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運輸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必要條件之一
即物流運輸
物流運輸及運輸技術
(一)運輸的概念
運輸是人和物的載運及輸送。本書中專指"物"的載運及輸送。它是在不同地域範圍間(如兩個城市、兩個工廠之間,或一個大企業內相距較遠的兩車間之間),以改變"物"的空間位置為目的的活動,對"物"進行空間位移。和搬運的區別在於,運輸是較大範圍的活動,而搬運是在同一地域之內的活動。.
(二)運輸的地位1.運輸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按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的物理性運動,這種運動不但改變了物的時間狀態,也改變了物的空間狀態。而運輸承擔了改變空間狀態的主要任務,運輸是改變空間狀態的主要手段,運輸再配以搬運、配送等活動,就能圓滿完成改變空間狀態的全部任務。、
在現代物流觀念未誕生之前,甚至就在今天,仍有不少人將運輸等同於物流,其原因是物流中很大一部分責任是由運輸擔任的,是物流的主要部分,因而出現上述認識。
2.運輸是社會物質生產的必要條件之一。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先行。馬克思將運輸稱之為"第四個物質生產部門"是將運輸看成是生產過程的繼續,這個繼續雖然以生產過程為前提,但如果沒有這個繼續,生產過程則不能最後完成。所以,雖然運輸的這:種生產活動和一般生產活動不同,它不創造新的物質產品,不增加社會產品數量,不賦產品以新的使用價值,而只變動其所在的空間位置,但這一變動則使生產能繼續下去,使社會再生產不斷推進,所以將其看成一種物質生產部門。
運輸做為社會物質生產的必要條件,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在生產過程中,運輸是生產的直接組成部分,沒有運輸,生產內部的各環節就無法聯接。
(2)在社會上,運輸是生產過程的繼續,這一活動聯結生產與再生產,生產與消費的環節,聯結國民經濟各部門、各企業,聯結著城鄉,聯結著不同國家和地區。
3.運輸可以創造"場所效用"。場所效用的含義是:同種"物"由於空間場所不同,其使用價值的實現程度則不同,其效益的實現也不同。由於改變場所而最大發揮使用價值,最大限度提高了產出投入比,這就稱之為"場所效用"。通過運輸,將"物"運到場所效用最高的地方,就能發揮"物"的潛力,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從這個意義來講,也相當於通過運輸提高了物的使用價值。
4.運輸是"第三個利潤源"的主要源泉。
(1)運輸是運動中的活動,它和靜止的保管不同,要靠大量的動力消耗才能實現這一活動,而運輸又承擔大跨度空間轉移之任務,所以活動的時間長、距離長、消耗也大。消耗的絕對數量大,其節約的潛力也就大。
(2)從運費來看,運費在全部物流費中占最高的比例,一般綜合分析計算社會物流費用,運輸費在其中占接近50%的比例,有些產品運費高於產品的生產費。所以節約的潛力是大的。
(3)由於運輸總里程大,運輸總量巨大,通過體制改革和運輸合理化可大大縮短運輸噸公里數,從而獲得比較大的節約。
(三)運輸方式的分類--按運輸設備及運輸工具不同分類
1.公路運輸。這是主要使用氣車,也使用其它車輛(如人、畜力車)在公路上進行貨客運輸的一種方式。公路運輸主要承擔近距離、小批量的貨運和水運、鐵路運輸難以到達地區的長途、大批量貨運及鐵路、水運優勢難以發揮的短途運輸。由於公路運輸有很強靈活性,近年來,在有鐵路、水運的地區,較長途的大批量運輸也開始使用公路運輸。公路運輸主要優點是靈活性強,公路建設期短,投資較低,易於因地制宜,對收到站設施要求不高。可以採取"門到門"運輸形式,即從發貨者門口直到收貨者門口,而不需轉運或反覆裝卸搬運。公路運輸也可做為其它運輸方式的銜接手段。公路運輸的經濟半徑,一般在200公里以內。
