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
起源
一說郝鄉在今陝西西矮附近,史稱郝氏正宗。至於郝氏何時得姓,據有關史料所載,大致是在商朝被周朝滅亡(前11世紀)之後。按當時的習慣,子期的後裔便有的以地為氏稱郝氏,有的以國為史稱商氏,是為山西郝氏或陝西郝氏。
出自複姓。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相傳炎帝神農氏有稱郝骨氏者,為太昊(伏羲氏)的輔佐,其後郝氏中可能就有源自郝骨氏這一支的。為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姓氏。據《舊唐書·南蠻傳》所載,唐代南蠻有郝、楊、劉三姓。
為古代烏桓國姓氏。古代烏桓國以太陽為圖騰,其都城後來也以赤色為記,即今內蒙赤峰一帶。烏桓國後來與其他民族融合,接受漢文化,其人有以圖騰顏色起漢姓稱赤或赫,有以地為姓稱郝,其中赫、郝又多誤記誤傳,混淆起來。
直系初祖
據《史記》記載可推知郝氏的初祖為軒轅氏黃帝,但疑點太多,而經現代研究可推定郝氏初祖為契(xie4)。“子期”父為“帝乙”,“帝乙”先祖為“天乙(湯)”相隔16代,雖經父子、兄弟交替傳承王位,但子期的直系祖先清晰可辨,每代都有據可考:28世子期,27世帝乙,26世帝太丁,25世帝武乙,24世帝庚丁,23世帝祖甲,22世帝小乙,21世帝祖丁,20世帝祖乙,19世帝河亶甲,18世帝太戊,17世帝太庚,16世帝太甲,15世太丁(未立而卒),14世天乙(帝湯名履)。 與夏朝並列發展的是先商時期的殷契的世系,“契”,在“堯”時即入朝為官。“舜”時“禹”為司空,“皋陶”為大理,“契”為司徒(相當於後來的“聖人”)……。“契”封於商,其後世孫“相土”被封於商,“冥”官為司空,也受商人祭祀。所以歷史對湯的世系的記載也比較詳細,從“契”到“湯”歷14世曾未間斷,“湯”的直系祖先為“契”是確定的,所以郝姓的祖先可追溯到“契”。14世湯,13世主癸,12世主壬,11世報丙 ,10世報乙,9世報丁,8世微(上甲),7世振(王亥),6世冥,5世曹圉(糧圉yǜ),4世昌若 ,3世相土,2世昭明,1世契。據此可知郝姓之直系祖先為“契”,而不能簡單的認為初祖是帝乙或子期。至於初祖是否為黃帝或啟昆,有侍進一步研究。
初祖世系表
根據以上考證,就我們所知,尚不能認黃帝為郝姓初祖。僅能尊契為郝姓的直系祖先(初祖),以契為1世,湯為14世,期為28世。姓郝的第一人(始祖)應為本世系表的29世或30世。
1世 契(禼)
2世……昭明
3世………相土
4世…………昌若
5世……………曹圉(糧圉yǜ)
6世………………冥
7世…………………振(王亥)
8世……………………微(上甲)
9世 …………………… 報丁
10世 ………………………報乙
11世………………………… 報丙
12世………………………… 主壬
13世…………………………… 主癸
14世……………………………… 天乙(帝湯名履)
15世…………………………………太丁(未立而卒)
16世 ………………………………… 帝太甲
17世………………………………………帝太庚
18世…………………………………………帝太戊
19世……………………………………………帝河亶甲
20世………………………………………………帝祖乙
21世………………………………………………帝祖丁
22世………………………………………………帝小乙
23世…………………………………………………帝祖甲
24世……………………………………………………帝庚丁
25世………………………………………………………帝武乙
26世…………………………………………………………帝太丁(文丁)
27世……………………………………………………………帝乙
