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據《雲台拾遺》載,明洪武三年,圍屏山下僅建觀音殿。明萬曆年間,觀音殿拆除,在此基礎上建“延福觀”。《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載:“雲台山道觀以此為盛,觀後石屏天成,雜樹古藤,宛然畫若千幅矣”。此觀創自明代,三中官,指的是陳增、高晉卿、周通淵三個太監。時太監陳增,崇禎初年被任命為山東稅使,兼領徐州,晚年退老郁州,出資建延福觀,死後葬於東磊。延福觀山門牆上,尚有一塊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的《重修延福觀碑記》,上刻:“延福觀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崇禎四年(1631年)三中官高晉卿等重建”。“講殿疊起,房廡連屬,丹檻炫目”。拱形的山門上有朱書:“敕賜護國延福觀”,七個大字,筆力雄健,氣勢雍容。山門呈東南向,門前巨崖壘石,築一平台,呈長方形,高約17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台側有石級上下,與崎嶇山路相連。立平台上,極目千里,一覽無餘。清黃申瑾把這裡作為《雲台二十四景》的第十七景,叫做“平台水月”。清詩人李大全有詩頌此:
登台頻極目,皓月滿庭中。
野水泛明鏡,清輝耀碧空。
山光連夜色,冷氣動秋風。
遙識廣寒路,依稀似可通。
黃申瑾把這裡作為《雲台二十四景》之一時,李大全寫詩時,東磊山下還是一片大海,一望千里,迎秋風,觀明月,浮光耀金,靜影沉碧,情意自是纏綿,暇想自是萬千,竟能“遙識廣寒路”,仿佛舉步進月宮,雖是離奇,卻也是情在理中。如今滄海久為桑田,然“平台”猶存,登台雖無“水”、“月”可觀,但有沃野可覽。居高臨下,“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更是一種藝術享受,決非嫦娥伴舞所能及。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的《重修延福觀碑記》,每塊上殘存八九字、十數字不等。這山門裡原有一種龕,高約丈余,內奉祀“靈官”佛像,完全是一副道家氣派。雕像後只一板相隔。背面卻是一尊泥塑“韋佗”,面向正殿,完全又是佛家打扮,這些早已沒有了,只留下一個空曠的空間。正殿原建築宏偉,其脊中央坐一銅葫蘆,系風母銅所鑄,金碧輝煌。正殿四周,繞有迴廊,殿中有一道牆,將前後隔開,互不相通,前供“三官”、後供“觀音”,又是前“道”後“佛”。正殿前兩側各有配殿五間,南配殿前廊里,有明嘉靖碑刻十二塊,其中有兩塊鐫刻著《延福觀記》。這些碑刻,如今早無下落。正殿、配殿久毀。現在山門後面的一些房子都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雲台林場在舊殿的廢墟上新建的。北配殿原是一鐘鼓殿,鍾已不知毀於何時,可一面大鼓尚存,鼓徑1米,是清代物,現存於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