2.鐵路運輸。這是使用鐵路列車運送客貨的一種運輸方式。鐵路運輸主要承擔長距離、大數量的貨運,在沒有水運條件地區,幾乎所有大批量貨物都是依靠鐵路,是在幹線運輸中起主力運輸作用的運輸形式。
鐵路運輸優點是速度快,運輸不大受自然條件限制,載運量大,運輸成本較低。主要缺點是靈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線路上實現運輸,需要以其它運輸手段配合和銜接。鐵路運輸經濟里程一般在200公里以上。
3.水運。這是使用船舶運送客貨的--種運輸方式。
水運主要承扭大數量、長距離的運輸,是在幹線運輸中起主力作用的運輸形式。在內河及沿海,水運也常做為小型運輸工具使用,擔任補充及銜接大批量幹線運輸的任務。
水運的主要優點是成本低,能進行低成本、大批量、遠距離的運輸。但是水運也有顯而易見的缺點,主要是運輸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節、氣候影響較大,因而一年中中斷運輸的時間較長。水運有以下四種形式:
(1)沿海運輸。是使用船舶通過大陸附近沿海航道運送客貨的一種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
(2)近海運輸。是使用船舶通過大陸鄰近國家海上航道運送客貨的一種運輸形式,視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
(3)遠洋運輸。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長途運輸形式,主要依靠運量大的大型船舶。
(4)內河運輸。是使用船舶在陸地內的江、河、湖、川等水道進行運輸的一種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4.航空運輸。這是使用飛機或其它航空器進行運輸的一種形式。航空運輸的單位成本很高,因此,主要適合運載的貨物有兩類,一類是價值高、運費承擔能力很強的貨物,如貴重設備的零部件、高檔產品等;另一類是緊急需要的物資,如救災搶險物資等。
航空運輸的主要優點是速度快,不受地形的限制。在火車、汽車都達不到的地區也可依靠航空運輸,因而有其重要意義。
5.管道運輸。這是利用管道輸送氣體、液體和粉狀固體的一種運輸方式。其運輸形式是靠物體在管道內順著壓力方向循序移動實現的,和其它運輸方式重要區別在於,管道設備是靜止不動的。
管道運輸的主要優點是,由於採用密封設備,在運輸過程中可避免散失、丟失等損失,也不存在其它運輸設備本身在運輸過程中消耗動力所形成的無效運輸問題。另外,運輸量大,適合於大且連續不斷運送的物資。
物流運輸
運輸需求可以通過三種基本的方式實現。首先,可以使用私營的車隊設備;第二,
與專業運輸公司簽訂運輸契約第三,一個企業可以向各種提供以單獨裝運為條件的
運輸承運人預定服務。這三種形式的運輸就是典型的所謂私人運輸、契約運輸和公共
運輸。從物流系統的觀點來看,有三個因素對運輸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即成本、速度
和一致性。
運輸成本是指為兩個地理位置間的運輸所支付的款項以及與行政管理和維持運輸
中的存貨有關的費用。物流系統的設計應該利用能把系統總成本降到最低程度的運輸,
這意味著最低費用的運輸並不總是導致最低的運輸總成本。
運輸速度是指完成特定的運輸所需的時間。運輸速度和成本的關係,主要表現在
以下兩個方面:首先,能夠提供更快速服務的運輸商實際要收取更高的運費;其次、
運輸服務越快,運輸中的存貨越少,無法利用的運輸間隔時間就越短。因此,選擇
期望的運輸方式時,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平衡運輸服務的速度和成本。
運輸的一致性是指在若干次裝運中履行某一特定的運次所需的時間與原定時間或
