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為四品:(1)〈自義比量品〉,又譯〈為自比量品〉。(2)〈成量品〉,又譯〈成立量士夫品〉。(3)〈現量品〉。(4)〈他義比量品〉,又譯〈為他比量品〉。
此書在古代未曾漢譯。1980年法尊法師首次依藏文本譯成漢語,並依僧成之大疏,編譯成《釋量論略解》。大陸有單行本,台灣有《大藏經補編》(第九冊)之繁體字本。此外,在現代學術界,有不少人研究此書,並有日文、德文本問世。梵文原典也已公開刊行。
相關詞條
-
釋量論新注(上下冊)(藏文)
內容介紹《釋量論新注(套裝上下冊)(藏文)》為藏文版,包括了《釋量論新注(上冊)》和《釋量論新注(下冊)》,內容豐富,方便查閱。
內容介紹 -
《釋量論新注》
《釋量論新注》是由朗仁·阿旺平措撰寫,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內容簡介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Yogācāra-bhūmi-ā stra),系印度佛教論書。又稱《瑜伽論》、《十七地論》,為印度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及中國法相宗的...
淵源 其他信息 譯本 結構組成 內容 -
因明論
因明,是古印度的邏輯學。它與聲明(語言文字學)、工巧明(工藝歷算學)、醫方明(醫學)、內明(各學派自己的學說,對佛教來說則指佛學)合稱“五明”,為古印度...
詞語信息 引證解釋 -
五部大論
五部大論,為五部在印度所造的大乘佛教的論典,所指的有二者,一為註解唯識經典的彌勒五論,另一是藏傳佛教佛學院僧人必讀的的五部大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
戒律 俱舍 因明 中觀 般若 -
法華五百問論校釋(上下)
"內容介紹唐湛然為天台宗九祖
內容介紹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 -
六經十一論
1。 1。 1。
-
雜阿毗曇心論
雜阿毗曇心論簡稱《雜心論》,十一卷,尊者法救造。劉宋時代天竺三藏僧伽跋摩於元嘉十二年(435)譯出,由寶雲傳語,慧觀筆受。在此譯之前,已經譯過兩次︰一是...
簡介 各品的主要內容如次︰ 發展歷 《雜阿毗曇心》解釋 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