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悟道》
該作品採用兼工帶寫的繪畫形式,將達摩塑造的生動形象。該作品曾在“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展出;作品自問世以來深受京城各主流媒體競相刊登轉載。
高賀琪達摩山石繪畫步驟
(1)鋪底色:注意淡墨適中,不要破壞線描的整體性。如果在高麗紙、生宣紙上作畫,首先刷一遍膠礬水 。(2)細緻刻畫:著色暈染結構,注意掌握用筆的水分和速度,不可過於急躁。
(3)隨類賦彩:用色要滿,選用礦物質顏料,覆蓋力強。
(4)作品完成:通過統一調整,會使形象更加突出生動。
(5)裝裱。
文人精神
每當參觀者品味那些久遠的孤傲才情和傳世的畫作珍品時,常被那些蘊含其中的大手筆、大境界所震撼,常被那些筆墨的味道所感動。不管歲月如何流轉,他們那不滅的靈魂和啟迪後世的智慧,在觀者吝嗇的記憶當中都必將成為永恆的精神。而所謂的精神落在紙上,便是中國文人的風骨。從小習畫的高賀琪也同樣被中國畫中所蘊含的這股“精氣神兒”所打動,所以,在靜心於紙上之後,她便醉心於追尋先賢的筆墨之中而不能自拔。 有朋友就曾這樣評價高賀琪:“其常年青燈苦讀,與古人晤、與聖賢晤,過著淡如水的耕墨生涯,閒暇也臨池不輟。只為得一筆墨、一意境而已。”仔細揣摩高賀琪畫中的人物山水、花鳥魚蟲,便會發現它們無不渾身散發著東方藝術氣韻中的“靈光”。
人們總說,紙上風光、筆端氣韻,一個人的創作往往總會是創作者本人性情與心跡的傳寫和體現。高賀琪一直力求在文化和思想的呈示。最顯著的,便是那種“心意”的流布。天胎地息,以深以安;逍遙容與,悠然穆然;或以情景相遭,生髮一種意象;或由物我相忘,達至一種境界;是理趣的,又是感受的;是深入的,更是升華的;風鳴秋籟,雪釀冬心;倦鳥無聲,游魚唼喋;心花意蕊,如拈如笑;竹樹雲根,可棲可拜……這既是高賀琪的畫境,也是她的心境。高賀琪說,她所在乎的正是這份心境,因為要想畫出真正的好作品,就不能失去“文人畫”本該具有的情懷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