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恩施柳州城又名舊州城、州基山,位於恩施市城區東面約10公里的椅子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施州城址”的一部分,區內有南宋開慶初到元代至元中(公元1259-1276年)的施州城遺址,有雲台觀遺址,是鄂西南覃氏家族的發祥地,古城西門坎下,矗立著聞名於世的我國目前唯一一塊記載農事的摩崖石刻—西瓜碑。
柳州城旅遊景區面積約2平方公里,南北長約4公里,東西寬約0.5公里,海拔高度為800-1006米,南部地勢較平緩,有大片農田,有水庫和池塘20多個。北部山勢陡峭,有大小山峰20多個,森林面積達1700多畝,自然風光秀麗,冬暖夏涼,是一處旅遊度假休閒勝地。
另十堰鄖西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建於明洪武初年,嘉慶七年全面復修,是目前湖北省唯一保存較完整的縣級古城,1993年衩省政府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七里鄉是恩施城東郊的一個行政鄉。相傳很早以前,有人從恩施城的下官坡起丈量路程,經洗腳溪、公媳坡、礓碴子到此坪剛好7里路長,故名。該鄉屬恩施低山區,西南低,西北和東南高,中部有一道長山樑。它是恩施東郊較高的山頭,也是七里鄉中部制高點。站立山頭,俯視四周,七里鄉全境盡收眼底:溪溝河流縱橫,山槽坪壩交錯,良田沃土,山寨民宅,組成一幅壯麗的山河圖畫。
柳州城原名椅子山,因山頂中間低平,四周較高,形如一把大圈椅而名。此山居高臨下,地勢險要,大有“一人把關,萬夫莫開”之勢。《恩施縣誌》(同治版,後同)載:“椅子山在城東十五里,宋開慶初,郡守謝昌元移州治於此,以據險要,亦名州基山,俗名舊州城,訛呼柳州城,土瓷器皿多出於此。”柳州城山體呈南北走向,南部是平地,北部是緩坡,東西兩面較陡,有一段呈懸崖峭壁,南北長4000米,東西寬800米,總面積3.2平方公里,山頂有大小山峰20餘座,其主峰海拔1001.5米。這裡山巒起伏綿延,泉水溝溪眾多,山頂建有東風水庫和椅子山水庫。山上植被茂密,華山松、馬尾松、油松、水杉、楠木等樹木鬱鬱蔥蔥。柳州城不但風景優美,而且山泉甘甜,清涼純淨,遠近聞名。地下資源也豐富。享有盛名的有陶土、耐火石、翻砂、煤、磨子石、磨刀石,先後建有耐火石材料廠、陶瓷廠、焦煤廠、採石場、打砂廠。這裡的磨子石,經民間工匠打製成石磨,曾作為民族工藝品贈送給外賓。
自七里鎮至柳州城,有長達4公里的鄉村盤山公路直達山頂,沿公路一線鑲嵌著南宋(公元1253到1276年)通天洞石刻、西瓜碑、州城遺址。驅車在公路上,漫步于山村小道,尋跡於文物古蹟之中,仿佛是穿過時間隧道,又返回到740多年前的南宋施州城。
文物古蹟分布
施州建治源於後周。前代在這一地區也曾設官建治,但僅是置於治所,在四川巫山、湖南沅陵、湖北荊州等“郡”轄下的“縣”級行政單位。自後周起,始在當地設“州”級單位,下轄“郡”、“縣”,並為後代因襲。施州的設定,使該地逐漸成為湘鄂川黔邊境地區重鎮。清《太平御覽》載:“北周建德二年,酋長向鄒四人相率內附,置施州。”“北周建德二年”即公元573年。另據《恩施縣誌》載:“東晉末,恆元子誕竄蠻中,自稱施王,築城監施水,號施王,子孫襲王,至後周保定初年(公元561年)始平之。以其地置施州,乃施王屯餘地。”“施王屯”又名蠻王寨,位於恩施城西2公里瓦店子,坐落於山間坪壩之中,東南北三面環山,西面臨施水有一出口。山如刀削,兩相傾斜,形如開然城牆。本世紀60年代以來,出土了大量瓷片、陶片和鐵器。隋唐五代各朝建治名稱更迭無常,宋設施州並創建土城,元仍其舊,明設施州衛,清設施南府,歷經1000餘年,逐漸形成了以恩施作為鄂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
