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豐年》

《慶豐年》,該箏曲於1955年由著名的山東箏家趙玉齋先生編曲。

簡介

《慶豐年》,該箏曲由著名的山東箏家趙玉齋先生編曲。1955年,趙玉齋開始創作箏曲《慶豐年》,他以山東民間音調《小溪流水》為創作基礎,發展變化而創編了該曲。他使左手的技巧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特點

此曲的出現,在當時被認為是一個創舉,因為左手被解放出來,不僅僅是單純吟揉按滑的潤飾了,在突出古箏音樂韻味的同時,還為右手作伴奏。

樂曲一開始就是左右手交替彈奏的大搓指法,雙手交替彈奏和弦,此外還有了諸如琶音(可由左手的食指連抹代替,不可處理為花奏)等技巧,以及用點柱(左手無名指按在箏碼處,右手彈撥)的技法模擬出鑼鼓的音響。

由此,《慶豐年》一曲開創了古箏雙手演奏技巧的新篇章,被認為是劃時代的作品。在後來的箏曲創作中,箏家都開始注重雙手的彈奏,並且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現代作品。

二胡名曲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現,稱“奚琴",是北方的民間樂器。一般認為今之胡琴由奚琴發展而來,現已成為我國獨具魅力的拉弦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悽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