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忠

那忠

2004年,73歲的那忠老人是雅典2004年奧運會火炬接力北京傳遞的火炬手中年齡最大的一員。北京傳遞結束後幾個月的時間,那忠老人就因心臟病發作不幸逝世。居住地為北京奧運場館原址窪里鄉地區,2002年搬離,是北京奧運會的忠實冬粉。

基本信息

那忠簡介

2004年,73歲的那忠老人成為了雅典2004年奧運會火炬接力北京傳遞的火炬手中年齡中最大的一員。為了跑完這短短的400米,老人甚至每天手舉空酒瓶當火炬,反覆地練習了2個多月。“我感到可光榮了。那個火炬保存在我大兒子那裡了。我們要永遠保存著,作為傳家寶傳下去,讓子孫輩也來分享我的光榮!”一提起火炬,老人總是特別高興。

雅典2004年奧運會火炬接力北京傳遞結束後幾個月的時間,那忠老人就因心臟病發作不幸逝世。再當一次北京奧運會的火炬手成為了老人未了的心愿。如今,“替爸爸再跑一次火炬接力”成為老人長子,現任北京新奧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商貿公司經理那和利的動力與目標。“父親的遺願,我一定會盡力完成。如果能參加奧運火炬的傳遞,他想帶上父親當時傳遞火炬時的照片。我們爺倆一起跑!”

73歲的那忠說:“我從來沒想過能當上火炬手。入選以後,我天天鍛鍊,不鍛鍊還真跑不了。我覺得光榮,我代表中國9億農民傳遞火炬,我代表跟我同齡的老人來傳遞聖火。我們家把所有相關的報紙都保存起來了,我的火炬手服裝,甚至登記的牌子都會一律保存,留給後代,讓他們感受到爺爺輩的光榮。”

那忠,意味著堅持不懈,在他的身上有我們90後要學習的好多東西,我們要以這種精神來激勵自己,勇往直前,永不退縮!

用自己的方式關注奧運

2002年9月14日,那忠搬離了已經居住了五代的窪里鄉。

2003年11月日,北京奧運場館在原窪里鄉地區動工。

2004年3月18日,那忠當選為雅典奧運會中國區首批火炬手。

從火炬手評選現場回來以後,本來就習慣活動活動的那忠,鍛鍊的積極性比以前更高了。為了完成400米的火炬接力任務,鍛鍊身體成了那忠每天最重要的功課。即便趕上陰天下雨,兒子家的陽台也足夠他伸展腿腳的。

那忠對自己的腿腳一向很有自信,雖然組委會告訴他,這400米的接力段他可以用“走”來完成,但是那忠還是希望自己能表現得更出色一些。

火炬接力的日子一天天臨近了,那忠也在抓緊時間鍛鍊身體。不過鍛鍊歸鍛鍊,老那的菸酒可是一點沒見少。但是到了火炬接力那天,他也得破一回例。

“到那天煙抽不成,酒不能喝。最大的厲害就是那酒,那天不允許喝。提前吃點,

比如說明天10點正式開始接力,我十點鐘以前吃多半飽墊墊。不吃也得吃。(我)不單有信心還有決心。”

從火炬手評選現場回來以後,本來就習慣活動活動的那忠,鍛鍊的積極性比以前更高了。為了完成400米的火炬接力任務,鍛鍊身體成了那忠每天最重要的功課。即便趕上陰天下雨,兒子家的陽台也足夠他伸展腿腳的。

那忠對自己的腿腳一向很有自信,雖然組委會告訴他,這400米的接力段他可以用“走”來完成,但是那忠還是希望自己能表現得更出色一些。

火炬接力的日子一天天臨近

那忠也在抓緊時間鍛鍊身體。不過鍛鍊歸鍛鍊,老那的菸酒可是一點沒見少。但是到了火炬接力那天,他也得破一回例。

“到那天煙抽不成,酒不能喝。最大的厲害就是那酒,那天不允許喝。提前吃點,

比如說明天10點正式開始接力,我十點鐘以前吃多半飽墊墊。不吃也得吃。(我)不單有信心還有決心。”

“轟”的一聲,那忠住了一輩子的房子瞬間被夷為平地。從此,72歲的那忠每天一大早就從20多公里外的昌平新家出發,換乘三次公車,去“守護”那個已灰飛煙滅的老宅以及自己祖輩住了300多年的村子。

自己的“巢”沒了,一個漂亮的“鳥巢”卻漸漸拔地而起。那忠心裡忽地有了股莫名的自豪,“北京的界面兒那么大,奧運場館用地偏偏就選在咱的地面兒上,這不就是緣分嘛1

帶頭給奧運工程“讓路”,成為最年邁的奧運火炬手,老爺子仿佛就此和奧運會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且,這段緣份還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孫子……

第一個為奧運讓路

那家是窪邊村的大家族,滿族,歷史可上溯至清朝初年。到了那和利這一代,已經對家族的歷史知之甚少。他只是聽父親那忠說,這裡生活了那家祖祖輩輩17代,光父親這一輩,就有6個兄弟聚居在這兒,而他們家的老房子已住過5代人。

