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

通假

通假,指漢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本字。 古代通假字很多。當代網路用語裡為了趣味化、有意為之而出現一些通假做法如“偶滴歌神啊”,不同於認識錯誤或打字錯誤而出現的錯寫。

詞語解釋

1.互相借用。 明 文徵明 《企齋先生傳》:“先生昆弟五人,白首同居,有無通假,死喪患難,惠恤惟勤,於倫誼至篤也。” 張元濟 《<錄>跋》:“書此以識吾友通假之惠,並為是書慶幸焉。”

2.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本字。嚴格說,與本無其字的假借不同,但習慣上也通稱假借。包括同音通假,如借“公”為“功”,借“駿”為“峻”;雙聲通假,如借“祝”為“織”,借“果”為“敢”;迭韻通假,如借“崇”為“終”,借“革”為“勒”。古書多用通假字;今簡化漢字也常常採用,如借“谷”為“谷”,借“吁”為“吁”。

3、古人在使用文字時,不用表示這個詞義的本字,而借用一個與它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這種現象叫做通假。因為通假是以古音的相同或相近為前提的,所以又叫“古音通假”。在通假中,替用的字叫做通假字,被替用的字叫做本字,又叫做“正字”。如:沛公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中用通假字“蚤”來代替本字“早”。

基本概念

在古代漢語中,我們 經常遇到通假的現象。王力說:“所謂假借或古音通假,說穿了就是古人寫別字” 。現在一些人在學習中遇到這種情況時會很不理解,也有很多學生朋友們會問:“為什麼古人寫錯字就是古音通假,我們寫錯了就是錯別字呢?”

其實,王力這種說法不對(王力的《古代漢語》錯誤一批批),因為誤寫的前提是存在規範、標準,而古代漢語特別是上古漢語沒有規範、標準,各諸侯國文字大異,各種語義即各種字的新用法層出不盡,是語義大爆炸時代,是用法自由的時代。後來慢慢地才形成自然規範,現代漢語屬於規範性漢語了。

又如,網路語言裡,如果是正式用語,“有沒有”寫作“有木有”、“妹子”寫作“妹紙”就是寫別字,但趣味用法裡的“有木有”不是寫別字而是通假,為什麼?因為規範是就正式用語而言的,趣味語言本來就是變形語言,要求不同了,標準不同了。

真正的通假不是誤寫,可是有的誤寫後來也劃入通假,因此說:通假一般非誤寫。

通假原因

四因論

通假 通假

那么通假這種現象是怎么產生的呢?我們該怎么理解呢?聯繫通假產生的原因和社會背景,總結起來大致有這么幾個原因:

1、通假現象與造字時代文字系統不成熟有關。古人在記錄語言時“倉促無用字”,或者一時想不起來,只好用一個同音字來代替。就像在我們生活中,儘管已有了成熟的文字系統,也會有提筆忘字,或者不會寫某個字的時候,這時就會用另外一個同音字來代替。這些在我們聽來是不影響意義的表達的,這就是說別字也達到了我們記錄語言的目的。後來人或者不知,或者效仿,以至於積非成是,流傳下來,成了合法的用字。現代漢語中也有一些字會流傳下去,那我們的後來人也會說我們使用了通假字。

2、通假的現象與古人寫別字、不規範字的用字習慣有關 。古人在使用文字的時候,規範觀念不強,為了書寫簡便,使用通假字已成為一種社會習慣。因為一般通假字都比本字形體簡單、易寫,書寫效率高很多,所以人們愛寫通假字,不覺得寫通假字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3、沒有相應的規範字典也是造成通假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才針對“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實行“書同文字”的政策。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對文字進行統一規範。許慎的《說文解字》作為我國第一部規範漢字的正字學著作,不僅對當時的文字規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深深地影響了後來的文字政策。人們對文字的規範性越來越看重,不斷地進行正字工作,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規範字典,使得我們的漢字規範有章可循。而在古代,由於沒有實用的規範字典,人們在書寫過程中沒有一個標準可供參照,自然容易出現同聲異形的現象。

4、從個體差異上來說,每個人的思維角度是不同的,我們都知道“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字形的理解也是這樣。對於同一個意義比如說感嘆的“嘆”,有的人用了口字旁,有的人用了欠字旁,於是就造出來兩個字:“嘆”和“嘆”。如果我們把其中的一個作為正字,也就是標準字型,那另一個就可以被看做是通假字。所以二者的地位都是相對而言的,我們對於古代哪個是本字,哪個是通假,也需要進行細緻的分析。

