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哥莊村簡介
邵哥莊村全村共有1100戶村民,總人口3120人,可耕地1779畝,遠洋大馬力漁船56隻,總動力9200馬力。村中水利資源豐富,有大小塘壩13座,水井28眼。主要勞力分布在漁業、養殖、工業和其它行業,是紅島典型的漁業大村,遠洋漁業發達。區域內屬嶗山山脈系丘埠嶺地帶,境內四周丘陵“說山無陵高,說陵實是山”。村中住地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地貌起伏。氣候受膠州灣的影響屬北溫帶季風型海洋性,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較明顯,具有雨水適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的特點,由於膠州灣的調節作用,又表現出春冷、夏涼、秋暖、冬溫,晝夜溫差小、無霜期長和溫度海洋性,是人類休養生息的“風水”寶地。邵哥莊村經濟
從村中漫步東行幾分鐘便來到大海邊。自1986年起村中為支持村民發展經濟,在原海岸線上東擴攔海造壩修建蝦池400畝,人工養殖中國對蝦、車蝦、蛤蜊、牡蠣、梭蟹、海螺、螠蟶和各種魚類。大壩東側是膠州灣的東北海域,盛產蛤蜊、牡蠣、螠蟶、毛蚶、海螺、泥螺、泥蚶、蘭蛤等19種貝類和鮁魚、刀魚、鱔魚、章魚、墨魚、片口魚、塔米魚、黃古魚、梭魚、光魚、古眼魚、青板魚等70種魚類及中國對蝦、斑馬蝦、梭蟹、螻古蝦、蝦虎、石蟹、蝦皮等19種蝦、蟹類。海內有大沙、蓋子臉子等優質灘涂,有洪州城的美麗傳說,產質優、味美的膠州灣蝦皮,特別是“蓋子臉子”上生長的蛤蜊、牡蠣與黃瀾蛤蜊、牡蠣並駕齊名,成為紅島的有名水產品,享譽海內外。邵哥莊村歷史
明清時期,邵哥莊村隸屬即墨縣裡仁鄉。1922年劃歸膠澳商埠海西區。1930年劃歸青島特別市陰島區。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後,又歸屬即墨縣,日本投降後,仍屬青島市陰島區。1949年陰島解放後,又歸屬即墨縣管轄。1956年陰島區、馬哥莊區、中華埠區、河套鄉合併,由陰島區公所管轄。1958年成立陰島人民公社,稱邵哥莊生產大隊。1961年先後歸屬嶗山郊區、嶗山縣。1967年陰島更名為“紅島”。1984年撤紅島人民公社,成立紅島鄉人民政府。1991年撤鄉設鎮。1994年劃歸青島市城陽區紅島鎮。2001年撤紅島鎮改為紅島街道辦事處管轄。
邵哥莊村民間文化
邵哥莊村民間文化久遠,古蹟有千佛廟、鎮武廟。千佛山又名廟兒山,海拔47.99米,位於村西南0.5公里處,占地4700平方米,清末人們捐款于山上建造的當時在棘洪灘、馬哥莊、河套、紅島一帶最大的廟宇,民國後期改為醫院,新中國成立後改為學校,文革期間廟宇被毀,現為城陽二十二中學校址。著名的紅島八景之一“千佛雙雪”就在此地。說起廟宇共分大殿和東西偏殿,殿內供奉著玉皇大帝、南海觀音、送生娘娘、東海龍王、三官、閻王、菩薩、判官等塑像、殿內外以壁畫布置,色彩繽紛,人物各異,廟內有金龍盤柱,頂有龍飛鳳舞、奇獸形態各異,廟正中有鐘鼓樓,內懸千斤大鐘,每日清晨鐘聲轟鳴、波及滄口、膠南等地。院內外松柏遮日、古木參天、山花遍野,環境幽靜,被稱之謂“世外桃源”。有詩云“秋來滿山多秀色,春到無處不花香”。廟中常年香火不斷。最有價值的是院中有一高三米餘的青石碑,此碑是為紀念1929年7月28日由紅島觀濤村車中潤領導,邵莊村劉公傳、劉志典、劉良壽、王雲章、王元章、於守利、劉公乾、劉瑞一、韓有全等及紅島其他村以及山東、江蘇一帶沿海漁民自發組織的抗漁航稅活動勝利紀念碑。碑文詳記事件發生原因、鬥爭過程、取得的勝利和參加組織者名單。鎮武廟位於村中,建於清雍正年間,占地18平方米,民國24年曾重修,廟宇造型古樸,色彩暗淡,廟頂有形態各異的奇獸,內供鎮武大帝和雷震子等塑像,牆壁布滿壁畫,終年香火不斷,文革時被毀。民間藝術有壁畫、泥塑、丹青、剪紙、窗幫、皂馬、財神、刺繡等。新中國成立前就有著鄉土氣息的文化,有說書場、龍燈隊、旱船隊、高蹺隊和柳腔劇團,每到冬季和正月就活躍於鄉間。新中國成立後,村中為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破除封建迷信。50年成立了秧歌隊、鑼鼓隊。50年組建了以李宗玉為團長兼導演的柳腔劇團,演出了傳統劇目《秦香蓮》、《白蛇傳》、《小姑賢》和時代劇《白毛女》、《劉胡蘭》,每年正月在全島各村演出,深受民眾喜愛,聞名島內外。1964年村中又將柳腔劇團改編為京劇團,演出了《紅燈記》、《智取威虎山》等劇目,受到了各屆的美譽。1978年村建立了圖書室,藏書量2000餘冊。1983年又購置了電影放映機,每周為民眾放電影。1999年後又先後成立了扇子舞隊、健身操隊和夕陽紅鑼鼓隊,並在各項活動和表演中均獲得優異成績,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翻開邵哥莊村歷史,舊中國有著一段苦難的歷史,村民幾乎家家缺衣少糧,過著吃糖咽菜的日子,許多家庭靠當僱工出賣勞動力為生,有些戶不得不沿街訖討。1938年村民劉文佑、劉靈一倆人被日本鬼子打死。1949年全村有20名青壯年被國民黨抓壯丁抓去當兵。為了求翻身求解放,1942年村民張方舒、劉志竹、劉同金三人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成為邵哥莊村最早的共產黨員,同年劉同金參加八路軍,並在戰鬥中壯烈犧牲。1949年5月27日(農曆)共產黨解放了邵哥莊村,從此邵哥莊人民分到了土地,有了漁船,當家做了主人。自1950年到1983年,村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用勤勞的雙手建設著家園,但由於當時以階段鬥爭為綱,其生產力發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