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瑞亭

1937年6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黨支部委員、書記、總支書記等職。 1944年,郎瑞亭主管臨潼渭河北、三原城東由他原領導的地區。 1949年5月,臨潼全縣解放,郎瑞亭擔任縣宣傳部長、縣大隊副政委、臨潼縣委副書記、渭南地委統戰部長、地委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郎瑞亭(1919~1967) 陝西臨潼櫟陽鎮裡仁村人,中國黨員。解放後,郎瑞亭擔任縣宣傳部長、縣大隊副政委、臨潼縣委副書記、渭南地委統戰部長、地委委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而死。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冤案才得以徹底平反。

人物事跡

郎瑞亭青年時,目睹國民黨反動派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的現象,就產生了革命思想。1936年就讀三原省立第三中學,受到共產黨員魏文伯等幾位老師的器重。“西安事變”後參加“中國民族解放先鋒隊”,曾任三原地方部隊隊長。1937年6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黨支部委員、書記、總支書記等職。抗日戰爭期間,黨員老師領導學生宣傳抗日,引起國民黨反動派的極端仇視,將黨員及進步教師朱茂春等數人毆打逮捕。郎瑞亭與其他領導人組織發起請願運動,終於使其釋放了被捕老師,這大大激發了學生鬥爭的積極性。1938年他於三原中學畢業後,1939年被三原中心縣委派回臨潼櫟陽做地下工作,任櫟陽區委青年委員,下半年任區委書記。1940年任三原中心縣委委員,主持櫟陽、三原、高陵中學、三原女中、工職及三原城東等地區黨的工作。此時,三原中心縣委移駐櫟陽尚寨,他以國小教師為掩護,毅然扛起了三原中心縣委在這一帶地下工作的重擔,不畏艱險,默默地刻苦工作。他積極地開展統戰工作,建立地下武裝力量,在敵人接二連三掀起反共高潮,白色恐怖極為嚴重的情況下,在複雜而尖銳的鬥爭中,鞏固和發展了黨的組織。
1939年到1940年,毛瑞甫和楊宜翰犧牲後,郎瑞亭將其原來掌握的武裝力量交由統戰對象王子龍指揮,又在以前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擁有一批保甲武裝的櫟陽鎮長魏景元團結成自己的朋友。因此鎮公所的幹事由共產黨員擔任,九個保中四個保長為共產黨員,三個為統戰對象,使全鎮的保甲武裝幾乎全部掌把在地下黨手中。自1942年起, 郎瑞亭更注意發展黨員武裝。動員有經濟能力的黨員買槍,他自己也變賣家產資助,同時與三十八軍取得聯繫,派一批黨員和進步青年到該軍工委領導的教導隊學習。他同賀儀又由該軍帶回短槍四支,以充實義和、聚合村武裝支部。此後又建立第五保武裝支部,使黨員武裝擁有短槍數十支,與統戰武裝結合,在對敵鬥爭和掩護中央領導進出邊區在臨潼安全過境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當1941年12月11日,相橋惡霸秦頌丞在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授意下聯合雨金惡霸梁忠義圍攻交口趙家莊,企圖殺害進步人士李文海、梁信之時,郎瑞亭得訊,立即讓王子龍和黨員王春德率領武裝人員數百名,以打擊土匪為名前去營救。秦、梁惡霸逃竄,救出了梁信之(李文海犧牲)。在統戰工作中,他還團結教育櫟陽的上層人士,如孫思謙、孫伯循、孫香亭等在他的幫助教育下,都與黨合作走上了革命道路。王安世原為胡宗南的高參,回家後在郎瑞亭的影響下,其家成為重要的地下交通點。
在敵反共高潮中,黨處於極端隱蔽狀態時,郎瑞亭在充分做好隱蔽工作的同時,仍繼續暗中活動,做好統戰工作。接收新黨員。1942年秋,還派人把秦劇“竟存社”送往邊區。1944年,郎瑞亭主管臨潼渭河北、三原城東由他原領導的地區。這時,情況有所緩和,開始進行“喚醒”工作,整頓和發展黨的組織,重新建立櫟陽區委,對交口、閻良、關山、相橋、康橋、田市、油槐、北田及三原文峰等地的工作相應地作了整頓,支部重新劃分,使櫟陽地區黨的工作走上一個新的階段。1945年下半年,櫟陽歸屬臨潼,1942年臨潼工委成立,郎瑞亭擔任副書記。他根據“七大”精神和上級指示,放手發動民眾,壯大人民力量,開展抗日宣傳,揭露國民黨反動政策,組織民眾為打敗侵略者,建立一個獨立、民主、自由、統一、富強的新中國而奮鬥。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發動了全面內戰,郎瑞亭又根據黨的指示,動員黨員充分揭露國民黨打內戰的反動性和腐敗的政治,發動民眾進行抗糧、抗稅、抗丁活動支持解放戰爭。1946年7月,汪鋒由陝北去商洛地區及同年9月李先念由商洛回延安,在途經臨潼時,郎瑞亭在掩護其安全過境過程中,起了重大作用。尤其是李先念到櫟陽地區後胃病復發,他多方組織力量為他治療、調養、保衛,經半個多月,方康復安全離開臨潼前往邊區。
1947年,胡宗南大舉進攻陝甘寧邊區,櫟陽武裝支部遭反動政府和惡霸的襲擊,楊瑞雲等幾位地下黨員犧牲,郎瑞亭仍繼續堅持戰鬥。1948年,中共關中地委決定“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為陝西和甘肅解放準備幹部”後,他立即派人到大、中學校串連,建立轉送地點,到1948年底,相繼向邊區輸送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共產黨員,進步青年和知識分子300餘人,迎接解放戰爭的勝利。1948年農曆正月初一,郎瑞亭領導的地下武裝配合“渭總”二支隊,為阻止敵人運輸去炸毀大程鐵路橋。二支隊長王廷蘭與教導員張吉在橋劉村隱蔽時被敵人發現,遂發生戰鬥,形勢十分危急,郎瑞亭與張吉商同王子龍迅即派人去該村西南猛放空槍迷惑敵人,方轉危為安。至夜,二支隊撤離,兩傷員交郎瑞亭轉移。後喬生濤因傷重死亡,金宗喜轉西安廣仁醫院治癒後返隊。
1949年5月,臨潼全縣解放,郎瑞亭擔任縣宣傳部長、縣大隊副政委、臨潼縣委副書記、渭南地委統戰部長、地委委員。他一心為公,專心致志於黨的事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誣為“叛徒”、“反革命”、“走資派”等,日夜批鬥。1967年12月29日,被迫害而死,終年48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的冤案才得以徹底平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