桂林教授、常海軍副教授、蔣彥可副教授、孫斌教授、劉閣副教授、方玲博士、蔣和雁副研究員、宋應華副教授、陳剛副研究員、羅茜博士、郭莉霞副教授、卓琳講師、龍良俊博士、申渝 副研究員、丁社光講師、常青副教授、汪程遠副教授、高雪副研究員、楊海林講師、譚雪梅博士、盧鵬碩士、謝紅梅助理研究員、單振秀講師、葉梅博士、王星敏副教授、王瑞琪副教授、朱建飛副教授、馮永成教授 、鍾成華教授、孟詩云教授、主講教師-許惠、任建敏教授、古昌紅副教授、吳四維副教授、幸宏偉副教授、周文斌副教授、寧豐收副教授、陳盛明高級工程師、常青副教授、李鑫副教授、李宏副教授、張渝文副教授、游霞副教授、江瀾高級實驗師、文莉副教授、余純麗教授、唐春紅教授、邵承斌研究員、李寧教授

本科專業

製藥工程

專業基本情況:為了適應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醫藥產業的需要,我校在化學工程與工藝市級特色專業基礎上於2011年開辦該專業。現有重慶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藥物製劑、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合成等,在人才培養方面,著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知識套用能力、創新能力。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化學、藥學和工程學的科學基礎、製藥工程專業知識和從事藥品及其他化學品的技術開發和工程設計能力,在工程套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開拓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研究開發型和技術套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在科研院所、設計院和製藥及相關企業從事創業、產品開發、工程設計、科學管理及技術服務等工作。

專業要求 畢業生應掌握藥品製造技術與工程設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藥物生產裝置、工藝流程與設備設計方法;熟悉國家關於製藥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製藥工程學科前沿,了解新工藝新技術與新設備的發展動態;具有對藥品新資源、新產品、新工藝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具有開拓精神、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能套用英語和計算機信息技術檢索中外文文獻、獲取相關信息;具有一定人文知識。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大學計算機基礎、C語言程式設計、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儀器分析、生物化學、藥物化學、藥物合成化學、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分析、藥事管理學、套用光譜解析、專業實驗、化工原理、工程圖學、製藥工程與工藝、藥廠設備及車間工藝設計、電工學等。

材料科學與工程

專業基本情況:為了適應和滿足國家戰略新型產業發展的需要,我校在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市級市級特色專業基礎上於2011年開辦該專業,專業歷史可追溯到1983年。現有重慶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主要研究領域為綠色催化材料的製備及套用、天然產物改性及綜合利用、高分子合成等。在人才培養方面,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與能力。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套用方法和基本技能,培養在材料研究、套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開拓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套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在科研院所、設計院及相關企業從事創業、產品開發、工程設計、研究、管理、行銷及技術服務等工作。

專業要求:畢業生應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科學基本理論、技術基本知識、專業知識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獲得工程實驗方法和科學思維方法的基本訓練,獲得工程設計的基本訓練和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了解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學科前沿,了解新工藝新技術與新設備的發展動態;具有對材料新資源、新產品、新工藝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具有開拓精神、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能套用英語和計算機信息技術檢索中外文文獻、獲取相關信息;具有一定人文知識。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大學計算機基礎、C語言程式設計、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工程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工程力學、材料力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測試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功能材料、複合材料、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合成工藝學、聚合物成型加工工藝學、電工電子學、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材料工程技術經濟、計算機軟體在材料科學與工程中的套用、材料製備技術、專業綜合實驗等。

生物工程

專業簡介:生物工程專業是一門由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化學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等相互交叉結合而成長起來的新興複合學科。它被視為人類21世紀三大前沿學科之一。它包括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及生物製品等領域,其核心是以DNA重組工程為中心的基因工程,是當今世界和現代高新工程領域最富有活力並優先發展的領域之一。生物工程產業包括:醫療保健藥品、轉基因植物和動物,綠色食品、美容化妝品、精細化工品、生物晶片、生物電子元器件、各種工業用酶等等,已形成了產業群,在全球範圍內呈 現出不可逆轉的日益蓬勃發展的趨勢,並在許多行業領域(如醫藥領域),開始逐步取代傳統產業而成為規模化的新興產品和支柱產業。