與前/L次運輸所需時間的一致性。它是運輸可靠性的反映。多年來。運輸經理們己把
一致性看作是高質量運輸的最重要的特徵。如果給定的一項運輸服務第一次花費兩天、
第二次花費了6天,這種意想不到的變化就會產生嚴重的物流作業問題。如果運輸
缺乏一致性,就需要安全儲備存貨,以防預料不到的服務故障。運輸一致性會影響買
賣平方承擔的存貨義務和有關風險。隨著控制和報告裝運狀況的信息新技術的套用,
物流經理們才能找到既快捷,又能保持一致性的方法,而速度和一致性相結合則是創
造運輸質量的必要條件。這是因為時間的價值是很重要的,對此,我們將會重複地予
以討論。-此外,了解運輸履行的質量對於那些對時間具有敏感性的作業具有何種程度
的重要性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物流系統的設計中,必須精確地維持運輸成本和服務質量之間的平衡。在某些
情況下、低成本和慢運輸將是令人滿意的,而在另外一些情況下,快速服務也許是實
現作業目標的關鍵所在。發掘並管理所期望的低成本、高質量的運輸,是物流的一項
最基本的貢任。
對於與物流網路有關的運輸,經理們應牢記以下三點:首先,物流設施的選擇確
立了據以創建運輸需求結構的網路結構,同時也限制了可供選擇的方案;其次,運
早成本涉及的範圍比運單更廣泛;第三,如果遞送服務偶爾發生不一致,那么要把運
輸能力結合進物流系統中去的全部努力就有可能付諸東流。
運輸合理化及現代化
一、不合理運輸
不合理運輸是在現有條件下可以達到的運輸水平而末達到,從而造成了運力浪費、運輸時間增加、運費超支等問題的運輸形式。目前我國存在主要不合理運輸形式有:
1.返程或起程空駛;空車無貨載行駛,可以說是不合理運輸的最嚴重形式。在實際運輸組織中,有時候必須調運空車,從管理上不能將其看成不合理運輸。但是,因調運不當.貨源計畫不周,不採用運輸社會化而形成的空駛,是不合理運輸的表現。造成空駛的不合理運輸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能利用社會化的運輸體系而不利用,卻依靠自備車送貨提貨,這往往出現單程重車,單程空駛的不合理運輸。
(2)由於工作失誤或計畫不周,造成貨源不實,車輛空去空回,形成雙程空駛。
(3)由於車輛過分專用,無法搭運回程貨,只能單程實車,單程回空周轉。
2.對流運輸。亦稱"相向運輸"、"交錯運輸",指同一種貨物,或彼此間可以互相代用而又不影響管理、技術及效益的貨物,在同一線路上或平行線路上作相對方向的運送,而與對方運程的全部或一部分發生重迭交錯的運輸稱對流運輸。已經制定了合理流向圖的產品,一般必須按合理流向的方向運輸,如果與合理流向圖指定的方向相反,也屬對流運輸。
在判斷對流運輸時需注意的是,有的對流運輸是不很明顯的隱敝對流,例如不同時間的相向運輸,從發生運輸的那個時間看,並無出現對流,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所以要注意隱蔽的對流運輸。
3.迂迴運輸。是舍近取遠的一種運輸。可以選取短距離進行運輸而不辦,卻選擇路程較長路線進行運輸的一種不合理形式。迂迴運輸有一定複雜性,不能簡單處之,只有當計畫不周、地理不熟、組織不當而發生的迂迴,才屬於不合理運輸,如果最短距離有交通阻塞、道路情況不好或有對噪音、排氣等特殊限制而不能使用時發生的迂迴.不能稱不合理運輸。
4.重複運輸。本來可以直接將貨物運到目的地,但是在未達目的地之處,或目的地之外的其它場所將貨卸下,再重複裝運送達目的地,這是重複運輸的一種形式。另一種形式是,同品種貨物在同一地點一面運進,同時又向外運出。重複運輸的最大毛病是增加了非必要的中間環節,這就延緩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費用,增大了貨損。
5.倒流運輸。是指貨物從銷地或中轉地向產地或起運地回流的一種運輸現象。其不合理程度要甚於對流運輸,其原因在於,往返兩程的運輸都是不必要的,形成了雙程的浪費。倒流運輸也可以看成是隱蔽對流的一種特殊形式。
