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憑

後於少林寺​,攝心夏坐,問道之僧,報榛而至。 乃辭(慧)光,通法弘化,趙魏傳燈之美,罕有斯焉。 故京師語曰:(道)憑法師,相(法)上公,文句一代希寶,斯言信矣。

道憑

道憑​ 釋道憑姓韓,平恩​人,十二(歲)出家,投貴鄉邵寺,初誦《維摩經​》,自惟歷覽,日記四千百言,一聞無忘,乃通數部,後學《涅檠​》,略見遠節,復尋《成實​》,初得半文,便豎大義,聰明之譽,無羨昔人,致使遐邇聞風,成思頂渴。七夏欲講《涅�》,惟曰:“文一釋異,情理難資,恐兼虛課,謗法誠重。”八夏既登,遂行禪境,漳滏伊洛,遍討嘉猷。後於少林寺​,攝心夏坐,問道之僧,報榛而至。聞(慧)光師宏揚戒本,因往聽之,涉悟大乘,深副情願。經停十載,聲聞漸高。乃辭(慧)光,通法弘化,趙魏傳燈之美,罕有斯焉。講《地論​》、《涅�》、《華嚴​》、《四分​》,皆覽卷便講,目不尋文,章疏本無,手不舉筆,而開塞任情,吐納清爽,洞會詮旨,有若燈焉。故京師語曰:(道)憑法師,相(法)上公,文句一代希寶,斯言信矣。時人以其口言,方於身子也。以齊天保十年(559)三月七日,卒於鄴城西南寶山寺,春秋七十有二。將終之前,大鐘兩口,小觸而破,康存之日,願生安養,故使臨終,光尋滿室,憑獨見之,異香充庭,大眾皆美。初憑之處道,宏獲居心,經律遞講,福智雙習,骨族血親,往來頓絕,勢貴豪家,福無游止而乞食自資。少所恆習,祖肩洗淨,老而彌固,脛臂無服,生死齊焉。兼以心緣口授,杜於文相者,古今絕矣。
(出自《高僧傳​》第二集第十卷。本文摘自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寶山靈泉寺​》一書,由劉士亭提供)。
註:安陽西南三十公里靈泉寺存有高僧道憑法師雙石塔。西石塔塔心室門額刻有:“寶山寺大論師道憑法師燒身塔,大齊河清,二年(563)三月十七日”題記。另留有“大留聖窟”,為道憑在東魏武定四年(546)創造。

書法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