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田汽車

通田汽車

吉林通田汽車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整車製造,整車銷售,領部件供應為一體的汽車公司。公司成立於2002年4月,其前身為國家軍工企業吉林江北機械廠(除軍工產品外還出品江北奧拓汽車),2002年經重組建立吉林通田汽車有限公司。公司自成立之日就受到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市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目前公司聚集了由博士後、碩士等中高級技術人才400多人,形成了強大且頗具實力的通田研發中心。通田人本著“快乾少說”的原則,投資13億元人民幣,全力建設通田汽車工業園,打造吉林市的轎車工業基地。吉林通田汽車有限公司在吉林和湖南都有註冊罷了。

簡介

【品牌歷史】通田汽車
說起“通田”人們會感到十分陌生,但是要說吉林通田汽車有限公司的原廠原兵器部所屬的吉林江北機械廠,在汽車界就該算“鼎鼎大名”了。“通田”汽車公司,是江北機械廠的相關汽車資產與多家民營企業投資重組建立的。
說江北機械廠“鼎鼎大名”,是因為它造汽車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

發展

早在1980年,他們就憑藉軍工優勢開發出了汽車發動機,還上了機車。由於那時他們的軍品情況不錯,不能讓它同時抱兩個“金娃娃”,上級要求將機車轉給了嘉陵生產。1985年前後他們借用菲亞特126P底盤,自乾車身,開發出一個“大頭鞋”,還通過了專家評審鑑定,得到了時任兵器部長的鄒家華同志的讚揚,但始終沒有投入生產。
不久他們又以富士重工最新上市的一款斯芭魯為樣車,開發出了“美鹿”牌兩門轎車。為此他們開了模具,做了卡具,建了總裝線、焊裝線、進口了檢測裝置。1990年開始生產,1992年底停產,總共只生產了200多台。
1992年底,按照“兵總”的統一部署,他們轉產奧拓。要說兵總的計畫思想自然是很美好的,長安江北江南西安四家“奧拓”統一組裝一款車型,由長安統一供應覆蓋件,零部件在系統內統一配套,迅速就能形成大批量,總體上解決兵總系統的“軍轉民”問題。
然而市場並不按照人的計畫思想走,零部件近親繁殖,難保優生優育。而長安憑白無故多了3個競爭者,供應覆蓋件自然不那么痛快。再說供貨半徑太大,單台成本降不下來,江北每造1輛車就虧1萬元。西安奧拓後來改產福萊爾,小火一把後轉讓給了電池大王比亞迪,據說準備改產電動車了。南北奧拓則都氣息奄奄。到1999年兵總分家成立南北兩大集團,江北的奧拓也就徹底停產了,7年時間累計產量不過5000輛。
儘管江北機械廠造車20年,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負債累累,瀕臨破產,以至為了發工資,把上好的衝壓設備低價出售了。但江北廠手中還有個轎車“目錄”,這個“殼資源”在中國卻是無價之寶。
2002年4月28日,傑士達美鹿在吉林下線,再一次把江北廠引入人們視線。但是好夢不長,因市場反應欠佳,熱鬧了不到4個月,當年8月5日美鹿也停產了,傑士達和吉利資產置換重組,在上海改產華普了。
就在江北廠要從人們視線中消失時,2002年,浙江數家民營企業總計投資13億元再次重組江北,成立吉林通田汽車有限公司。據稱該公司“四大工藝”齊全,有中高級技術人員400多人,生產骨幹半數以上經過日本鈴木公司培訓。公司發展得到吉林省政府全力支持,占地1500畝、年產15萬輛的擴建項目,被列為吉林省的“重點工程”,8月20日以前要完成廠房主體建設,年底設備安裝完成。將要推出的另一車型是1.8升排量的“通田虎”,以超低價格與寶來競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