6.過遠運輸。是指調運物資捨近求遠,近處有資源不調而從遠處調,這就造成可採取近程運輸而未採取,拉長了貨物運距的浪費現象。過遠運輸占用運力時間長、運輸工具周轉慢、物資,占壓資金時間長,遠距離自然條件相差大。又易出現貨損,增加了費用支出。
7.運力選擇不當。未選擇各種運輸工具優勢而不正確地利用運輸工具造成的不合理現象,常見有以下若干形式:
(1)棄水走陸。在同時可以利用水運及陸運時,不利用成本較低的水運或水陸聯運,而選擇成本較高的鐵路運輸或汽車運輸,使水運優勢不能發揮。
(2)鐵路、大型船舶的過近運輸。不是鐵路及大型船舶的經濟運行里程卻利用這些運力進行運輸的不合理做法。主要不合理之處在於火車及大型船舶起運及到達目的地的準備、裝卸時間長,且機動靈活性不足,在過近距離中利用,發揮不了運速快的優勢。相反,由於裝卸時間長,反而會延長運輸時間。另外,和小型運輸設備比較,火車及大型船舶裝卸難度大、費用也較高。
(3)運輸工具承載能力選擇不當。不根據承運貨物數量及重量選擇,而盲目決定運輸工具,造成過分超載、損壞車輛及貨物不滿載、浪費運力的現象。尤其是"大馬拉小車"現象發生較多。由於裝貨量小,單位貨物運輸成本必然增加。
8.託運方式選擇不當。對於貨主而言,在可以選擇最好託運方式而未選擇,造成運力浪費及費用支出加大的一種不合理運輸。
例如,應選擇整車未選擇,反而採取零擔託運,應當直達而選擇了中轉運輸,應當中轉運輸而選擇了直達運輸等都屬於這一類型的不合理運輸。
上述的各種不合理運輸形式都是在特定條件下表現出來,在進行判斷時必須注意其不合理的前提條件,否則就容易出現判斷的失誤。例如,如果同一種產品,商標不同,價格不同,所發生的對流,不能絕對看成不合理,因為其中存在著市場機制引導的競爭,優勝劣汰,如果強調因為表面的對流而不允許運輸,就會起到保護落後、阻礙競爭甚至助長地區封鎖的作用。類似的例子,在各種不合理運輸形式中都可以舉出一些。
再者,以上對不合理運輸的描述,主要就形式本身而言,是主要從微觀觀察得出的結論。在實踐中,必須將其放在物流系統中做綜合判斷,在不做系統分析和綜合判斷時,很可能出?quot;效益背反"現象。單從一種情況來看,避免了不合理,做到了合理,但它的合理卻使其它部分出現不合理。只有從系統角度,綜合進行判斷才能有效避免"效益背反"現象,從而最佳化全系統。
二、運輸合理化的概念
由於運輸是物流中最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運輸合理化。
運輸合理化的影響因素很多,起決定性作用的有五方面的因素,稱做合理運輸的"五要素":
1.運輸距離。在運輸時,運輸時間、運輸貨損、運費、車輛或船舶周轉等運輸的若干技術經濟指標,都與運距有一定比例關係,運距長短是運輸是否合理的一個最基本因素。縮短運輸距離從巨觀、微觀者都會帶來好處。
2.運輸環節。每增加一次運輸,不但會增加起運的運費和總運費,而且必須要增加運輸的附屬活動,如裝卸、包裝等,各項技術經濟指標也會因此下降。所以,減少運輸環節,尤其是同類運輸工具的環節,對合理運輸有促進作用。
3.運輸工具。各種運輸工具都有其使用的優勢領域,對運輸工具進行最佳化選擇,按運輸工具特點進行裝卸運輸作業,最大發揮所用運輸工具的作用,是運輸合理化的重要一環。
4.運輸時間。運輸是物流過程中需要花費較多時間的環節,尤其是遠程運輸,在全部物流時間中,運輸時間占絕大部分,所以,運輸時間的縮短對整個流通時間的縮短有決定性的用。此外,運輸時間短,有利於運輸工具的加速周轉,充分發揮運力的作用,有利於貨主資金的周轉,有利於運輸線路通過能力的提高,對運輸合理化有很大貢獻。
5.運輸費用。前文已言及運費在全部物流費中占很大比例,運費高低在很大程度決定整個物流系統的競爭能力。實際上,運輸費用的降低,無論對貨主企業來講還是對物流經營企業來講,都是運輸合理化的一個重要目標。運費的判斷,也是各種合理化實施是否行之有效的最終判斷依據之一。
從上述五方面考慮運輸合理化,就能取得預想的結果。
