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郭學雲(1894—1925),又名學文,字伯潛,廣東大埔縣大麻鎮小留村人。民國8年(1919)與吳奇偉、羅鳴白、溫克剛同期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六期步科。
他於民國10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軍隊,任粵軍第一師機關槍連連長。次年,孫中山命令部隊北伐,學雲隨軍出贛南,領數十人攻奪要隘,右臂中彈負傷。攻克贛州後,以功升任營長。民國11年6月,陳炯明在廣州叛變,北伐受到掣肘,部隊奉命回師,駐守和平。民國12年1月,孫中山驅走陳炯明,重建大元帥府,組成粵軍第四軍,調他任上校參謀。民國13年1月,國民黨改組,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準備東征、北伐。是年秋,第四軍奉命安撫兩陽(廣東的陽江、陽春),他兼前敵指揮,率兵攻入陽江,收復陽春。軍事結束,以原職兼行營主任回駐荻海(新昌之西)。
民國14年(1925),孫中山逝世後,原大元帥府改為國民政府,所屬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改編後,他任第十二師參謀長。同年10月1日,國民革命軍開始第二次東征。未料南路瓊崖軍閥鄧本殷部又告叛變。新任第四軍政治部主任張善銘、第十二師中共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王文明、旅長陳銘樞奉令率軍南征,召請他至江門商討軍機,調兵應敵。學雲返抵師部(荻海),而師長梁鴻林已辭職離開。於是流言四起,各團官兵心持兩端,惶惑不安。他急發電勸慰,無奈敵方極力施計反間,終致駐恩平的各團亦告叛變。他聞報,遂擬至新昌扼守待援,親督衛士特務連上船等待開拔,突被變節的勤務兵槍殺於舟中,時在是年10月24日。後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中將,並將名字載入烈士冊。
人物生平
1919年,郭學雲南下廣東參 加孫中山領導的隊伍,任粵軍第一師機槍連連長、學兵營連長。
1922年隨軍北伐,攻克贛州後,以 軍功升任第一師獨立營長。6月,陳炯明在廣州叛變,北伐受到掣肘,部隊奉命回師,後粵一師被陳炯明收編,駐守和平,11月獨立營改為一師二團二營,任中校營長。
1923年1月,與二團團長卓仁機、三營營長張發奎在幡龍水起義,起兵討陳。2月,孫中山重建元帥府,4月4日,組建中央直轄粵軍第四軍,郭學雲任第四軍參謀長。
1924年秋,第四軍奉命招撫兩陽。郭學雲任前敵指揮,率部攻入陽江,接著收復陽春,以原職兼行營主任,率部回駐荻海。
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原大元帥 府改為國民政府,所屬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改編後,郭學 雲任第十二師參謀長。
1925年10月,十二師所屬第34團隨友軍參加第二次東征。不料 南路瓊崖軍閥鄧本殷又告叛變,新任第四軍政治部主任張善銘、第十 二師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王文明、旅長陳銘樞奉命率軍南征,召請郭 學雲至江門商討軍機,調兵應敵。時第十二師師長梁鴻林以其兄梁鴻楷被政府扣押,於10月18日指揮所屬兩團譁變。10月21日師部被第4軍獨立旅截留,他返抵師部〈荻海)時,師長梁鴻 林已辭職離開,於是流言四起,各團官兵心持兩端,軍心不穩。他急 發電勸慰,苦口婆心申明革命大義,值第34團東征歸建,師部再行譁變,他聞報,遂擬退至新昌,扼守待援,親督衛士特 務連上船準備開拔,不料突遭變節的勤務兵槍殺於舟中,時在10月 24日,犧牲時年僅31歲。11月14日,國民政府追贈其為陸軍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