南宋淳祐三年五月(公元1243年)庚子,詔施州築土城及關隘60餘所,地址即今象牙山及瑞獅岩,因山為之。南宋開慶初年(公元1259年),郡守謝昌元移州治於柳州城。《恩施縣誌》載:“謝昌元開慶元年四月乙酉知施州,自備緡錢百萬,米麥千石,築郡城有功,詔轉一官。”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遷因原址。相傳在遷州址時,有人曾將恩施城、大龍潭、柳州城的土各一升,進行稱重比較,結果恩施城的土最重,加之臨清江,故決定遷回現址。
柳州城內遺址保存較多。城內眾多。城內眾多山峰、山岩、溝槽名稱,尚有舊施州城之格局。如:北門溝、南門槽、將軍岩、玄武峰、朱雀峰。有許多山岩,當地民稱雅名。如“獅搶寶”、“龍戲珠”、“崖勒馬”、“鳳朝陽”、“鹿含花”、“雞冠岩”、“老鷹岩”等。現南面建築的城牆、飲馬池、雲台觀、寶塔,山頂的校場壩和點將台,東面的城門舊址尚可辨識。東北有縣崖絕壁自成城牆,西南人工砌成的城牆保存較多,城牆垛保存仍有。點將台有一似圓形壘砌的台基,台上有大量素麵筒瓦。校楊壩尚有鐵柱一根,相傳是當年演武廳旁的縻馬樁。城內原建有寺廟兩座。雲台觀為五進七殿,供大小佛像60餘尊,殿前有六角亭、戲樓、看台等,有柱聯“白雲瑞雪兆州地,玉竹蒼松滿舊城”。雲台觀大約在1956年左右才予拆除。今恩施市二中退休教師王壽襄老家即在柳州城天池嶺,在他孩提時代,曾跟其善大叔(廟裡和尚)去過雲台觀。去的那天,正值中秋,天晴,見有大約300餘香客坐在石桌旁看“人大戲”——《漢宮秋》。雲台觀後有一壁岩叫打兒岩,岩下有一古槽,求子的人在廟裡燒香許願後,再到廟後撿石塊拋向石槽,若打中了便認為許願靈驗,即可生子。打中幾次石塊,便認為可得几子。尼姑廟建在天池嶺(又名天竺山),為四合院式廟堂。西樓是尼姑室,東殿供佛像20餘尊,西廂是香客憩息之所。原廟旁鑼石和鼓石之間,立有清宣統年間《重修尼姑廟記》石碑一塊,廟毀後多年不見。1985年,王壽襄在一農戶牆基上尋得。碑文共300餘字,形容了天池山、柳州城等處山巒起伏錯落、山泉清純的勝景,記載了先年李氏於此修建尼姑祠樂善好施及清宣統年間當地百姓捐資重建尼姑廟經過等。尼姑廟於1948年才拆除。
在南門口城門處,有“漸入佳景”石刻4字。南門關外,摩岩題刻一處,碑文為:“宋鹹淳丙寅季冬(即公元1266年),郡守張朝寶平削險巉,拓砌此路,以便行役。”說明了當年建州城之狀況。《恩施縣誌》載:“張寶臣,鹹淳初知施州,開拓險徑,人皆便之。”張寶臣即張朝寶,寶臣一或為字,一或為號。位於州城村二台坪的西瓜碑,是以高4米、寬3.5米、厚3米的自然砂岩削麵鐫刻而成的。刻銘框高1.49米,寬1.85米。全文如下:
郡守秦將軍到此栽養萬桑諸果園開修蓮花池創立接客亭及種西瓜西瓜有四種內一種雲頭蟬兒瓜一種團西瓜一種細子兒名曰御西瓜此三種在淮南種食八十餘年矣又一種回回瓜其身長大自庚子嘉熙北游帶過種來外甜瓜梢瓜有數種鹹淳五年在此試種種出多產滿郡皆與支逸其味甚加種亦遍及鄉村谷刻石於此不可不知也其瓜於二月盡則以種須是三五次埯種恐雨不調鹹淳庚午孟春朐山秦
□伯玉謹記
地處地鄂西地區的恩施自治州,在今天來講,西瓜種植僅為小部分地區,而史志中更少見記敘。清代湘鄂川黔邊等縣撰修的地方志中均無有西瓜一名的記載,僅有民國7年(公元1918年)卷永禧所著《施州考古錄》,曾記錄了這一塊有關西瓜種植史的碑文資料。解放後,恩施州、市文博工作者對西瓜碑進行了數次調查,發現該碑刻保存完好。它不僅對鄂西南山區瓜果種植史研究有重要意義,而且是鄂西南、湖北省乃至全國都屬罕見的並且最早的、完整的西瓜碑刻,明確記載了西瓜種類、種植方法、引種路線等情況。1988年,恩施自治州博物館館長鄧輝所撰《鄂西南西瓜種植史小考》一文在《農業考古》上發表後,1990年《今日中國》將該文以日文譯介到國外;1997年,《人民日報》海外版、《法制日報》、《科技日報》、《文匯報》、《中國文物報》、《湖北日報》等數十家報刊又都相繼刊載、轉載恩施市委宣傳部全平的《恩施南宋西瓜碑》一文,再度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關注。