運輸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長期以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探索和創立了不少運輸合理化的途徑,在一定時期內、一定條件下取得了效果,匯集如下:
1.提高運輸工具實載率。實載率有兩個含義:一是腳踏車實際載重與運距之乘積和標定載重與行駛里程之乘積的比率,這在安排腳踏車、單船運輸時,是做為判斷裝載合理與否的重要指標;二是車船的統計指標,即一定時期內車船實際完成的貨物周轉量(以噸公里計)占車船載重噸位與行駛公里之乘積的百分比。在計算時車船行駛的公里數,不但包括載貨行駛,也包括空駛。
提高實載率的意義在於:充分利用運輸工具的額定能力,減少車船空駛和不滿載行駛的時間,減少浪費,從而求得運輸的合理化。
我國曾在鐵路運輸上提倡"滿載超軸",其中;滿載"的含義就是充分利用貨車的容積和載重量,多載貨,不空駛,從而達到合理化之目的。這個做法對推動當時運輸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當前,國內外開展的"配送"形式,優勢之一就是將多家需要的貨和一家需要的多種貨實行配裝,以達到容積和載重的充分合理運用,比起以往自家提貨或一家送貨車輛大部空駛的狀況,是運輸合理化的一個進展。在鐵路運輸中,採用整車運輸、合裝整車、整車分卸及整車零卸等具體措施,都是提高實載率的有效措施。
2.採取減少動力投入,增加運輸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這種合理化的要點是,少投入、多產出,走高效益之路。運輸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在設施建設已定型和完成的情況下,儘量減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做到了這一點就能大大節約運費,降低單位貨物的運輸成本,達到合理化的的目的。
國內外在這方面的有效措施有:
(1)前文已提到的"滿載超軸"其中"超軸"的含義就是在機車能力充許情況下,多加掛車皮。我國在客運緊張時,也採取加長列車、多掛車皮辦法,在不增加機車情況下增加運輸量。
(2)水運拖排和拖帶法。竹、木等物資的運輸,利用竹、木本身浮力,不用運輸工具載運,採取拖帶法運輸,可省去運輸工具本身的動力消耗從而求得合理;將無動力駁船編成一定隊形,一般是"縱列",用拖輪拖帶行駛,可以有比船舶載乘運輸運量大的優點,求得合理化。
(3)頂推法。是我國內河貨運採取的一種有效方法。將內河駁船編成一定隊形,由機動船頂推前進的航行方法。其優點是航行阻力小,頂推量大,速度較快,運輸成本很低。
(4)汽車掛車。汽車掛車的原理和船舶拖帶、火車加掛基本相同,都是在充分利用動力能力的基礎上,增加運輸能力。
3.發展社會化的運輸體系。運輸社會化的含義是發展運輸的大生產優勢,實際專業分工,打破一家一戶自成運輸體系的狀況。
一家一戶的運輸小生產,車輛自有,自我服務,不能形成規模,且一家一戶運量需求有限,難於自我調劑,因而經常容易出現空駛、運力選擇不當(因為運輸工具有限,選擇範圍太窄)、不能滿載等浪費現象,且配套的接、發貨設施,裝卸搬運設施也很難有效地運行,所以浪費頗大。實行運輸社會化,可以統一按排運輸工具,避免對流、倒流、空駛、運力不當等多種不合理形式,不但可以追求組織效益,而且可以追求規模效益,所以發展社會化的運輸體系是運輸合理化的非常重要措施。
當前火車運輸的社會化運輸體系已經較完善,而在公路運輸中,小生產生產方式非常普遍,是建立社會化運輸體系的重點。
社會化運輸體系中,各種聯運體系是其中水平較高的方式,聯運方式充分利用面向社會的各種運輸系統,通過協定進行一票到底的運輸,有效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小生產,受到了歡迎。
我國在利用聯運這種社會化運輸體系時,創造?quot;一條龍"貨運方式。對產、銷地及產、銷量都較穩定的產品,事先通過與鐵路、交通等社會運輸部門簽定協定,規定專門收、到站,專門航線及運輸路線,專門船舶和泊位等,有效保證了許多工業產品的穩定運輸,取得了很大成績。
