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赴上海就學。抗日戰爭爆發後從上海來到廈門,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活動,歷任“廈門青年戰時服務團”幹事、漳州南鄉工作隊隊長,1938年6月由於開展抗日救亡活動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在社會各界的聲援和壓力下獲釋。不久調任中共泉州中心縣委委員、代理書記等,組織和領導泉州地區的抗日救亡運動,恢復泉州地區黨組織,組建人民抗日武裝,開展抗日反頑鬥爭,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1939年冬奉命赴閩北參加中共閩浙贛省委武夷幹校學習。1940年春因“托派”嫌疑蒙冤罹難。1987年2月,中共泉州市委予以平反,恢復政治名譽。
人物事跡
1912年2月17日出生於閩西北山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本鄉國小讀書時,勤奮好學,進取心很強,學習成績優良,後考取杉陽初級中學。1930年國中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福州烏石山師範學校。1933年師範畢業後,被福建省政府教育廳分配到邵武省立國小任校長。正值土地革命戰爭在閩西、閩北迅速發展的時候,他秘密學習馬列主義著作,接受革命理論的哺育,經黨組織的教育考察後,被吸收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他積極從事黨組織分配的各項工作。他任校長還不滿一學期,因被國民黨軍新編第四旅的周志群下令緝捕,而迅速離開邵武。後來,經黨組織安排,通過德國籍天主教神父溫嵩德的關係,進入上海大夏大學學習。
1936年下半年,鄧貢直受上海救國會委派到了廈門,在廈門中華學校任教。他積極參加《抗敵導報》的編輯工作,並在副刊發表《怎樣做一個統一戰線的實踐者》和《救亡的統一組織和工作》等文章。
在中共廈門工委的領導下,廈門市抗日救亡團體紛紛成立,除抗敵後援會以外,文化界、教育界、婦女界等愛國志士、知識青年,踴躍地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中去。這時廈門中華學校教師林松齡、鄧貢直等積極組織學校師生,參加文化界抗敵後援會,他們組織學生走上街頭,深入廈港一帶,高唱抗日歌曲,利用一切機會,開展抗日宣傳,激發廣大師生的抗日熱忱。他們還衝破國民黨廈門當局的阻撓,率領師生走出校門,深入到工人、店員中去,把抗日救亡宣傳工作,搞得轟轟烈烈,有聲有色。
1938年5月10日,日本侵略軍在廈門禾山登入。11日晚,在廈門青年戰時服務團成立大會上,他被選為幹事會成員。接著,被派任漳州南鄉工作隊隊長。到南鄉的第一天晚上,工作隊在演出之前,副隊長吳秋霖非常激動,振臂高呼抗日口號,同時提到減租減息、整治污吏問題,鄧貢直和吳秋霖當場被國民黨逮捕,送漳州關押。在關押期間,他們毫無畏懼,表現了共產黨人的英勇氣概。後經黨組織和“廈青團”領導多方交涉,才獲釋放。
1938年8月,為了提高“廈青團”成員的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廈青團”舉辦短期訓練班,由洪學禮主講《中國怎樣降到半殖民地》,張兆漢主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鄧貢直負責主講《批評與自我批評》。
為了爭取抗日救亡的民主權利和“廈青團”的“合法”地位,9月,“廈青團”再一次派副團長謝億仁和幹事鄧貢直赴榕,爭取國民黨領導的福建省抗敵後援會支持“廈青團”的抗日宣傳活動。
受命赴榕的謝億仁、鄧貢直兩人在途中接到張兆漢的通知,獲悉“廈青團”幾十位團員被押往沙縣的情況,他們就停留在泉州,由中共泉州中心縣委分配在泉州一帶的中國小任教,繼續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工作。
1939年2月,“廈青團”第一至第八工作隊成員在沙縣被強迫分配各地,以後,許多團員陸續設法轉到泉州、晉江等地參加當地人民的抗日救亡運動。這時,鄧貢直在南安嶺兜的養正中學任教,擔任中共泉州中心縣委委員,以後並任代理書記。他注重在抗日活動中培養發展黨員、壯大黨的隊伍。同時,他還組織“晉江學生抗敵服務團”,號召全體學生加強團結,努力學習,萬眾一心,築成抗日救亡堡壘。鄧貢直還發起“泉州抗日歌詠大巡行”並親自填詞譜曲。泉州抗日歌詠大巡行,活躍在泉州、晉江、南安一帶城鄉,進一步喚起廣大民眾的覺醒。
1940年初,鄧貢直奉命赴閩北,參加省委第二期讀書班學習。他和蘇華等編在一個學習組,主要是學習政治理論,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鄧貢直發言很積極,理論講得很好。有一天,鄧貢直手裡拿著一條紅色金線毯找到陳冰,對陳冰說:“我要到新四軍去,可能不會很快回來的,高倩妙已懷孕了,請你幫助照顧她。”不久,讀書班開展審乾工作,發動所謂“肅清托派”的鬥爭,鄧貢直被中共福建省委錯定為“托派”,和黃爾義、楊長庚等被就地處決。以後其愛人高倩妙也受株連在莆田遇害,沉冤40餘載。1987年2月,中共泉州市委為鄧貢直平反昭雪,恢復政治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