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的發明,雖說都是古人的傳說,有些內容還近乎神化,但是,卻是有社會歷史的近似事實作為根據的。近年來大量的考古材料,證實了我國古代這些英雄時代的傳說並非完全虛有。
比如說,傳說中的黃帝發明衣冠和嫘祖發明桑蠶,確實反映了在大約4000多年前,他們所處時代的實情。根據我們在前篇所談到的錢三漾蠶絲和絹片,完全可以肯定,早在4000多年前,我國江南的原始居民,已經穿上了絲綢衣服。至今還在陝西民間流傳的嫘祖棗“先蠶娘娘”發明養蠶的故事,幾乎和山西夏縣發現半截蠶繭後,考古學家推斷的養蠶發明的過程完全一樣。
至於古書中傳說的黃帝開始鑿井的故事,那也是有考古資料作為證明的。根據考古的材料,我國發現的古代第一口井是距今約7000年前河姆渡遺址的水井。稍後,還有距今約4000多年前,河南湯陰白營遺址中發現的井,以及洛陽矬李遺址的一口圓形水井。可知中原地區在距今四、五千年前,水井已比較普遍,這和《世本》上所述的“黃帝見百物,始穿井”,正好互相印證。水井的出現,說明人們定居生活已經較穩定,人民也具有了利用水源的能力,人類文明的腳步大大加快了。
關於黃帝命人創造文字、制樂、發明舟車,和炎帝發明醫藥等神話內容,則說明早在四五千年前,中華先民已開始具有相當水平的文化生活。這些記載,也有若干考古資料作為證明。早在殷墟甲骨文以前許多年,我國已有了初具雛形的文字元號。我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在《古代文字的辯證發展》一文中說西安半坡“彩陶上的那些刻劃符號,可以肯定地說就是中國文字的起源”。在此以後,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鄭州二里崗也發現了一些象形符號,更加接近於史書上所說的“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之跡”而初創的文字。黃帝命伶倫創製樂律,是一個相當動人的傳說故事。《呂氏春秋·古樂篇》載,當時伶倫跑到一個叫“大夏”的地方,又到崑崙山之陰,聽到了鳳凰宛轉的鳴叫聲,他用腔體厚薄均勻的竹子斷取兩節之間,根據鳳凰叫聲的高低定出了12個律管和“六律”、“六呂”。這就是後來音樂中“十二律”律名的來歷。近年來在浙江、河南等地考古出土的原始的骨笛,使伶倫造樂的神話,得到了實物的證明。
黃帝造舟車、“作弩”、“鍊石為銅”等等傳說,炎帝的教民耕作、發明醫藥等神話,在考古上也大都得到實物的印證。比如,在浙江河姆渡遺址和陝西寶雞北首嶺,分別出土過7000年前的木槳和五六千年前的船形陶壺,說明當時南北方都已確實有船。在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骨、石箭頭,數以百計。在甘肅齊家文化(距今約4000年)和山東龍山文化(距今約4000年)和甘肅馬家窯文化(距今約四五千年),相繼出土了最早的黃銅和青銅器等。半坡出土了用以針灸的骨針。
神話與史實就是這樣互相印證,把黃帝和炎帝時期我國先民社會生活的文明程度,展現在我們眼前。1937年毛澤東、朱德在《祭黃帝文》中說:“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我們為有這樣英雄聰明的始祖,而永遠值得自豪。
相關詞條
-
哈尼族遠古神話
《哈尼族遠古神話》是小家雀兒 的一部穿越時空 的言情小說,現已完結。
小說檔案 內容簡介 章節目錄 -
遠古神話王朝
"小說類型神話傳說內容簡介本書是一本描述遠古的一段神話
小說類型 內容簡介 -
遠古地球神話
-
中國遠古神話(上)
內容介紹1979年5月第一版,1979年12月山東第一次印刷。 印數28000冊。
內容介紹 -
遠古歌謠
遠古歌謠在漫長的原始社會中,最早產生的歌謠大約就是“杭育杭育”之類。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中提到:人類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創作的,可惜沒有...
概述 形成過程 百家記載 歷史地位 歷史特點 -
上古神話
廣義的上古神話指中國夏朝以前直至遠古時期的神話和傳說,狹義的上古神話則包括夏朝至兩漢時期的神話。因為上古時代沒有當時直接的文字記載,那個時候發生的事件或...
產生記錄 創世神話 始祖神話 洪水神話 戰爭神話 -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連環畫:遠古神話
出版社: 平裝: 開本: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三世緣之遠古神話
《三世緣之遠古神話》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小說,作者是楓色幻想。
小說類型 內容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