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太平鼓

遼西太平鼓

遼西太平鼓,是在遼寧西部流傳的一種民間舞蹈。太平鼓又稱單皮鼓、羊皮鼓,形狀如蒲扇。是在帶有手柄的鐵環上蒙上獸皮,手柄上串有鐵片。表演時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持鼓鞭,邊打邊舞,節奏明快、富於變化。舞蹈動作大部分是表現婦女勞動生活、自然景物和風土人情的,內容健康,形式活潑,鼓點豐富,舞姿優美,深受遼西一帶滿、漢、蒙、回、錫伯等廣大民族婦女的喜愛。

遼西太平鼓有別於遼

遼西太平鼓遼西太平鼓
南一帶有祭祀色彩的單鼓。遼西太平鼓屬於民建女子自娛自樂的藝術形式。

起源的傳說

確切說太平鼓源於哪朝哪代,暫無定論。根據歷代的民間口耳相傳,有幾種說法。

早在商周時期,殷紂王荒淫無道,周文周武王先後起兵討伐,文王的手下製作了一面小鼓,打仗時敲起來咚咚作響,很鼓舞士氣人民稱之為文王鼓。到周武王時,文王鼓仍在軍中,人們發現用手擊打不如用木棍擊打,於是武王命人選來木棍稍作修削繫上紅纓,到行軍作戰時鼓聲更響,士氣大為提高,於是稱之為武王鞭。文王鼓配上武王鞭一響,天下太平,流傳下來,便成為了今天的太平鼓。

還有一種說法是,唐太宗李世民東征,因雨阻行近二個月之久,士氣低落。為鼓舞軍心,太宗的手下將領琢磨製作了一面小鼓,一敲軍心果然大振,不日克敵制勝,因耽擱時間而發明的鼓,人們稱之為“耽”鼓,後世傳為“單”鼓(今遼南一帶仍用單鼓之稱)。
傳說為傳說,很難做一結論,誰也否定不了的事實是,太平鼓這種表演形式流傳了下來。

歷史記載

歷史資料記載:“正月閨人,又有大鼓之戲者。其鼓,曲鐵成圈,徑尺余,蒙驢革,下有柄,綴鐵環,擊以篾條,名太平鼓。”

《錦西縣誌》記載:“太平鼓-明清至東北淪陷初期在本縣盛行,是春節期間婦女的娛樂活動。表演形式和鼓點很多,動作是從生活和勞動中提煉的。反映生產勞動的有揀棉花、拉大鋸;反映婦女生活的有老太太哄雞、會親家、串門兒;幽默風趣的有豬八戒看媳婦捕蝴蝶獅子等等。參加人數不限,基本上是倆人一對,個別節目三四人一夥兒。”

表演特徵及形式

太平鼓流傳到明清時代,成為民間用以自娛自樂的表演形式。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古代農村婦女在正月不能出門,在家裡又忌針,悶得慌就拿起太平鼓在家裡敲打起來,繼而發展到左鄰右舍。幾家的婦女聚集在一家院子裡,玩起太平鼓。

發展到近代,太平鼓這種表演形式盛行。每年一進臘月,各村就開始打太平鼓,一直打到舊曆二月初一止。因為舊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的日子,為了不驚動龍,求得一年的好收成,所以到二月初一息鼓。

太平鼓表演自如,人數不限。兩人打叫拜鼓,亦稱滾元宵,三人打叫三賽花,四人打叫四面斗,八人的叫八面風,更多人的叫刮鏇風。太平鼓的表演以快、轉為主要手段。快,指鼓點打得快;轉,指一邊大鼓身體一邊鏇轉。在太平鼓興盛的地區,不會打太平鼓或是太平鼓打得不好的姑娘,嫁人都受影響。

表現內容

太平鼓既然是民間藝術,它所表現的內容基本上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太平鼓敲打起來鼓點簡單,節奏明快,語彙清晰。如“蘿蔔蘿蔔根兒,白菜白菜心兒,雪白的襪子挑三針兒”,“低頭低頭龍,抬頭抬頭鳳,金瓜月斧朝天鐙”,既表現了普通農家婦女的喜悅心情,也反映她們不甘心自己低下的地位而努力抗爭的心態。反映普通農家生活的,如“撈乾飯,擇豆角,彈棉花,烙大餅,嗑芝麻”,再現了火熱生活。“東八張,西八張,滿屋貼得亮堂堂”,這種喜悅之情呼之欲出。

太平鼓就是根據這些民謠來編排鼓點,熟悉太平鼓鼓點的人必先熟悉民謠。有些民謠還表現的是風土人情、名勝風光的。如“走錦州,過義州,八仙過海寧遠州”,“興城的牌樓,錦州的塔,鋼屯的獅子一對倆”等等。

曲牌種類

太平鼓發展到後來,逐漸形成了自己較為固定的曲牌,流傳下來的諸如《新姑爺請安》《貨郎進莊》《打賣花》《新媳婦四季忙》《十二月忙》《拉大鋸》《燉海菜》《老太太喘氣》《撲蝴蝶》《牛頂架》等。

太平鼓和其他藝術一樣,在發展中也借鑑姐妹藝術的表現手法,諸如《豬八戒看媳婦》、《吐嚕粉》、《老太太哄雞》、《貓逮耗子》、《逗小貓》、《切黃瓜菜》、《掰苞米》等遊戲小品的摻和,使太平鼓這一民間藝術更加增添了誘人的魅力。

歷史傳承

1980年錦西縣文化館深入民建挖掘,經張

遼西太平鼓遼西太平鼓
相公屯9位老人回憶,整理出太平鼓64種打法,形成有文字記錄、拍照、錄像等資料,已收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遼寧卷》內。
2000年,渤海造船廠請王成德作指導,組織40餘人的太平鼓表演隊進北京參加第14屆龍潭杯花卉大獎賽並且榮獲銀獎,使瀕於失傳的中華民間藝術之花再度綻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