28世………………………………………………………………子期
家乘譜牒
河北藳城郝氏族譜四卷。
河北定州郝氏家譜一卷。
河北三河臨河郝氏族譜不分卷。
山西代縣郝氏族譜四卷。
江蘇沛縣沛邑郝氏族譜不分卷。
江蘇淮安淮山郝氏宗譜五卷、首一卷。
湖南常德郝氏族譜七卷、首一卷。
山東滕縣郝氏族譜不分卷。
山東棲霞郝氏麗書堂支譜一卷。
郝氏歷代家譜一卷。
河南商丘梁園郝氏家譜一卷。
郝氏家乘(卷數不清)。
山東省諸城市呂標高家屯郝氏族譜四卷。
字輩排行
安徽安慶市一支輩:“成受榮道、思文鼎廣、萬良孟仲、繼正朝邦、本同啟秀、忠敬嘉祥、希先一志、善應名彰、仁昭義立、裕世之綱、開宗永發、衍慶鹹昌”。
郝氏一支字輩:“時保大選應明起玉永全連富耀(曜)林勇江宏晉慶高浩安團吉旺潤國志春曉澤家興百利培槐文有守壯坤洪廣依瑜衛康登相”。
河北藁城郝氏字輩:“從文鳴連正玉思清”。
河北張家口尚義縣郝氏字輩:“天子萬年春常在,熙朝千載慶豐麟。”
郝江蘇沛縣郝氏字輩:“常海慎重時維宏隆金玉人才木火水土中心允敬大本克噸世承先訓記作思存昭良其續傳後延恆”。
山東滕縣郝氏字輩:“常海慎重,時維宏隆。金玉人才,木火水土。中心允敬,大本克噸。世承先訓,記作思存,昭良其續,傳後延恆。”
河南唐河郝氏字輩:“……熙萌光顯宏從絲。本立而道生,修身以齊家,為善國之寶,有容德乃大……”
某支郝氏字行:本清繼源,詩書洪祥。仁義發家,安邦興國。
河北藁城郝姓字行派語:從文鳴連,正玉思清。
山東煙臺郝氏原字輩:國久承光,萬代永興,允希廣士,坯庭言忠。續字輩:允篤有維,元丕廷寶,嘉緒立昌。
山東陽穀縣七級鎮郝林村郝莊郝姓字輩:金傳萬世,以孝為宗,長繼香貌,光耀裕亭。
重慶南彭郝氏字輩:邦啟登風,世大文聯,如懷祖德,永遠光先。
遼陽郝氏字輩:文萬庭玉廣,春景慶西成,殿雲富久貴,忠永譜占魁。
山西盂縣郝氏字輩:德培清長世,恩榮國泰安。
四川夔州郝氏字輩:光耀祖先德,文章繼世昌;傳家維孝友,富貴永連芳。
山西新絳村郝氏字輩:綱墨吉繡仁,升玉長成洪
山東濰坊坊子車留莊郝氏字輩:汝修宗松田芳之成德.相同支的是玉三清(人偏旁),當(林)有立光德永傳繼
河南商丘梁園區郝氏字輩: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乾健興純,廉明康太。
安徽六安市壽縣炎劉鎮磨灣郝氏一支字輩:“廷恩廣佩世澤勉祥安登善慶遠道紹光”。
四川宜賓市興文縣郝氏一支字輩:仁孝忠良,明大永傳。。。
安徽省宿州市蕭縣郝氏字輩:達仁繼啟,振明盛朝,景行維念,立德孔昭。續字輩:先祖炳忠義,後昆宜敬承,興華書益世,宏志青雲峰。
宗族特徵
1、郝姓多文人雅士,仕宦者亦多文官。
2、郝姓是我國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其源於北,而盛於北,作為一個得姓三千餘年的姓氏,歷經如此長時間的風風雨雨,仍立足北方,誠為罕見。堂號含意雋永,意味深長。如曬書堂出自郝隆曬腹的典故,寓意學問精深,滿腹經倫。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據民國殘本《郝氏家譜》,河北藁城郝姓一支字行派語為:“從文鳴連,正玉思清。” 山東省肥城市郝家村郝姓一支行派語為:“世大文宏先,京振傳廣遠。”
郡望堂號
【堂號】
曬書堂:晉朝時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陽下曬,以防發霉或蟲蛀。郝隆為桓溫南蠻參軍,他脫了衣服,跑到太陽下摩著肚皮曬太陽。人家問他乾什麼,他說:“曬書啊!--我的書都在肚子裡。”
