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儒院

季的學制,於大學上,有一通儒院,為大學畢業生研究之所。 清末,曾計畫在大學裡設立培養專門人才的“通儒院”,類似今天的研究生院。 通儒院畢業,不需考試,而以平時研究著述評定。

通儒院為中國早期構想的研究生院。蔡元培 《我在教育界的經驗》:“ 清 季的學制,於大學上,有一通儒院,為大學畢業生研究之所。”
清末,曾計畫在大學裡設立培養專門人才的“通儒院”,類似今天的研究生院。通儒院招生對象是大學畢業生或具備相當水平的人,培養目標是“能發明新理以著成書,能製造新器以利民用為成效”。學制五年,學員不上課堂,只在圖書館和寢室搞研究,也可實地考察。學員由各科大學都督(系主任)管理,並由他指定或延聘指導老師。通儒院畢業,不需考試,而以平時研究著述評定。畢業後待遇,予以翰林升階,或分用為較優京官、外官。但通儒院這套制度,還未及付諸實現,清王朝便垮台了,但它對民國以後的研究生制度卻有一定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