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子必搗

某些藥物由於形體特殊或細小,不便切制,均須碾或搗碎,以便調配和製劑,使其充分發揮療效。傳統上有“逢石必搗”和“逢子必搗”之說。中藥治病的物質基礎是其所含的有生物活性的成分

某些藥物由於形體特殊或細小,不便切制,均須碾或搗碎,以便調配和製劑,使其充分發揮療效。傳統上有“逢石必搗”和“逢子必搗”之說。中藥治病的物質基礎是其所含的有生物活性的成分。淨制、切制、炮製等多種炮製方法都能對藥物起到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增效的根本途徑是炮製對活性物質的質或量的影響。

基本簡介

一、提高中藥的有效利用度
1、提高中藥的有效利用度
中藥來源於自然界,往往伴存有一些無藥效的雜質,影響用藥的準確性而使藥效不穩定。如乳香是由樹皮裂縫處滲出的油膠樹脂,取下時往往黏附樹皮。石膏等礦物藥中夾雜有其他礦石或雜質。巴戟天的木心強韌,化學成分含量明顯低於巴戟天,而木心重量占全藥重量的將近一半。這些非藥用部位若不除去,則配方中藥物有效成分含量減少,達不到治療所需的有效治療劑量。
採用淨選的方法,除去雜質及非藥用部位,分離不同的藥用部位,保證中藥的淨度和純度,使有效成分更加集中,從而提高其臨床療效。

2、分離不同的藥用部位,
增強療效——馬兜鈴、紫蘇、蓮子
中藥中,有些植物,不同的部位,其功效各異。需分離後,分別入藥。
如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的根、全草、果實均可入藥。
根為青木香:止痛,解毒消腫。
全草為天仙藤:行氣。
果實為馬兜鈴: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
紫蘇解表散風寒,解郁寬中且化痰。
蘇葉能解魚蟹毒。
蘇梗安胎。
子定喘。
蓮子肉補脾澀精。
蓮子心清心火。
研究課題:不同藥用部位的物質基礎與藥效的相關性,說明分部位入藥的科學性。

二、增加中藥的溶出量,提高療效。
藥材切製成飲片,與溶媒接觸面積增大,有效成分易於煎出,易於過濾,並可避免藥物細粉在煎煮時易糊化的弊病。顯示飲片“細而不粉”的特點。
果實種子類藥物經炒黃處理後,種皮或果皮爆裂,質地酥脆易碎,易於煎出有效成分,故有“逢子必炒”、“逢子必搗”之說。
礦物藥經高溫煅制後,理化性質發生了變化,晶格發生改變,質酥易碎,使成分溶出率增加。故有“諸石火煅紅”、“諸石必搗”之說。

討論
湯劑是中醫常用的劑型,中藥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影響藥效的重要因素,通過炮製可增大藥物表面積,破壞組織細胞結構,使質地酥脆,提高有效成分的煎出率而增強療效。
有些藥物炮製後,其有效成分含量降低,故有人得出結論:該炮製方法無存在的必要。但可能該成分在溶媒中的煎出率增加,藥效增強。
不能以單一成分的含量多少,判定炮製方法的優劣。
炮製後質地的改變,可使其成分易於吸收,提高療效。

三、改變藥物化學組分的含量,突出某一功效
中藥素有“一藥多效”之稱,含多種有效成分,具多種藥理作用。可通過炮製,降低次要成分的含量,突出主要成分的含量,使某些作用增強,以選擇性的發揮藥效,更好地適應臨床的需要。
麻黃,具發汗解表,止咳平喘的功效。所含麻黃鹼能鬆弛支氣管平滑肌而具平喘作用。所含揮髮油能興奮汗腺,有發汗作用,還有抗病毒作用。蜜炙後,其揮髮油含量減少50%,而麻黃鹼則減少甚微,再加上蜂蜜的協同作用,突出了麻黃止咳平喘的功效。
此外,蜜炙麻黃揮髮油中具有平喘作用的L-á-萜品烯醇,四甲基吡嗪,石竹烯,及具有鎮咳祛痰、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檸檬烯,芳樟醇含量增加,亦證明麻黃蜜炙後發汗作用降低,而止咳平喘作用增強的傳統經驗。
何首烏用黑豆汁蒸製後,使瀉下的結合型蒽琨衍生物水解成無致瀉作用的游離蒽琨衍生物,突出二苯乙烯苷、卵磷脂、糖類等的作用,故滋補作用增強。

討論
對於具有多種功效的中藥,為突出某一方面的作用,通過炮製來調整其藥性,是中藥炮製目的之一。
炮製前後藥性的變化,與其炮製前後化學成分的組成和含量的變化有關,即通過成分的量變和質變以影響中藥的藥性。
對於多數中藥來說,尚有待進一步研究,闡明其藥性改變的物質基礎,深入探討炮製原理。

四、抑制酶的活性,保存有效成分
有些中藥的有效成分是苷類,含苷類成分的藥物往往在不同的細胞中含有可水解這種苷類成分的酶,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下,酶可分解該苷類物質,使含量降低,影響療效。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故在炮製中常採用炒、蒸、烘等加熱處理的方法以殺酶保苷。如槐米、黃芩、杏仁等。

五、改變有效成分的量和質,增強療效
槐米生品長於清肝瀉火,清熱涼血,多用於血熱妄行,肝熱目赤,頭痛眩暈。炒黃後可緩和其苦寒之性,宜用於熱盛而脾胃虛弱者。炒炭後性澀,以止血安絡為主。研究表明,槐米經炒黃後,其成分無明顯變化,但加熱可破壞生品中的鼠李糖轉化酶,使有效成分蘆丁被保存下來,同時,質變酥脆,成分易於煎出。炒炭後蘆丁含量降低,而收斂止血的有效成分鞣質的含量增加2~4倍,故止血作用增強。
總之,中藥經各種方法炮製,通過影響中藥的成分組成或各組分的含量高低,調整藥性後用於臨床,可以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和有效,提高中醫臨床效果。

相關詞條

霉變煅炭粒密度
露潤離子透入劑臨界相對濕度
雷公炮炙十七法蜈蚣片露烏賊骨口腔用膜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