4.開展中短距離鐵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鐵"的運輸。這一措施的要點,是在公路運輸經濟里程範圍內,或者經過論證,超出通常平均經濟里程範圍,也儘量利用公路。這種運輸合理化的表現主要有兩點:一是對於比較緊張的鐵路運輸,用公路分流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從而加大這一區段的運輸通過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公路從門到門和在中途運輸中速度快且靈活機動的優勢,實現鐵路運輸服務難以達到的水平。
我國"以公代鐵"目前在雜貨、日用百貨運輸及煤炭運輸中較為普遍,一般在200公里以內,有時可達700-l,000公里。山西煤炭外運經認真的技術經濟論證,用公路代替鐵路運至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是合理的。
5.儘量發展直達運輸。直達運輸是追求運輸合理化的重要形式,其對合理化的追求要點是通過減少中轉過載換載,從而提高運輸速度,省卻裝卸費用,降低中轉貨損。直達的優勢,尤其是在一次運輸批量和用戶一次需求量達到了一整車時表現最為突出。此外,在生產資料、生活資料運輸中,通過直達,建立穩定的產銷關係和運輸系統,也有利於提高運輸的計畫水平,考慮用最有效的技術來實現這種穩定運輸,從而大大提高運輸效率。
特別需要一提的是,如同其它合理化措施一樣,直達運輸的合理性也是在一定條件下才會有所表現,不能絕對認為直達一定優於中轉。這要根據用戶的要求,從物流總體出發做綜合判斷。如果從用戶需要量看,批量大到一定程度,直達是合理的,批量較小時中轉是合理的。
6.配載運輸。是充分利用運輸工具載重量和容積,合理安排裝載的貨物及載運方法以求得合理化的一種運輸方式。配載運輸也是提高運輸工具實載率的一種有效形式。
配載運輸往往是輕重商品的混合配載,在以重質貨物運輸為主的情況下,同時搭載一些輕泡貨物,如海運礦石、黃沙等重質貨物,在倉面捎運木材、毛竹等,鐵路運礦石、鋼材等重物上面搭運輕泡農、副產品等,在基本不增加運力投入情況下,在基本不減少重質貨物運輸情況下,解決了輕泡貨的搭運,因而效果顯著。
7."四就"直拔運輸。"四就"直拔是減少中轉運輸環節,力求以最少的中轉次數完成運輸任務的一種形式。一般批量到站或到港的貨物,首先要進分配部門或批發部門的倉庫,然後再按程式分撥或銷售給用戶。這樣一來,往往出現不合理運輸。
"四就"直撥,首先是由管理機構預先籌劃,然後就廠或就站(碼頭)、就庫、就車(船)將貨物分送給用戶,而勿需再入庫了。
8.發展特殊運輸技術和運輸工具。依靠科技進步是運輸合理化的重要途徑。例如,專用散裝及罐車,解決了粉狀、液狀物運輸損耗大,安全性差等問題;袋鼠式車皮,大型半掛車解決了大型設備整體運輸問題;"滾裝船"解決了車載貨的運輸問題,貨櫃船比一般船能容納更多的箱體,貨櫃高速直達車船加快了運輸速度等,都是通過來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合理化。
9.通過流通加工,使運輸合理化。有不少產品,由於產品本身形態及特性問題,很難實現運輸的合理化,如果進行適當加工,就能夠有效解決合理運輸問題,例如將造紙材在產地預先加工成乾紙漿,然後壓縮體積運輸,就能解決造紙材運輸不滿載的問題。輕泡產品預先捆緊包裝成規定尺寸,裝車就容易提高裝載量;水產品及肉類預先冷凍,就可提高車輛裝載率並降低運輸損耗。
參考資料:http://www.easipass.com/ytsce/wl/ytsce_wljs_09.htm
行業名錄導航
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劃分,包含了國民經濟48大類390小類,涉及各行各業及34省市全國工商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