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音樂家協會

在他們的帶領下,成立了東北文藝協會、東北魯藝(後改為東北音專、瀋陽音樂學院)、東北文工團、東北文教隊,培養了一大批新的年輕音樂家。 遼寧省音樂家協會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由遼寧省音樂家組成的具有獨立社會團體法定代表人資格的專業性和行業性民眾團體,是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音樂家協會的團體會員,接受中國音樂家協會和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指導。 遼寧省音樂家協會下設創作、理論、表演藝術、民族音樂、音樂教育、社會音樂、音樂文學、音樂發展等八個專業委員會;還有電子琴、手風琴、古琴、古箏、吉他、

基本信息

省音協成立前概況

在三年解放戰爭中,特別是1948年瀋陽解放後,直到1954年東北行政區撤銷建立遼寧省期間,遼寧地區聚集了大批在抗日戰爭時期就從事音樂工作的革命家。如呂驥、塞克、馬可、劉熾、希揚、安波、李劫夫、程雲、陳紫、管樺、向隅、蘇揚、瞿維、曉星、潘奇、莎萊、胥樹人、李中藝、郝汝惠、李尼、王卓、丁鳴、沙青、黃準、寄明、李鷹航等。在他們的帶領下,成立了東北文藝協會、東北魯藝(後改為東北音專、瀋陽音樂學院)、東北文工團、東北文教隊,培養了一大批新的年輕音樂家。省內先後成立大連、瀋陽、鞍山等市的歌舞團、歌劇團,許多傑出人才相繼湧現,正是他們為遼寧音樂家協會的建立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這個時期產生的主要作品,歌曲有《東北青年進行曲》、《東北好地方》,器樂作品有《歡慶勝利》、《慶豐年》,歌劇有《紀念碑》,戲曲音樂有《小女婿》等。1953年,文化部與中國文聯舉辦了建國以後三年來全國民眾歌曲評獎,遼寧省創作的《小鴿子》獲一等獎。1956年7、8月在北京舉行的首屆“全國音樂周”上,遼寧代表隊演出了《慶豐年》、《梁祝下山》、《看花燈》、《小拜年》等具有濃郁東北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間歌舞和音樂節目。1957年正式成立中國音樂家協會遼寧分會。

省音協性質

遼寧省音樂家協會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由遼寧省音樂家組成的具有獨立社會團體法定代表人資格的專業性和行業性民眾團體,是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音樂家協會的團體會員,接受中國音樂家協會和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指導。
協會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揮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能,廣泛團結全省音樂家,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積極實踐“三貼近”、“三創新”的原則,為滿足人民民眾的文化需求,構建和諧社會,發展繁榮社會音樂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貢獻。

省音協智慧型任務

遼寧省音樂家協會的主要任務是組織會員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從實際出發,按照音樂藝術規律,研究解決音樂生活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鼓勵詞曲作家深入生活,創作各種題材、體裁、形式、風格並具有時代特徵和民族精神的音樂作品;組織理論家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開展學術研討活動,促進音樂表演藝術的發展和提高;關心歌唱家、演奏家、指揮家的藝術實踐活動,促進音樂表演藝術的發展和提高;支持會員收集研究民族民間音樂,發揚我國民族音樂的優良傳統,創造社會主義的民族新音樂;關心音樂教育工作,特別是中國小音樂教育工作,注意發現、培養音樂人才,促進普通教育中美育水平的提高;組織會員參加音樂普及工作、協助有關方面開展民眾業餘音樂活動;組織比賽和評獎活動,對優秀的音樂創作、表演、理論著作和音樂活動中有成就的會員,給予表彰獎勵;積極發展會員,注意吸收在音樂藝術方面有突出貢獻的音樂家入會,發展和擴大組織;本會維護憲法和法律所賦予音樂家的權益,保護會員藝術創造和理論著作成果德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促進國際音樂文化交流,增進同各國音樂家的團結和友誼,為世界音樂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

機構設定

遼寧省音樂家協會下設創作、理論、表演藝術、民族音樂、音樂教育、社會音樂、音樂文學、音樂發展等八個專業委員會;還有電子琴、手風琴、古琴、古箏、吉他、兒童音樂、朝鮮族音樂、管樂、馬頭琴、音樂文學、音響學會等十一個學會或研究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