豐文堂:源出郝經,字伯常,元代陵川(今山西省陵川)人。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詢問經國安民之道,他條陳數十事,世祖大悅。即位後,任其為翰林侍讀學士。曾充國使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歸。留宋期間,著述甚多,其文豐蔚豪宕。故其族人以“豐文”為堂名,此即郝姓“豐文堂”之由來。
此外,郝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太原堂”、“三餘堂”等。
【郡望】
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秦時相當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區。北魏復為郡,相當今陽曲、交城、平遙、和順間的晉中地區。
遷徙分布
始於商末的郝姓,傳了一千多年,至漢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帶為其繁衍地區。 就是到了宋代,郝姓雖說已分布於北方大部分地區,但主要還是以中原地區為其繁衍的中心地帶。至於郝姓南遷,也是比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現了郝姓人家。這也是導致明、清兩代,郝姓仍以我國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總之,歷史上郝姓著實是我國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
但據《新唐書·南蠻傳》所載,唐代土蠻有郝、楊、劉三姓,為南方三大姓氏之一。由於古代文字記錄較少,多數人物事件皆口頭流傳,古音郝、何同音,加之郝字古體書寫較繁,因此許多書寫記錄多用何字替代。經過多年流傳,南方大部分郝姓漸漸改為何姓。
歷史名人
郝懿行:今山東棲霞人,清代著名的經學家、訓詁學家、嘉慶年間進士。他曾官至戶部主事,長於名物訓詁考據之學 ,於《爾雅》用力最久,撰《爾雅義疏》、《山海經義疏》,援引各書,考釋名物,訂正訛謬。另有《易說》、《書說》、《鄭氏禮記箋》、《春秋說略》、
《竹書紀年校正》等書。
郝搖旗:明清之際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一員猛將,初在軍中當旗手,故而得名。闖王犧牲後,與李錦等聯合抗清,在湖南、廣西大敗清軍。後因在軍中受歧視,退回湖北,在攻打四川巫山時被俘犧牲。
郝經:澤川陵川(今屬山西省)人,集學者、謀士於一身。他曾在金亡後遷於河北,住在元將張柔家,得以閱讀張的藏書。憲宗時入忽必烈(即元世祖)王府,甚受信任。中統元年(1260年),以翰林侍讀學士的身份使宋,被賈似道扣留於真州(今江蘇儀征)。郝經一生著作較多,主要有《續後漢書》、《陵川集》等。
郝澄:句容(今屬江蘇)人,宋代畫家,他所作的道釋、人馬,筆墨清勁,善於設色,一生努力進取,其愈後,名氣也愈大。
郝定:兗州泗水(今屬山東)人,金末山東紅襖軍首領。他曾率軍攻克滕、兗、單諸州,萊蕪、新泰等10十多個縣,設立政權,國號漢,年號順天。
郝孝德:平原(今山東平原西南)人,隋末農民起義領袖。他曾聚數萬人起義,轉戰於黃河下游以北地區,加速了隋王朝的滅亡。
其他
高級漢語詞典郝 Hǎo
〈名〉
古鄉名 [Hao village]
郝,右扶風鄠鄉盩室縣。從邑,赤聲。——《說文》。朱曰:“在今陝西西安府。”
在今陝西省周至縣
姓
國際標準漢字大字典郝 hǎo ㄏㄠˇ
古地名,在今中國陝西省戶縣和周至縣。
姓。
鄭碼:BNOY,U:90DD,GBK:BAC2
筆畫數:9,部首:阝,筆順編號:121323452
PS:資料有待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