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明初,絲弦就已經流行於河北省的中部和南部。北起保定,南至邯鄲,到處都有它的蹤跡。開始,它在民間走鄉串鎮,結夥搭班,後與老調同台演出,又受崑腔及河北梆子的影響,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四個支派:北路、中路、南路、西路。並出現了一批有聲望的演員,如北路的周福才,中路的劉魁顯,南路的朱永來(沙河縣褡褳鎮人),西路的平山紅等,行當齊全,劇目豐富,成為我省地方戲曲中較大的劇種之一。活動在我區的是南路絲弦,也叫做"弦子腔",這是因為它最初的主要伴奏樂器是一種叫做"弦子"的小琵琶,故而得名。它曾遍及全區,並擴展至河南、山西等鄰省。
每句末尾用"二本腔"(即"小嗓")演唱,行腔婉轉,別具一格。我區平鄉縣絲弦劇團演出的《小刀會》、《楊門女將》等戲的選場和選段,曾在中央及省電台播送過,深受民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