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重修盤門雙忠祠記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彭紹升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余觀建炎(1)之事,宋之不亡者幸耳。方金兵破揚州,於時高宗駐平江(2)去敵尚遠,平江固可守也。蹙蹙焉去之臨安,而越(3),而明(4),不暇一夕息。己而敵破建康,道廣德,趙臨安,由越入明,縱掠海上而歸。使其時平江諸將帥,以勁旅遏其沖,俾只輪不反(5)無難者,奈何兵不戰而潰,城不攻而下,坐使五十萬人,並命於鋒刃而莫之救。相傳金兵自盤門(6)入。有二士者,拒戰於門外,一死於陣,一死於水,而盤門破矣。嗚呼,彼守城者,或則侍郎,或則宣扶使,非不顯且要也,委而去之,若棄唾涕,而獨遺二士者,以殉國之烈,此不可為發憤而深痛者哉。 然自二士之死,里人神而祀之,迄今六百餘年,而靈爽益著。二士俱汴(7)人,從高宗南渡守平江。其一劉姓鼐名,蓋死於陣者也;其一張姓鰲名,蓋死於水者也。祠有明永樂(8)中俞禎碑,以鼐為順國明王,職天壇傳奏司;以鰲為順濟龍王,職盤溪守御司。其封爵莫知何昉(9),要其來也則遠矣。近者祠久不修,里人醵金(10)千兩,新其宇。既成,屬予記。祠在盤門外靈岩鄉,俗名雙土地祠。余更之曰雙忠。夫其忠也,乃其所以自神也。遂書而記之。
作品注釋
(1)建炎:宋高宗年號(1127—1130)。
(2)平江:今江蘇蘇州。
(3)越:越州,治今浙江紹興。
(4)明:明州,治今浙江寧波。
(5)只輪不反:《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晉人與姜戎要之(秦師)殽而擊之,匹馬只輪無反者。”意為全軍覆沒。
(6)盤門:平江城南門。
(7)汴:今河南開封。
(8)永樂:明成祖年號(1403—1424)。
(9)昉:曙光初見,引申為開始。
(10)醵(jù據)金:湊錢。
作品賞析
此文記敘新修的盤門雙忠祠的來由。從宋代建炎年間(1127—1130)慘痛的史實寫起: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入浙。宋高宗由臨安逃向越州,又從越州逃往明州。這一年十二月,金朝兀朮攻入臨安,高宗航海南逃,金兵追至海上,搶掠一空。此一段敘寫中,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藝術心理呈“二律背反”狀態。作者動其真情,用泣血之筆為平江五十五萬刀下鬼喊屈呼冤,流露了深重的歷史悲感與哀傷意緒;但同時又不乏冷靜的歷史思考。在他看來,國君既逃,將帥不戰,實際上是縱敵深入;因而,金人的攻城奪地及平江失守,也在事理髮展必然之中。悲鬱的情感與正視客觀的理性交織一起。此其一。其二,“宋之不亡幸耳”一語,表現出作者對宋朝失利持頹勢難挽、無可奈何的心態,在作者看來,依局勢而論,宋朝在這次金兵南侵中,能暫不亡,苟延殘喘,已值得慶幸滿足。但另一方面,他又不甘心這一段恥辱。“使其時”一句,說明他認為平江失守乃人為;若守城諸將率勁抗擊,誰勝誰負,尚難妄定,或者至少,不會出現兵不占而潰、城不攻而下的慘局。再者,作者敘述平江淪陷、黎民傷生的歷史事實,情感凝重,節奏沉穩;但在勾勒高宗逃竄“道廣德”、“趨臨安”,由越州入明州的狼狽相時,則筆調輕倩,含諷尖銳,夾以譏嘲、鄙夷、蔑棄的喜劇意識。這些情感內容、歷史認識及陳述方式幾方面的“自悖”現象,從藝術接受的角度來說,無害於欣賞,而恰恰可以多角度地啟發人思索,造成豐富的感知效果。
與“余觀”二字相對,第二段用“相傳”領起。前者載入冊籍,其事典且重;後者流播民間,其事諧且微。待敘完金兵破盤門,有二士拒戰一段故事後,作者才說明他在求“反效應”:躋身青史的君臣將帥並非千秋美名,而不見經傳的盤門小卒倒真的流芳人間了。事微者,有泰山之重;事重者,唯醜聞而已。第二段中,國難之悲也由君臣偷生、五十萬人莫救的廣漠之哀過渡到盤門二士戰死的深切之痛,其悲是具體化、多側面化了。一是悲中有憤。作者用侍郎或宣撫使棄城而去影射金兵破平江時宣撫使周望避走太湖,守將湯東野攜家潛逃,統制郭仲威不戰自退的歷史事實,指斥這些人職位顯要,領享高官厚祿,國難當頭卻鼠竄逃匿,全無凜然正氣。二是二士拒敵體現了勇猛剛烈的英雄本色和捐驅獻身的無畏氣概。一死於陣,一死於水,不是簡單的兩條性命的結束,而是升騰起了殉國英魂,給“悲”塗上“壯”的色彩。三是對二士之死的痛惜本身已包含對其名節價值的肯定、推崇與褒揚。和上文對君及將帥的鄙夷相對,一種“敬奉”景仰的審美心理和稱美頌譽的藝術情感已潛藏若虛地溶注在字裡行間。
中國民間愛造神。其思維方式是藝術化的,不脫離生活依據的。它常以現實中有功德的人或特異的事為基礎,賦予神異性。盤門二士在守城官驚恐逃命情況下,操兵拒敵,以身報國,事例奇雄而壯美,括而言之,是民間造神思維的好題材。於是,第二段中作為潛在因素的敬奉疏理到第三段中放大為“神而祀之”的民間信仰與宗教審美意識,二士脫離“人傑”的範疇,進化到“鬼雄”,以至神靈氣界域,由人謳歌讚頌的對象轉變為被崇拜的對象與護佑人的神詆。另外,民間造神者稱其中一位為劉鼐,死於水者叫張鰲。鼐是大鼎,與祭壇、香火升騰有關,故劉鼐神化為天壇傳奏司;鰲是海中巨魚,張鰲又葬身水中,故神化為順濟龍王,並司職盤溪。這種因其名姓或具體死因而封予爵號神格,究始何時,已難確考;作者說明永樂年間(1403—1424)俞禎碑中就有記載,說明民間對二士的神仰祀奉意識有綿遠的歷程。篇末,作者才交待受人之託為新修祠作記撰文,並從他的認識出發,改原雙土地祠為雙忠祠。這一改顯露了一個分歧:民間信仰的二士之神是土地神,帶有地域保護神的性質;作者心中的二士之神則是盡忠報國的張巡式典範,帶有對君王效忠的色彩,這就是作為封建文人觀念上的歷史局限了。全文於時間由遠而近,於空間由江南諸州到平江小祠,於人由君而將而卒而民,委婉道來,漸次收緊,這一手法也很有借鑑價值。
作者簡介
彭紹升(1740—1796),清代學者。字允初,別號尺木居士,又號知歸子。江蘇長洲(今吳縣)人。乾隆年間(1736—1796)進士。家居不仕。初治程朱理學,後來轉向禪學。論學均以見性為宗。用禪學精神解釋儒學,試圖調和儒、佛兩家思想。著有《二林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