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商品結構

進出口商品結構指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按各種標誌分組,反映各類進出口商品在進出口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一國的進出口商品結構,是由該國的社會經濟制度,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狀況以及外貿政策等決定的。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各類進出口商品在其對外貿易中所占的比重。

分類由於各國進出口商品種類繁多,為了劃一商品分類方法,聯合國對國際貿易商品通常按《國際貿易標準分類》(簡稱SITC)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初級產品,另一類是工業製成品。初級產品類包括:①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動物;②飲料及煙類;③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④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原料;⑤動植物油、脂及臘。工業製成品包括:①化學品及有關產品;②按原料分類的製成品(包括鋼鐵、有色金屬、紙張和紡織品等);③機械及運輸設備;④雜項製品(包括鞋、服裝和家具等)。

中國的進出口商品除按《國際貿易標準分類》劃分外,還有自己習慣的分類。出口商品有的是按農副產品、輕工產品和重化工業產品三大類劃分,有的是按工礦產品、農副產品加工品和農副產品三大類劃分。進口商品一般是按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兩大類劃分,生產資料包括生產性原料和機械設備;生活資料包括吃穿用的消費品。

結構變化因素一個國家進出口商品結構的狀況主要是由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資源情況和對外貿易政策所決定。廣大的開發中國家由於經濟不發達,出口一般是以初級產品為主,進口是以工業製成品為主,這是長期以來帝國主義對開發中國家剝削和掠奪的結果。經濟已開發國家通常是以工業製成品出口為主,進口則以初級產品為主。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初級產品在國際貿易商品結構中的比重一直超過工業製成品。戰後,從1953年起,工業製成品所占的比重超過了初級產品。60年代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分工和專業化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工業製成品在國際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進一步上升。1963~1973年期間,工業製成品比重由52%上升至62%,而初級產品則由48%下降至38%。1973年以後,隨著石油價格和其他初級產品價格的上漲,初級產品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但工業製成品在國際貿易的商品構成中仍占主要地位。1982年,工業製成品占57%,初級產品占43%。在工業製成品貿易中,又以機械產品貿易增長速度最快,50年代約占世界出口貿易額的1/5,60年代約占1/4,70年代以來已占1/3左右。今後,隨著世界產業結構的變化,世界市場工業製成品貿易,特別是機電產品的貿易將繼續增長。

中國的狀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0多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進出口商品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建國初期,初級產品在出口總額中約占80%,工業製成品僅占20%,到1985年初級產品出口下降至54.2%,工業製成品出口上升至45.8%。在初級產品出口結構中,農副產品所占比重明顯下降,礦物燃料的比重增加,其中主要是石油及其製品出口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在工業製成品中,紡織品出口迅速增加,重化工業產品中的機械設備出口也有明顯增長。在進口商品結構方面,建國以來除少數年份外,變化不大。60年代以後,生產資料進口約占70~80%,生活資料約占20~30%。在生產資料中,新技術、成套設備和機電產品進口所占比重有減少的趨勢,由50年代約占進口總額的50%下降到1985年的31.9%;而生產性原料,如鋼材、鐵砂、銅、鋁、木材、天然橡膠、化工原料等的進口不斷增加。在生活資料中,主要進口糧食、食糖和動植物油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