碑文所提秦將軍,應為1270年左右知施州。城內原建有將軍基墓。於今50年代修東風水庫時廢。據鹹豐《覃氏族譜》稱:原世居恩施椅子山,元時遷鹹豐。椅子山秦將軍墓是其族祖宗。覃與秦為同音借用。
位於距七里鎮1公里處通天洞內的石刻,與恩施州公安局汽車駕駛培訓學校和七里鄉中心國小毗鄰。通天洞系一天然石灰岩大溶洞,坐東朝西,洞體形似張開的蛤蟆口。洞門呈半圓形,高約30米,寬約40米,因洞內正中頂部有一直徑約2米的竅孔直通山頂,可見雲天,故名通天洞。《恩施縣誌》載:“通天洞在城東10里,其洞寬敞,上有石竅通天,內有田、有溺愛、有古碑。元、明時人多題詠,即木杪仙人洞。”明代詩人沈慶有詩詠:“勝日尋芳跡,山中洞府寬。碧桃千樹古,流水一溪寒。火伏丹應結,雲凝龍沿蟠。登天知有路,即此跨青鸞。”詩人劉子歷亦作詩云:“一竅中通小天,旁開門戶揖群仙。金丹合就懸鐘乳,玉粒收成廢石田。殘榻欲醒盧氏夢,斷碑猶記至元年。游來似作尋遊客,洞中桃花莫浪傳。”通天洞造型獨特,猶如人工雕鑿一般。洞底部有兩子洞,可供出入,洞左側有清泉湧出,涓涓泉水長年不乾。每當正午太陽當頂時,陽光穿過山洞竅孔,形成一束大光柱,直射洞內田中,十分壯觀。原洞內有宋代以來碑刻詩文眾多,惜已廢。今僅存記載寶祐元年(公元1253年)郡太守王次疇侍親遊覽該洞盛景的碑刻一塊。清代詩人彭人檀《題木杪仙人洞》詩亦提及此事:“木杪仙人洞,出城東七里余。宋寶祐元年,清江郡守王公次疇侍其親,挈僚佐一游,稱‘洞府窈深奇怪,不類人間世’。”現碑刻長80厘米,寬60厘米,碑文共89字:
寶祐元年歲在癸丑郡太守潼川王次疇侍親游木杪仙人洞約貳車開封趙興端郡從事重慶焦震雷清江令忠南青陽龍孫法曹橡眉山蔡昌文偕行洞府窈深奇怪不類人間世親年八十步履如飛觀者矚目莫春十有二日
在西瓜碑所處的二台坪,尚存現代文物州城養豬場遺蹟,保存有養豬用大池塘一座,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尤為珍貴的是豬場石大門保存較好,拱形門額上雕刻“農業學大寨”5字。兩旁石門柱上雕刻“以糧為綱,全面發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1975年4月8日”。石門旁刻方形石碑一塊,文為“毛主席語錄:養豬業要有一個大的發展。”
柳州城附近,還有寨溝魏晉南北朝崖墓、陽鵲壩清代黃氏墓群、活龍溪洪憲元年墓等重要文物點。根據《恩施縣誌》關於“清江縣在衛城東十里”和“馬公泉”等記載,沮江縣舊址也應在通天洞一帶。
歷史背景
南宋施州土城的創建在朝廷政治腐敗、窮途末路和面臨蒙古軍入侵,為苟安圖存不得已而採取的防禦抵抗措施。13世紀30年代,川蜀地區成了宋蒙戰爭的主要戰場,施州雖在蜀邊,仍難免為蒙古兵鋒所指。面對蒙古軍隊的大舉入侵,南宋政府不得不採取一些如詔令各地築城設隘等防禦措施。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元軍攻陷成都,全川震動。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窩闊台攻長江以北,《宋史·孟洪傳》載:“嘉熙三年,諜報大元兵欲大舉臨江,珙策必道施、黔,以透湖、湘。以二千人屯峽州,千人屯歸州,以精兵伍千駐松滋……珙密令劉全拒敵,遺伍思智以千人戌施州”。淳祐二年(1242年),南宋朝廷為抗元蒙軍隊,令諸府擇險築城並將州縣治所移其上,以據險抗敵。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施州奉詔創建土城,因象牙山及瑞獅岩而為之。寶祐三年(公元1255年),蒙哥攻占大理後,又攻川東,施州成了圍攻目標。寶祐六年,蒙古軍分三路大舉伐宋,蒙哥率主力3萬進攻四川。年底,川西北府州縣俱陷落。次年,蒙哥令宋降將楊大淵率兵突擊合州,俘虜男女萬餘。在戰事日趨逼緊之時,謝昌元出任施州郡守,為抵抗元蒙軍的攻擊作戰事準備,自備緡錢百萬,米麥千石,移州治於椅子山,以據險要,並採取措施加修城池,操練兵馬,發展生產,屯集糧草。元代建國之前(公元1260年),即已略定大西南。至地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蒙軍隊定萬州後,即派驃騎衛上將軍楊大淵進攻施州,擒了統制薛忠,而施州守帥向艮(施州道正鄉人,初署參軍,歷任都統)憑險抵抗,用土炮流箭、滾木擂石挫敗蒙軍多次攻城,元蒙軍傷亡慘重,只好圍而不打。向艮率部堅守半年之久,終因彈盡糧絕,在一個風雪交加之夜,突遭元兵夜襲,炸開西門城牆,元蒙軍大舉入城。向艮率部奮力抵抗,不屈陣亡,城破。
