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介紹
鄂王城城址依崗毗地形而建,呈南高北低狀。城內地平面高出附近地面5—10米,城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其東西長約500米,西北寬約400米,城垣總長為1530米,占地面積約11萬平方米,現存城垣基腳寬約20米,頂寬約10米。殘存最高處4.5米左右,城垣為土築,系紅褐土夾黃斑土夯築而成。遺址四面城垣除南垣西段向外突出外,均較直。西北、東北、東南城垣拐角處均為高台。城垣東城門有大小兩座,大東門寬約15米,小東門寬約4米,城垣外有護城河環繞,以南垣外和西垣外最為明顯,並與高河港相連,城址南部高台地遺存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築材料遺物。還先後出土了楚國的金幣“陳爰”,嵌金烏紋戈及石斧和大量生活陶器皿等。鄂王城的文物遺存還有以下特點:最下層為陶器,中層為銅器,上層為鐵器。 據《史記、楚世家》記載“周夷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揚粵,至於鄂周夷王八年,即公元前877年,楚國國君熊渠封其中子紅為鄂王,鄂王之都城為鄂,即今天的鄂王城遺址。楚王熊渠及長子先後去世,中子紅繼承王位為楚王,都城仍立在鄂。其後至少有六世十多位楚王在鄂建都,直到楚試王熊通時止。楚試王熊通五十一年(公元前689年)卒,子熊貲立,是楚文王。楚文王初立這年便將都城由鄂遷到了郢(今湖北宜城之楚皇城,一說為今江陵之紀南城)。鄂便成了楚之別都和封邑。楚康王(公元前559年到公元前544年在位)時曾封康王之兄弟子晰於鄂,世稱鄂君子晰。在楚國長達八百餘年的歷史中,除去楚國在鄂王城建都的那段歷史時期外,將鄂王城作為楚國別都,封邑和鄂縣縣邑的時間也有數百年之久。
其他古蹟遺址
鄂王城遺址除都城遺址外,還有一大批文化古蹟遺址。如鄂王城神廟,瓦脊街、王馬山、烽火台、古官窯,內城牆,石獸林、啟節碑,滄浪亭、屈子閣、聰慧泉、龍潭湖等遺址,此外有一大批民間傳說遺址,如金雞山、金雞壠、木魚墩、越女織布機等。從自然環境看,這裡景物別致,青山常綠,綠水長流。城南面丘陵地帶,城勢廣闊,杉樹成林,一片蔥鬱。城下的高河港由南向北,川流不息,泛舟其上,可直達梁子湖。河東面是沃野良田,這裡一年四季或黃花遍野,或麥浪滔天,或荷花似蓋,或棉花似雪,即是一曲美妙的交響樂,既是一幅人間仙境的美麗圖畫。
歷史遺產
鄂王城遺址地處大金省道之主幹線上,離京廣線的賀勝橋站只有15公里路遠,城址西距武漢90公里,南距鹹寧不足50公里,北距鄂州也不上50公里,距黃石僅45公里,東距大冶40公里,交通極為便利,區位優越。可以說開發鄂王城遺址具有很大的考古和旅遊價值。 鄂王城遺址位於湖北省大冶市西南高河鄉胡彥貴村,為東周時期遺址,距今約2700年。城垣面積約11萬m2左右 ,城外有護城河,城內南部有夯土台基。發現橢圓形窯址、金器、銅器、鐵器、建築用瓦、成群的封土墓。墓向為南北向,內有填白膏泥、木炭、卵石的現象。
文化災害
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大冶鄂王城遺址遭到嚴重破壞。大冶博物館館長姜勝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呼籲,應儘快採取措施保護這處我省重點文物遺址。一位對該遺址頗有研
究的人士對記者說,按文物保護法規定,遺址內不應該私自建房住人,可居住在這一帶的胡彥貴村村民沒經過任何部門批准卻在此亂建亂挖。近年來,這裡新建住房30多幢,住戶達到90多戶。村民修路,將遺址城門小東門擴大了許多。三四千米長的土城牆,有1000多米被建成水渠。村民亂挖取土,已看不見護城河的原貌。村民在遺址上建了兩個魚池、挖了多處菜地。據介紹,鄂王城遺址是3000多年前東周時期留下來的,具有鮮明的楚文化風格,在全省乃至全國史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鄂王城遺址坐落在鄂王城村胡彥貴灣,面積約112500平方米,是鄂東南地區發現較早的東周歷史文化古城址,2001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者在現場看到,距離該遺址小東門50米左右的1畝多田地被平整,已築基建房。北邊遺址內的3畝多土地也被平整。村民們介紹說,這兩處地方均是村委會請人平整的。村委會先準備在北邊遺址內興建辦公樓,被制止後,又到小東門外那塊地方興建辦公樓。
鄂王城村委會主任胡繼猛說,村委會的辦公點目前在上鄒灣一個老知青點內,房屋破舊得快要垮了。在上級的支持下,該村決定新建村委會辦公樓。今年11月上旬,新辦公樓在北邊遺址內破土動工,後被金牛鎮政府予以制止。該村另行選址在小東門外,11月29日破土動工後,又有民眾向上反映。12月6日,大冶市文體局負責人趕到現場察看後,下達了停工通知書。該村目前已停止施工。
鄂王城外城長500多米、寬400餘米,城牆均有黏土夯築而成。原省文物局局長鬍美洲回憶,他上世紀70年代到鄂王城調查文物時,“尚見古城垣高出地面8米左右,保存較為完整……城址內暴露的陶片俯拾皆是,大多為東周時期……古城周圍還發現了一批重要的遺址和遺物……”令陳國安憾嘆的是,1976年城西北建九龍水庫、城內建泵站,不僅挖牆取土毀壞城垣,遷入城內的水庫移民30多年來成倍增長,目前已有80多戶,所建房近70棟民居中有50棟樓房,建房時掘地三尺對城址造成的破壞更是難以估計。
古城垣依崗地而築,南高北低,高出附近地面5-10米,面積11萬平方米。城垣保存尚好,發現缺口七處,其中兩處可能為城門遺蹟。
陳國安介紹,國家文物局曾將鄂王城列為“十一五”搶救性保護的陽光工程項目,金牛鎮為經費所困連搶救保護計畫都沒有制定,錯過了立項機會。近年來,大冶市並未忽視鄂王城這塊文化寶庫,曾在鄂王城召開數次現場會動議遷走城內居民,卻宥於現實困難至今沒有下文。
承載楚文化古老歷史片段和文明印跡的鄂王城城址如何才能免遭進一步破壞?陳國安疾呼,儘快成立專門機構首先看護好這座寶庫。
鄂王城址保護
鄂王城城址保護範圍內亂建房屋現象嚴重,對文物安全構成威脅。大冶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組織專班,認真調查研究,儘快制定鄂王城城址的保護規劃,有計畫地限期將城址內民房遷出保護範圍。要制定保護管理制度和措施,組織專人負責日常管理,防止盜掘現象的發生,
