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則沉

郭則沉(1906~1973)陝西臨潼界坊村(今屬西安市閻良區)人。1919年入本縣關山鎮高等國小,1923年考入陝西省立三中,1926年春東渡日本留學。留日期間,他接觸了馬克思主義著作,並閱讀《新青年》等進步刊物,密切關注著國內的形勢。是年,經崔孟博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回國返陝,在中共西安地方組織從事宣傳工作。“四一二”蔣介石叛變革命後,國內局勢緊張,他再赴日本留學,在東京大學旁聽。

基本信息

這時,他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學習俄文、德文,準備深
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1928年,他結識了到日本“休養”的楊虎城將軍,幾乎每日與楊交談,
話題涉及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其聰明才智,很受楊的賞識,同年冬隨楊回國。
1929年夏,在楊虎城資助下,赴德國柏林大學學習經濟學。這期間,中共黨員王炳南、江隆基也由
陝西去德國學習。他們幫助郭恢復了中共組織關係。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這一事件對旅德的中國留學生
震動很大。他們舉行各種形式的聲援活動,支援國內抗日救亡運動。郭被派往捷克斯洛伐克,宣傳中
國人民抗日救亡的事跡,開展募捐活動,不久又返回柏林。1932年,郭為了學習軍事知識,以便回國
參加抗戰,考入普魯士高等警官學校學習兩年。1934年7月回國,任楊虎城為主任的西安綏署所屬步
兵訓練班政治教官。為避免國民黨特務找麻煩,他在課程表上安排了三門課,即三民主義、法西斯主
義、社會主義,但實際上以講授社會主義為主。1936年西安事變後,1932年在柏林擔任陝西省保全司
令部政治指導員,負責政治動員工作。1937年7月抗戰爆發後,被任命為由李興中任師長的一七七師
政訓處處長,不久隨部隊開往合陽、韓城、朝邑一帶,守備黃河西岸。當時,黃河西岸七個縣成立民
眾委員會,由他負責組織民眾的工作,配合軍隊守衛河防。後受王友直之請,任陝西省抗敵後援會宣
傳部主任、省教育廳科長。1940年赴重慶,加入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翌年春又加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並擔任陸軍用具製造廠廠長。1942年夏到西安,與杜斌丞、楊明軒等會商建立民主政團同盟
西北地方組織和開展抗日民主運動問題。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組為中國民主同盟,郭被
選為中央委員兼組織委員會副主任,並被任命為西北盟務特派員,持張瀾的介紹信到西安與杜斌丞、
楊明軒、王菊人等籌建民盟西北總支部。1945年10月,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郭曾為中共代表周恩來、
董必武提供了不少情況。1946年民盟總部遷到南京,曾派郭到貴陽籌建民盟貴州支部。之後,吳玉章、
張友漁請他擔任《新華日報》特約撰稿員,他寫了幾篇有影響的文章,揭露、鞭撻國民黨的貪污、腐
敗和專制。與此同時,還受聘於重慶華僑學院,任經濟系教授兼商業專科學校工商管理系主任。年底,
由於支持學生反對美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暴行,受到國民黨重慶當局的追捕,被迫離開重慶前往上海,
繼續從事民主運動。1947年2月,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改組為中國農工民主黨,郭當選為中央常
委。同年10月,國民黨政府宣布中國民主同盟為“非法”組織。郭極為憤慨,秘密與史良等人商議,
繼續在上海堅持鬥爭。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重建組織,郭即與在港的章伯鈞等人取得聯繫。他積
極配合中國共產黨的統戰工作,先後派盟員郝宇新、賈振海、張性初等人到濟南、開封、蕪湖等地,
策劃吳化文、馮治安及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軍軍長馬師恭的起義工作;還通過自己的社會關係,介紹
民盟成員劉宗寬赴重慶張群處任職。
1949年9月,郭作為農工黨代表之一,到北平出席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新中國成立後,他積極
參加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政治運動,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自覺走社會主義道路,
積極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得到黨和人民的信任。建國初期,他還運用自己的影響,在
工商界開展統戰活動,曾將工商界愛國人士郭增凱及萬金油大王胡文虎、胡文豹引見給周恩來。他是
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第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政協第三、第四屆全國委員會
副秘書長,民盟第一、第二屆中央常委和第三屆中央委員,農工民主黨第五屆中央工作委員會委員、
第六屆中央執行局委員、第七屆中央主席團委員兼秘書長。1973年10月28日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