元蒙軍攻陷柳州城後,即將施州治所遷回原址,清理戶口田賦,加固維修城牆(在宋原土城基礎上)。一方面是為防範和震懾當地各族人民,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施州城市的繁榮和發展,並使之日漸成為鄂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開發優勢
柳州城是恩施自治州境內具有740多年悠久歷史、保存現狀較好、具有重大歷史、科研價值和唯一的古代城址遺址,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恩施的重要內容。1988年9月19日,恩施市人民政府將柳州城遺址及西瓜碑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12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93年,湖北省文物處處長周崇發到恩施察看文物後說:恩施有二件寶貝,一是西瓜碑,二是恩施城南門外武聖宮。1994年4月21日,恩施自治州人民政府將通天洞石刻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5月28日,恩施市人民政府公布柳州城遺址及西瓜碑城牆殘基及題刻四周50米為保護範圍,保護範圍外3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恩施南宋舊施州城——柳州城遺址及宋代碑刻文物在全州文物古蹟分布網路中已形成一大特色,這是發展地方經濟與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和資源。
柳州城地處恩施自治州首府城郊,交通便利,水源純淨充足,自然風光秀麗,文化內涵豐富。特別是在西瓜碑處看恩施城全景,在天池嶺觀恩施城(含紅廟、龍鳳一帶)夜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若把柳州城作為森林公園規劃並保護,將其建設成為集避暑、療養、文物訪古游等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具有良好的優勢和廣闊的前景。近年以來,當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已著手規劃,加強了文物保護和環境建設及對外宣傳。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柳州城遺址必將迎來一個璀璨的明天。
度假旅遊區
分為三大塊:
北區
以1200畝林區為主,植被良好,空氣清新,古宋城--柳州城遺址位於林區中心地段。北區有36個自然生態觀光景點、古戰場體驗區、特色活動區、自來水廠、北門溝水庫茶館、西瓜碑景區,佛教寺廟。
中區
中部面積近1000畝,項目有:遊客中心、會議中心、老年療養院、蔬菜園、激情廣場、花香農家、高山漁島、垂釣園、度假別墅、百果園、花卉園、土苗新村、民族工藝品購物街。
南區
南部約800畝,以小山包為主,地勢開闊,項目有:相思林、情侶木屋、野味館、燒烤屋、蒙古包、狩獵場、跑馬場、特種養殖場、兒童小動物樂園、滑草場、悠波球場、野營基地,青少年野外體驗活動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