生物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躍、最令人鼓舞的科學前沿,幾十年來工業已開發國家都在大力發展生物技術,培育、招攬生物技術人才。生物技術產業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21世紀的主導性產業,已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我國的生物技術研究雖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尚未形成產業化格局。在生物技術及產品的開發和產業隊伍方面,均與已開發國家有較大的差距。無論是生物技術的研究人員,還是生物技術產品開發的人才,都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對生物技術人才有較大需求。

我院生物工程專業創建於2002年,具有工學學士學位授予權。該專業致力於為社會培養合格的生物工程專業及相關專業人才,注重基礎理論與套用研究,積極地開展產、學、研結合,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生物工程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方法與技術,受到生物技術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套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對現有企業生產過程進行模擬最佳化、革新改造,對新過程進行開發設計和對新產品進行研製的基本能力,能在醫藥、輕化工、環境、食品、農業及園林等行業的生物技術領域從事生產技術、產品開發、品質控制、質量檢測、商品流通以及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主要專業課程: 工程製圖、電工學、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遺傳學、普通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化工原理、發酵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工程設備、生物工程測試技術、生物資源學以及生物製藥方向課程(製藥工藝學、藥劑學、藥理學、新藥設計與開發等)和生化工程方向課程(生化工程、生化工藝、生化工程設備等)。

主要就業部門:畢業生可在生物醫藥、生物化工、輕工、食品、能源、環保等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從事相關產品、工藝及裝備的研究、開發、設計、管理及市場行銷等工作,也可在環保、商檢、藥檢、海關、工商、稅務和政府管理部門從事相關的監督管理工作,或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套用化學

專業簡介: 套用化學專業是在傳統的化學專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集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與工程技術於一體的套用型專業,是培養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人才的專業之一。套用化學專業培養的學生不僅具有紮實的化學理論基礎,而且具備不同專業方向所必需的化學思維方法、化學專業技能和實際套用能力。當今,傳統化學科學與時俱進,不斷與其它學科進行交叉、滲透和互融,形成了許多套用化學的新領域,化學科學面貌為之一新。在現代科學技術和高等教育大發展的歷史新時期,套用化學學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據國家教育部的統計,全國高校中,套用化學專業畢業生人數占化學類畢業生總數的比例近50%,並將繼續保持這種迅猛的增長勢頭。

我院套用化學專業創建於1983年,2008年批准為重慶市特色專業,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該專業師資隊伍的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治學嚴謹、團結協作精神強。該專業致力於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套用化學專業及相關專業人才,注重基礎理論與套用研究,堅持“科研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原則,積極地開展產、學、研結合,完成了系列較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具備化學與材料科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生產技術的基本訓練,具備技術開發、生產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化學、化工、材料、製藥、輕工、食品、環保、冶金、能源、質檢、表面處理等領域從事研究、開發、生產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為適應社會多方面的需求,拓寬學生專業知識面,招生時按“套用化學”一個專業招生,學生入學後執行學分制教學計畫。本專業學生經過公共基礎及學科基礎課學習後,根據專業特長及興趣愛好,在大學二年級實施中期分流培養模式,由學生自行選擇具體專業方向。

主要專業課程: 工程製圖、工程力學、 物理化學、結構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及物理、生物化學、精細合成化學、計算機套用與CAD、化工設計與經濟、環境保護概論和高聚物合成工藝、聚合物成型加工工藝、材料分析測試技術、無機非金屬材料、複合與功能材料、表面處理等。

