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偃[春秋時期晉國大夫]

郭偃[春秋時期晉國大夫]
郭偃[春秋時期晉國大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郭偃,虢序的後裔,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公元前661年就已經出仕晉國。郭偃主張從經濟領域入手實施改革,進而擴展到用人制度。“郭偃之法”雖然沒有否定傳統的“親親”的用人政策,但更強調“尚賢”。“郭偃之法”還改革了分配體制,採用“君食貢”制度,要求國君不保留土地,而是從土地擁有者那裡收取稅賦。

簡介

郭偃,虢序的後裔,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是春秋時期晉文公的首席大夫,一手主導當時晉國社會改革的「郭偃之法」,強調由經濟領域人才開始實施改革動作,進而接著擴展到用人制度上面。雖然此法並沒有全盤否定傳統的用人政策「親親」,不過更加注重「尚賢」這個最大原則。「郭偃之法」甚至大膽採用「君食貢」概念,要求國君從此之後不再保留任何土地,而是要求從土地擁有者身上收取稅賦,這些思想不但快速促進晉國社會的蓬勃發展,更為將來三晉法家思想提供思想泉源。  另一方面,其實郭偃甚至身兼首席太卜之職,史書所謂「卜偃」由來便是如此,據說晉文公逝世之後移靈當天,其棺柩突然發出有如牛鳴的巨大聲響,並且聲稱將會有來自西方的軍隊越過晉國國境,只要到時候趁機展開攻擊行動,必定大獲全勝。

與管仲齊名

在春秋時代,齊國首先向封建制轉化。管仲相桓公,施行了一系列的封建化的改革。在這個基礎上,齊國在東方成為最強盛國家,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最早的一個霸主。接著齊國而興起的是晉國。晉文公是在時間上次於齊桓公的霸主。他所以能成霸主,也是晉國比較早地封建化的成果。當時幫助晉文公在晉國實行封建化的人是郭偃。到秦漢以後,管仲的名氣還是很大,都知道他是齊國封建化改革的主要創始者和推動者。可是郭偃這個名字很少人注意。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齊桓、晉文是齊名的;管仲、郭偃也是齊名的。

《墨子·所染》里的介紹

《墨子·所染》篇說:“齊桓染於管仲、鮑叔。晉文染於舅犯,高偃(俞樾說:高亦讀為郭,高偃即郭偃。)(《左傳》作卜偃)。”墨翟認為,人生來如白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下文列舉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說他們都有好的大臣以“染”他們。結論說:“此五君者所染當,故霸諸侯,功名傳於後世。”這五君就是春秋時期的五霸。這是說,齊桓之霸靠管仲,晉文之霸靠郭偃。

靠他們什麼呢?韓非說:“管仲毋易齊,郭偃毋更晉,則桓、文不霸矣。”就是說,靠他們的變法。如果管仲沒有把齊國改變,郭偃沒有把晉國改變,齊桓、晉文也不能成為霸主。韓非繼續說:變法必受到頑固的人的反抗。堅持變法的人,必須準備用暴力推行變法。韓非說:“故郭偃之始治也,文公有官卒;管仲之始治也,桓公有武車,戒民之備也。”(《韓非子·南面》)郭偃與管仲是晉、齊主張並推行變法的主要人物。

商鞅變法與郭偃之法

商鞅同秦孝公討論變法時說:“郭偃之法曰:‘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商君書·更法》)“郭偃之法”就是郭偃在晉國改革時的措施和言論。韓非說:“臧管、商之法者家有之。”(《韓非子·五蠹》)管、商之法就是在齊、秦改革時管仲、商鞅的措施和言論。《戰國策》有一條引“郭偃之法”的內容的一部分。這一條說:“郭偃(今本作燕郭,從曾鞏本)之法有所謂桑雍者……便辟左右之人及夫人優愛孺子也。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於王者也。是能得之於內,則大臣為之枉法於外矣。故日月輝於外,其賊在於內,謹備其所憎,而禍在於所愛。”(《趙策四·客見趙王》章)“故日”最後幾句,韓非也引過。韓非說:“后妃、夫人、太子之黨成而欲君之死也。……故日月暈圍於外,其賊在內。備其所憎,禍在所愛。”(《韓非子·備內》)“桑雍”是桑樹上長的瘤子(癰),后妃、夫人、太子以及左右侍奉的人都是國君身上長的瘤子。他們借君之勢為非作歹,甚至把君害死以奪權。可注意的是“日月暈圍於外”那幾句,《戰國策》引的是“郭偃之法”。韓非雖沒有這樣說,但文字完全相同,可能也是引“郭偃之法”。

《國語》中的記載

《國語》中記載有郭偃的幾段話,可能也是“郭偃之法”的部分內容。晉獻公滅了驪戎,取了驪姬,立為夫人。郭偃說:“吾觀君夫人也,若為亂,其猶隸農也。雖獲沃田而勤易之,將弗克良饗,為人而已。”(《晉語》一)這段話說明郭偃的預見,也說明一點當時的社會情況。由這段話看,所謂隸農,就是被迫從事農業勞動的農奴。他們種的地很肥沃,勞動也不少;可是收的糧食自己不能享受,只是為別人出力。

事情的發展正是像郭偃所預料的。晉獻公死,驪姬的兒子立為晉君,不久就被殺了。太子申生的弟弟夷吾,立為晉君,就是惠公。他很不得人心,郭偃批評晉惠公說:“夫人美於中必播於外,而越於民,民實戴之。惡亦如之。故行不可不慎也,必或知之。”(《晉語》三)郭偃的這個批評,注意於民眾對於統治者的向背,認為不得人心的統治者,必定要失敗。

惠公死了以後,晉國把他的兒子殺了,立獻公的另一個兒子重耳為君,這就是晉文公。

《國語》記載說:“文公問於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國為易,今也難,,偃對曰:‘君以為易,其難也將至矣。君以為難,其易也將至焉。’”(《晉語》四)就是說,如果把事情看得容易,難就要來了;如果把事情看得難,容易就要來了。難和易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這是辯證法思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