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以雕刻佛像為主的碑刻。在其上開龕造像,多為,極少數與道教有關。並常銘刻造像緣由和造像者姓名、籍貫、官職等,有時也有線劃的供養人像。盛行於北朝時期,多發現於河南,陝西、山西、甘肅等省。現存的實物,以北魏時期的最早,而以東魏——北齊和西魏——北周時期的數量最多,說明其最盛期在北朝晚期。至隋代日趨衰落,唐代僅偶有發現。其造像題材和造型風格等方面的特徵,一般近於同時期的石窟寺藝術。但因雕刻於碑石上面,故多系高浮雕作品,且形體較小,雕琢的更加精細,是研究當時宗教藝術及宗教史的重要實物資料。造像碑大體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通碑四面雕為排列整齊的小型佛像,千篇一律,少有變化,這種形式,稱為“千佛碑”或“萬佛碑”。另一種則是在碑的前後兩面各雕出二或三層的佛龕,龕中雕出一佛二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龕楣雕有飛天伎樂及天幕等。第三種形式是全碑僅雕為一龕,龕中雕一佛二菩薩,菩薩腳邊雕有護法獅子。這一類造像,多在龕上層雕出供養人和供物,左右還多有文字題記等。
相關詞條
-
劉碑寺造像碑
劉碑寺造像碑是河南現存最大的造像碑,是清代的建築。
一、河南現存最大的造像碑――劉碑寺造像碑 二、造像題材及相關問題 三、造像風格及藝術成就 -
老子造像碑
畫面為老子懷抱如意鉤,騎青牛過函谷的故事。通版皆為線刻,形態逼真,祥雲繚繞,雄關在望。
老子造像碑 記載 -
襄汾造像碑
襄汾造像碑在山西襄汾縣境內,原分布在善惠寺等五座寺廟中。寺宇早毀,尚存造像石刻二十二通,形象秀美,刻工洗鍊。造鑿於魏、北齊、隋、唐四代,有年號者分別為北...
簡介 結構 特點 佛像 歷史 -
造像記
造像記,指各種宗教石窟、神龕等像的製作留下記錄的文字。所謂“像”主要指基於宗教信仰而製作的崇拜對象。因此所謂的“造像記”,就是指“製造這些像的題記”。因...
概說 造像記與尊像之間的關係 造像記的淵源與發展 史料價值 -
馬君起造像碑
馬君起造像碑是記載馬君起先祖的功德像碑,現存於河北省深縣文化館,碑高110公分,寬79公分,厚49公分,系兩石鑿合之石室。
文物名稱 基本介紹 馬君起造像碑碑文 -
北齊造像刊經碑
是大齊河清三年(564年)立。此埤幾經遷徙,多次重立,原位於巨野縣大義鎮小徐營村西石佛寺。解放初期寺廢,大量石刻造像俱殘毀或散佚,唯刊經碑倖存。1989...
概述 相關 -
新莊造像碑
新莊造像碑位於周至縣二曲鎮八一村新莊11組張麗萍家後院,年代為北朝。 造像碑砂岩質,高0.97米,寬0.44米,厚0.11米。 碑身周緣殘損,傾覆於地。
造像碑簡介 碑身描述 文物價值 -
巴中摩崖造像
巴中的摩崖造像始於隋,盛於唐,續於宋、明、元、清。全市現存摩崖造像近100處,1000餘龕(窟),10000餘軀。素有“石窟之鄉”美譽的巴中市,位於四川...
基本介紹 形態描述 顯著特點 南龕摩崖造像 文物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