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鐵山

鄒城鐵山

鄒城鐵山,位於山東省鄒城西北二里鐵山公園內,上面有鐵山摩崖刻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簡介

鐵山摩崖刻經,位於山東省鄒城西北二里鐵山公園內,俗稱南崗,通高80米,刻石高66.1米,寬16.4米,總面積為1085平方米。陽面刻有《大集經·穿菩提品》和《石頌》大象元年(579)。隸楷書,刻經17行,行6至61字不等,全文930字,尚能辨識者777字,字徑40至60厘米不等。

《石頌》位於經文右側,有經主“匡哲”題名。“石頌”二字為篆書,字徑九五×七五厘米,頌文十二行,行四十三至五十二字不等,字徑二十二厘米,原刻六一四字,今存四九二字。下部為題名,原刻六十五字,今存四十五字。題名有:“任城郡功曹周,平陽縣功曹大都維那,趙郡李巨敖,寧朔將軍大都督任城郡守經主孫洽,東嶺僧安道壹署經(見圖二),齊搜揚好人平越將軍周,任城郡主簿大都維那閭長篙”。以上除官方人士參助外,書經人即是安道壹。1988年鐵山刻經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刻石根據字型大小、內容和位置,可分為3類:

1、佛經刻字,在刻面右部,系石刻主要部分。共刻《大集經》文17行,行50~60字,原刻946字,因部分風化剝落,現存699字,字徑長40~50厘米,寬40~60厘米。書體以隸書為主,間用篆勢,雜以行草,用筆方圓兼施,以圓為主。經文上方有陰線刻巨龍、祥雲、佛光圖案,其下刻龜背紋圖案,若隱若現。

2、《石頌》刻字,在刻石左部。上端刻“石頌”兩個大字,字寬70~95厘米,高80厘米,系頌文標目。下端刻頌文小字,共12行,行52~55字,計600餘字。第四行有“皇周大象元年歲大淵獻八月庚申朔十七日丙子”記時文字。頌文記述刻經主持者為“有信弟子匡喆及弟顯□”,系西漢丞相匡衡之後。經文書寫者為“大沙門安法師者,道鑒不二”,即安道壹。頌文還特別讚美刻經的書法,“清跨羲誕,妙越英繇;如龍蟠霧,似鳳騰霄”。

3、題名刻石,原為3處,現僅存1處,在佛經石下方,共6行,行3~5字,字寬23~28厘米。中有“寧朔將軍大都督任城郡守經主孫洽”、“東嶺僧安道壹署經”等題名。

鐵山摩崖刻石,明代雖已見著錄,但未引起世人重視。清乾隆末年,金石學家黃易官濟寧運河同知時前往尋訪。之後,著錄漸多,遂著名於世。黃易還發現了崗山、葛山、尖山(已損壞殆盡)摩崖刻經,統稱“鄒城四山摩崖”。

為加強對鐵山摩崖刻石的保護,1973~1975年在刻石周圍設立防護牆、防水設施,並有專人看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