主要就業部門:該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可以廣泛地工作於工農業生產活動中,而且完全可以勝任當前熱門的科技領域,如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環境保護科學、生命科學等研究工作。套用化學專業畢業生 可在商檢、外貿、公安、消防、衛生、輕工、儀器、環保、醫藥、化工、冶金等企事業、行政部門從事現代實驗室的管理、維護工作,進行化學分析、儀器分析、套用研究、產品開發、材料研究與開發、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等工作。

環境工程

專業簡介:環境工程學是一門多學科相互交叉滲透的新興綜合性、邊緣性學科,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的理論、技術原理和工程措施。當前,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國策,未來數十年內是我國環境保護事業大發展的黃金時期。

我院環境工程專業是我校首批重點學科之一,具有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該學科致力於為社會培養合格的環境工程專業及相關專業人才,注重基礎理論與套用研究,堅持“科研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原則,積極地開展產、學、研結合,完成了系列較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具備環境工程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受到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治理、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環境科學技術、給排水工程、污染物治理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高校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研究與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複合型環境工程技術人才。

為適應社會多方面的需求,拓寬學生專業知識面,招生時按“環境工程”一個專業招生,學生入學後執行學分制教學計畫。本專業學生經過公共基礎及學科基礎課學習後,根據專業特長及興趣愛好,在大學二年級實施中期分流培養模式,由學生自行選擇具體專業方向。本專業設有污染治理方向和環境規劃與管理方向。

主要專業課程: 工程製圖、工程力學、測量學、流體力學、無機及分析化學、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環境工程原理、生物化學、環境工程CAD、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檢測與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環境管理等。

污染治理方向課程: 給排水工程、噪聲污染治理工程、管網與泵站設計、環境系統工程、環保設備、環境工程技術經濟與造價管理、環境工程設計、土木工程等。

環境規劃與管理方向課程: 環境經濟學、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資源信息系統、自然災害風險評價、生態安全與恢復、區域環境規劃原理、生態學等。

主要就業部門: 環境工程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各級政府環保部門、規劃部門、建設管理部門、設計研究院所、環境工程公司、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從事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環境工程設計、環保產品開發以及教學和環境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本專業畢業生還可報考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管理、城市環境與生態工程等專業研究生。

食品科學與工程

專業簡介:食品科學與工程是一門以化學、生物學、化學工程學為基礎,研究現代食品加工基本理論和套用技術的交叉學科。我國的傳統食品加工技術方面在國際上具有較高地位,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國民對於生活品質改善的願望日益強烈,國際競爭空前激烈,對於食品開發與生產中套用現代加工技術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同時,通過現代加工理論與技術的融入,傳統的食品加工技術概念已大為擴展,因而本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結構可廣泛適應以各種生物材料為原料的加工企業及相關行政、事業、科研、流通等部門。隨著我國食品工業快速發展,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將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我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創建於1997年,具有工學學士學位授予權。該專業致力於為社會培養合格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及相關專業人才,注重基礎理論與套用研究,堅持“科研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原則,積極地開展產、學、研結合,完成了系列較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化學、生物學和現代食品工程學的理論基礎,受到食品科學和工程相關實驗技能、工程設計、生產實踐和流通實踐方面的基本訓練,能在農產品深加工、食品製造、生物產品加工、軍事後勤保障、製藥、食品衛生檢驗、食品質量監督、食品國際國內流通領域的企業或部門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技術創新、科學研究、市場銷售和項目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 無機與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機械與設備、食品技術原理、食品分析檢驗、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食品保鮮原理與技術、食品物流學、食品生物技術等。

主要就業部門:畢業生可在海關、商檢、標準計量、衛生防疫、環境保護、智慧財產權、產品檢驗等有關食品分析,檢測與質量管理部門;各類食品加工與製造、食品原料與配料,食品物流與行銷等企業為對象的經濟管理,公共衛生,技術監督,商品檢驗和貿易等部門工作。

