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金銀花、粉甘草、木通各一兩,防風、荊芥、連翹、牛蒡子各三錢。
用法用量
上藥進行乾燥、混合碾細,用淨水迭成小丸,每錢不得少於三十粒。每服三錢,開水送下。
主治
癰腫初起,憎寒壯熱。
附方
名稱:人參散
組成:人參、白朮、赤芍藥、甘草、當歸、乾薑、赤茯苓、肉豆蔻、桂心
用法: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主治:妊娠瘧疾,頭疼,憎寒壯熱,面黃,不思飲食
出處:《聖惠》卷七十四
名稱:人參順氣散
組成:麻黃、乾葛、白朮、甘草、桔梗、人參、乾薑、香白芷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加生薑三片,蔥白二寸,煎至八分,通口服。如要出汗,連進二服
主治:憎寒壯熱,四肢疼痛
出處:《活人書》卷十七
名稱:大黃丸
組成:川大黃、柴胡、赤茯苓、人參、木香、桂心、枳殼、檳榔、桃仁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以溫水送下,一日三次
主治:小兒憎寒壯熱,發歇不定,腹中結實,不能乳食
出處:《聖惠》卷八十四
名稱:生薑煎
組成:老生薑
用法:水一鍾,煎半鍾。熱服微汗
主治:瘴如瘧,憎寒壯熱
出處:《醫統》卷七十六
名稱:頭瘟湯
組成:川芎、荊、防、桔、柴胡、黃芩、歸尾
主治:大頭瘟。濕熱傷巔,腫大如斗,赤瘟無頭,或結核有根,令人多汗氣蒸。初起憎寒壯熱,體重,頭面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甚則堵塞不能飲食,舌乾口燥,恍惚不安
出處:《類證治裁》卷一
中藥方劑之連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