確保文物安全。鄂王城城址的保護與管理工作由大冶市政府負責。
一、加強領導,落實專班,建立重點文物保護工作責任制
我市境內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龍港革命舊址群和鄂王城城址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文化價值,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保護管理好全國重點文物的重要性和緊迫感,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義不容辭地做好重點文物保護工作。市人民政府已成立市文物管理工作委員會,組建了市文物局,加強了對文物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力量。大冶市、陽新縣也要相應成立領導機構和工作專班,落實轄區內文物特別是重點文物的保護措施。要逐級簽訂文物保護工作目標責任書,建立責任明確、逐級負責、層層落實的重點文物保護工作責任制。對損毀文物的事件和行為,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二、齊抓共管,認真做好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的保護與開發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周邊仍存在亂采濫挖和採礦爆破強度大、頻率高等現象,對遺址保護帶來了諸多隱患。市文物部門要協商市計畫、國土、規劃建設、旅遊等部門抓緊制定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督促市博物館按遺址保護範圍樹立保護界碑,積極做好遺址內設施改造和環境整治工作,加強對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監理等各個環節的管理,不斷改善接待條件。在遺址改造、維修、整治過程中,大冶市要給予積極配合和支持。市國土資源部門要嚴格執法,與文物部門建立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對遺址周邊地區的採礦行為嚴加控管,嚴格控制採礦單位的爆破強度和頻率,嚴禁採礦面向遺址保護範圍內的地下延伸。與此同時,市文物部門要充分挖掘銅錄山古銅礦遺址歷史文化內涵,提高文物展示水平;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改造道路交通條件,抓好青銅、礦石工藝品、紀念品的系列開發,打造我市“礦冶之都”的文化品牌,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銅錄山古銅礦遺址的保護與管理工作由市文物局負責。
三、搶救第一,切實加強龍港革命舊址群的修復與利用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陽新縣政府負責龍港革命舊址群的保護與管理工作。目前,舊址群年久失修,隨意改擴建現象嚴重,消防隱患突出。本著“搶救第一”的原則,陽新縣要儘快制定保護規劃,切實加強龍港革命舊址群的修復工作,對舊址群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組織人力、物力全面整改。要成立專門保護機構,明確分管領導和相關責任人,制定具體可行的保護管理制度和措施,結合文化產業、旅遊產業、小城鎮建設發展規劃,做好革命文物保護和旅遊開發工作。 四、多渠道籌措經費,把重點文物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認真執行《文物保護法》,貫徹落實文化部等七部委局《關於進一步做好文物保護“五納入”的通知》精神,採取得力措施,多渠道籌措文物保護經費。首先,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安排專項經費用於全國重點文物的搶救性保護;第二,發揮文化、計畫、旅遊、財政等職能部門的作用和優勢,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與資金扶持;第三,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動員社會捐資,積極探索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的模式。同時,結合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市文化局、陽新縣政府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黨員幹部捐資和部門對口扶持修復龍港革命舊址群的具體方案,並迅速組織實施。
大冶市、陽新縣政府和市文物部門要根據市人大《決議》要求,認真落實本《通知》精神,按照責任分工,制定各重點文物保護工作的具體方案,市政府將定期督查並通報相關情況。
交通現狀
通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鄂王城遺址的機耕路正在鋪設混凝土。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這條道路將全線改造完工。 鄂王城遺址位於大冶市金牛鎮鄂王城村胡彥貴灣,2001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極高的考古及旅遊價值。長期以來,通往鄂王城遺址的道路是條機耕路,不僅不方便鄂王城村廣大村民出行,而且不方便遊客來訪。鄂王城村村委會及有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動工改造這條道路。
記者來到現場看到,各種施工車輛川流不息。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改造工程全長3.3公里,起於大金省道路口,止於鄂王城遺址,寬4米,全面硬化,計畫2009年春節前全線竣工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