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圖書館

鄆城圖書館--現屬於鄆城人民政府,於1949年12月成立,此館現在崗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5人,其中研究館員1人,副研究館員4人。

基本信息

鄆城縣的公共圖書館事業可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鄆城縣公共圖書館”,當時有工作人員3人,館長鄭全人。1931年併入“鄆城縣民眾教育館”,館長葛靄庭,其組織機構為1個圖書科,圖書5000餘冊,負責圖書的流通工作10個閱報所分設在全縣各區,1個體育科,有部分體育器械,負責全縣體育活動。其間由於戰火紛亂,幾度中止。
1949年12月,鄆城縣文化館成立,設立圖書股,隸屬文化館。1978年由省文化廳、鄆城縣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鄆城縣圖書館,工作人員3人。歷任館長有:王彩銀、張愛玲、楊泳濤。
自1994年來,我館連續3屆獲國家“二級圖書館”稱號;被省人事廳、文化廳命名為“先進圖書館”、“基層民眾文化工作先進集體”、;2次被省文化廳評為“先進圖書館”、多次被評為“圖書館宣傳周活動先進單位”,是"菏澤市民眾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多次被市縣文化局評為“先進圖書館”。在文化共享建設中是山東省先進單位。
現鄆城縣圖書館主要分為傳統業務服務部、數位技術服務部、網路技術服務部和數字加工部四部分組成。對外服務視窗有:第一外借室、第二外借室、普通閱覽室、少兒閱覽室、參考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視聽室、多功能廳、流動服務隊,10個館外圖書流動站。
我館現有印刷型文獻12萬冊,非紙質文獻3萬餘冊,數字文獻50萬冊,書架總長度1586米,閱覽座位178個。現有持證讀者3510人,多年來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讀者服務活動,堅持各服務視窗每周56小時工作,免費為廣大讀者服務。
我館現在崗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5人,其中研究館員1人,副研究館員4人。20年來,我館同志共在省以上報刊、出版單位公開發表論文110餘篇,並有37篇獲獎。5位同志的13篇論文分獲“中國圖書館學會”歷屆學術研討會的二等獎、三等獎、優秀論文獎;6篇獲“山東省圖書館學會學術研討會”二等獎、三等獎、優秀論文獎;6位同志的9篇論文獲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科協的“優秀學術成果”獎。楊泳濤同志在12部公開出版發行的圖書中擔任主編、副主編,張鳳英同志創作出版了«童話故事集»等2部,錢玉萍同志在2部論文集中擔任副主編職務。另外我館人員在我市舉辦的4次業務競賽中都取得好成績,其中2次獲團體第一名,在山東省第四屆業務競賽活動中,鄆城縣館代表菏澤市在與其他市館對抗的情況下,進入前八名.
2002年底我館建起區域網路,套用ILAS多用戶管理軟體,實現了辦公自動化,走在全省縣級館的前列,受到省評估組專家的好評。2004年我館啟動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並開展了把先進文化送到了軍營、農村、學校的活動。2007年10月縣級支中心建設將全部完工,現已改造的區域網路,為主幹1000M,終端100M,全館共設計信息節點200個,城域網為100M光纖,有固定IP4個,國際域名3個。
目前電子閱覽室(可供60名讀者同時上網使用)、多媒體室(可容納100名讀者觀看數字電影,舉辦小型講座等)、多功能廳可容納200名讀者進行各種讀者活動,對廣大讀者開放。中心機房現有主伺服器、備用伺服器、業務伺服器、衛生接收伺服器、視頻點播伺服器等8台,周邊設備齊全,磁碟空間10TB。流動服務隊可舉辦廣場數字電影放映,其音響設備可舉辦供5000人參加的大型廣場活動。數字加工部分可進行音頻加工(錄音、加工MID)、攝影攝像和非線編輯以及普通文本的數位化轉換和文獻分類編目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