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永年縣第二中學

永年縣第二中學(簡稱永年二中)位於永年縣廣府鎮。是河北省重點中學,邯鄲市示範性高中,市級文明單位。現有60個教學班、在校生4800餘名,教職工324人。學校占地76畝,建築面積42000平方米,建有辦公樓、實驗樓、教學樓、教師公寓、學生公寓、餐廳、300米塑膠跑道綜合運動場,藏書10萬餘冊,按照省級示範性高中標準配備各種實驗室和教學實驗儀器。校長李林生。

基本信息

簡介

學校始建於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時為“廣平府中學堂”,校址在當時的“蓮亭書院”。辛亥革命後更名為“直隸省立第十三中學”。再更名為“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學”。1935年更名為“河北省立永年中學”。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一度停辦。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學校恢復招生,在原廣平府府衙內(現址)招國中生100名。1952年遷到廣府西街(現為永年九中所在地),為“河北永年中學”。1956年開始招收高中生,更名為“永年城關中學”。1957年學校被確定為河北省重點中學。同年10月,時任團中央書記的胡耀邦同志到學校視察。1978年更名為“永年縣第二中學”。1991年8月10日,初高中分開,國中部為永年縣第九中學,高中部仍為第二中學。

永年二中是中共永年縣基層黨組織的創建地、發源地。永年縣第一個黨小組、第一個黨支部、第一任縣委都誕生在永年十三中,永年縣第一位共產黨員也是在十三中加入了黨組織。永年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縣長、縣大隊長,都是十三中學生。十三中還為周邊縣培養了一大批革命中堅力量,以其星星之火,燃遍冀南大地,被稱為“十三中火種”,永載史冊。

永年二中秉承了原“第十三中學”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以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優秀人才為己任,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教學為中心,培養了大批優秀學子,造就了永年縣一大批名師。改革開放以來,永年二中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德育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以改革為動力,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以創一流名校為目標,加大教科研興校力度,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創造了全市一流的教學成績。1989年至2008年,連續二十年被評為地市級“文明單位”。高考成績多年在全市(地區)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2000年至2005年連續六年受到市教育局(教委)的表彰。永年縣縣委、政府十分重視和關心永年二中的發展。自1951年重建以來,共招教學班522個(高中班359個,國中班83個),培養學生2.2萬餘人(高中1.7萬餘人、國中0.5萬餘人),向高一級院校輸送合格新生13500餘人,為永年縣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