化學工程與工藝

專業簡介: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研究過程技術的基本規律,並運用這些規律建立和解決與研究、設計和生產等有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工程技術專業,是現代科學技術中發展最迅速、套用最廣泛的專業之一。本專業主要研究化工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的開發、設計與放大以及原料的合理充分和深度加工等,它包括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催化科學與工程、精細化工等方向。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工程學與化學工藝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化學與化工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套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對現有企業的生產過程進行模擬最佳化、革新改造,對新過程進行開發設計和對新產品進行研製的基本能力。近年來,化工和材料在理論、實踐兩方面不斷革新與發展,特別是計算機和現代儀器的運用,使其不斷開拓出新的領域。化學工程與工藝是現代科學技術中發展最迅速、套用最廣泛的學科之一。

我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創建於1989年,2010年批准為重慶市特色專業,具有工學學士學位授予權。該專業師資隊伍的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該專業致力於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及相關專業人才,注重基礎理論與套用研究,堅持“科研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原則,積極地開展產、學、研結合,完成了系列較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具備化學工程與工藝和製藥工程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受到化學與化工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套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對現有企業的生產過程進行模擬最佳化、革新改造,對新工藝進行開發設計和對新產品進行研製的基本能力,能在化工、製藥、精細化學品、塗料、輕工、食品、煉油、能源、冶金、材料、環保和軍工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為適應社會多方面的需求,拓寬學生專業知識面,招生時按“化學工程與工藝”一個專業招生,學生入學後執行學分制教學計畫。本專業學生經過公共基礎及學科基礎課學習後,根據專業特長及興趣愛好,在大學二年級實施中期分流培養模式,由學生自行選擇具體專業方向。

主要專業課程: 物理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化工原理、傳遞過程、化工熱力學、反應工程、工業催化、化工系統工程、專業實驗、化工設計與CAD、工程概算與經濟分析、科技與專業英語、文獻檢索與利用。

主要就業部門:專業畢業生既能在高校和科研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又能在化工、煉油、冶金、能源、輕工、醫藥、環保和軍工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

碩士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學位)

專業代碼、專業名稱及研究方向介紹

本專業碩士點設在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專業代碼085229)

本專業碩士點現有水污染控制技術與工程、大氣污染控制技術與工程、生態技術與工程、環境監測與國土工程、環保設備與材料、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6個研究方向。

本專業培養目標及開設的主要課程介紹

本專業主要培養掌握堅實的學科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對環境工程技術的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應有較全面的了解。能夠運用先進的技術方法和現代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熟練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工具和實驗方法,具有獨立從事工程技術研究、改造、開發、設計與工程管理的能力。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流體力學、高等環境化學、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境科學技術前沿、生態工程學、環境催化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過濾與分離工程、環境工程材料、環保裝備等。

環境科學

專業代碼、專業名稱及研究方向介紹

本專業碩士點設在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專業代碼083001)

本專業碩士點現有環境化學、環境監測與分析、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生物技術、環境遙感與信息系統5個研究方向。

本專業培養目標及開設的主要課程介紹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紮實的環境科學理論基礎,掌握環境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從事環境及相關科學研究工作,以及具備獨立解決生產中環境問題的能力,比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閱讀、寫作和交流的能力,成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環境生物技術、高等環境化學、環境生態學理論與方法、環境地理學理論與方法、污染控制技術、現代環境分析理論與方法、現代環境監測技術、環境科學前沿、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環境催化、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環境經濟學、環境規劃與評價等課程。

環境工程

專業代碼、專業名稱及研究方向介紹

本專業碩士點設在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專業代碼083002)

本專業碩士點現有環保關鍵技術與設備、水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大氣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環境催化技術等5個研究方向。

本專業培養目標及開設的主要課程介紹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紮實的環境工程領域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解決環境工程領域實際問題的先進技術與方法,具有創新意識,能獨立進行環境工程技術研發、工程設計、運行和管理的高層次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流體力學、高等環境化學、水污染控制新技術、大氣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環境科學技術前沿、生態工程學、環境催化、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過濾與分離、工業廢油處理與設備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