“有太多的巧合暗示我們家的命運是與奧運緊密相連的,”那和利說。緣份始自2001年7月13日。這天下午,經過村民的無記名投票,那和利當選為窪邊村十四大隊隊長。當晚,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

當選隊長與申奧成功的雙重喜悅尚未散盡

那和利就面臨“當家人”的第一次大抉擇。窪邊村接到通知,全村大搬家,給奧林匹克公園騰地。因為不願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以及對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不理解,不少村民流露出牴觸情緒。經過村幹部會議決定,那和利一家作表率,第一個遷出窪邊村。

作為村裡的老支書,那忠二話沒說,當下就讓拆遷人員入戶進行拆遷評估。“奧運場館選在咱村是咱的驕傲,有啥可說的。國家的事是最大的事,咱家就帶頭搬吧。”不到兩個月,全村500多戶全部順利搬遷。

“剛接到要拆遷的通知時,還沒啥特別的感覺。可真等到拆遷那一天,心裡真不是滋味,”那和利回憶說。2002年10月,拆遷車隊駛進窪邊村,那和利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感傷;在收拾完全部家當後,他特意囑咐拆遷工人,“一定要等我走了以後再拆”。

“奧運老人”的永生遺憾

“一定要活到2008年,親眼看北京舉辦奧運會”,這是搬離祖宅後那忠最常叨念的一句話。2002年7月,中央電視台在空中拍攝規劃中的奧運場館用地,特意把那忠請上熱氣球,老人第一次從高空中看到自己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

由於住慣了平房,搬遷後,那忠沒有選擇和孩子們一起搬進樓房,而是到昌平租住在一戶農家院。之後的一年多里,只要身體允許,他每天一早就從昌平住地出發,換乘三次公車,回到窪里看奧運工程建設。老人在工地周圍轉悠,一轉就是大半天。“他經常問我們這是幹啥用的,那是幹啥用的,”那和利說,父親對工地上的一丁兒點變化都充滿了好奇。

2004年

那忠成了“奧運名人”。因為帶頭給奧運工程“讓路”,老人一下子成了媒體追逐的焦點,記者成撥來找他。儘管幾乎沒有消停的日子,可老人累並快樂著。當年3月,那和利掏錢讓自己的愛人和姐姐帶父親去海南旅遊。老人在海南島還沒有盡興,北京那頭的電話就打來了,通知他回北京,參加雅典奧運會中國區火炬接力手候選人的面試。得知訊息後,他當天就乘飛機回京。經過重重選拔,那忠最終成為148名火炬手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為了跑好自己那一棒,老人鍛鍊了兩個多月,每天手舉空酒瓶當火炬,反覆地練習跑步。2004年6月9日,來自各界的接力手高擎熊熊燃燒的奧運火炬傳遞近8個小時,在北京掀起一片歡騰。在萬眾矚目中,手舉雅典奧運火炬的那忠掀開了自己人生最燦爛的一頁。

然而,“奧運老人”最終未能等到2008年奧運會開幕的那一天。在參加火炬接力幾個月後,那忠因心臟病突發而離開了人世。沒能看到北京奧運會成了他永生的遺憾。

在奧運工地上班別人特羨慕

與那忠相比,那家小輩們與奧運的緣分似乎更深。44歲的那和利現在負責奧林匹克公園工地數萬名建築工人的後勤和文娛工作,他的侄子那楠則當起了工地保全。按照先前的補償安置協定,那和利所在的原十四大隊824人除了退休和自願出去擇業的人外,全部被安置到奧運工程承建公司新奧集團下屬的各個部門。

“現在和別人聊天,一說起我在奧運工地上班,別人都特羨慕。”那和利很滿意這份工作,為了當好奧運工地的後勤“大管家”,他天天泡在工地上,和民工嘮家常,為他們排憂解難。在他和同事們的張羅下,免費圖書室、露天電影院、平價超市相繼在奧林匹克公園生活區開張。

自打到奧運工地上班

那和利幾乎沒休息過一個周末,就連除夕夜也是在工地過的。“我愛人老開玩笑說,‘我們家快成旅館了’,”那和利笑著說。

發生變化的不僅是那和利,還有那家祖輩生存的窪里鄉。占地9000多平方米的奧運工地上,數萬名建築工人與轟鳴的推土機、伸縮著巨臂的起吊機在夜以繼日地勞作。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奧運場館淹沒了故土上磚牆瓦房的影跡,寬敞的馬路與五彩的霓虹燈取代了農地與曲折的鄉間小路。

按照規劃圖

那和利的辦公室所在地是奧運場館綠化帶,這就意味著奧運會前,這個臨時搭建的辦公區將被夷為平地。然而,那和利並不為自己的未來擔憂,他說,2008年以後,奧林匹克公園的開發將繼續下去;20萬平方米的地下商業區,四通八達的地下環形通道與龐大的地下停車場建設工程將會接踵而來。在奧林匹克公園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