五因論

通假字的成因有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 沒有規範。古人造出一個字,表達一個意思,可是該用哪個字表示哪個意思還在形成過程中,沒有一定規範,既可以使用這個字表示某個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個聲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個意思。時代越後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2、 避諱。古人最忌諱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中的字,產生避諱,或直寫自己父母名字中的字,借用其他字替代。所有的人都不能寫當朝皇帝的名。

3、漢代 知意者記音未記形。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秦記》以外的各國史記、巫醫之外的古書幾乎燒光,到漢代,相當部分書籍都是憑一些讀書人的背誦、記憶重新寫出來,「著之竹帛」。由於當時背誦者 只記讀音,未記字形,書寫者往往會因方言的差異或其文化程度的影響導致記錄時將同一個字記錄成不同的形體。

4、一些人據音來記。古人認為語言憑藉聲音而存在,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聞者聽音則知義,因而古人在記錄時往往依據聲音來記錄。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在《經義述聞》就這樣說「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

5、誤寫。古人在做記錄時,一時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別字代替,清代的趙翼在《陔余叢考》一書中指出:「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人這樣寫固然是前面所說的寫了白字,但後人都這樣效仿以後,便成了「通假」字了。

假借與通假

假借造字

古文字學家黃現璠先生說:“假借為六書造字法之一。朱駿聲說:‘天地間有形而後有聲,有形聲而後有意與事,四者(形、聲、意、事),文字之體也,意之所通,而轉注起焉。聲之所比,而假借生焉,二者(指轉注和假借),文字之用也。……不知假借者,不可與讀古書,不明古音者,不足以識假借,鷓《說文通訓定聲》一書所為記也。’(《說文通訓定聲·自敘》)所謂‘不知假借者,不可與讀古書’,充分地說明了假借於解讀古書的重要意義。假借,為字之音同音近,義亦通。《說文·敘》說:‘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據王念孫《讀書雜誌》所言:‘本無其字’,本字應為‘卒’字,即倉卒無其字,借同音的字用之。即所謂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令長’原為‘令良’,為避劉秀(光武帝)叔父‘良’諱,改‘良’為長。令讀零音,平聲,良也平聲,是雙聲。對於假借,王引之又說:‘詁訓之指,存乎聲音,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渙然冰釋,如其假借之字,而強為之解,則詰為病矣。’(《“經義述聞·序》)古文字同音通假本身,有其發展規律,主要有三:第一,同出於一源,同音同義而形體有些改變,它們借用,是當時社會生活變化的反映,如‘失’借用為‘屎’,‘昏’借用為‘婚’(詳後)。第二,假借主要是同音,所謂同音不是毫無內容抽象性的相同,而是有時間地點條件,即‘約定俗成’。而且同音假借一般具有時代性,例如‘彼’‘匪’同音通假,周代可用;‘池’‘飾’通假,宋代可用,假借不能隨時到處亂用。第三,借簡化字代替繁體字,或意義相近,且又常用的,可以通假。如‘個’“個”借用為字,‘豐’借用為“豊”字,……‘繳納’借用為‘交納’,‘師傅’借用為‘師父’等,此類簡化借用,並非毫無根據,肆意所為。第一、第二兩個規律,適合於古代的通假,後一規律,適用於現代。現推行簡化字,故繁體字已少用了。解讀古書,前兩個規律,必須掌握。古人為什麼多用假借字?一因古字較少,非假借不可。三代古器銘文,“眉壽”已假借用“麋壽”。麋同眉音,可以通用。”

假借與通假

先來看假借和通假的關係,二者在性質上是不同的。假借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是“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而通假,則是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是本有其字,只是用另一個字代替本字來寫而已。很多人搞不清它們之間的差別,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本來已有 “慧”字,但卻以“惠”字臨時替代,其意義是“智慧”的意思,這種情況是通假。再如:“難”原是鳥名,借為“艱難”之難;“長”是長發,借為長久之長。假借和通假的根本區別就是有沒有本字,如果有就是通假,沒有就是假借。

與假借字的分別

有人常把通假字與六書中的「假借字」相混。嚴格來說,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來已有「慧」字,但卻以「惠」字臨時替代。而六書的的假借字則是本無其字,因為要創製新字較麻煩或為免使字數大量增加,而採用同音或近音字表達那種意思,例如「自」字本義是鼻子,因同音關係,借來表示「自己」之意,這是六書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訓詁解說中,也有時會把兩個名稱相混。讀者應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學知識,小心判別。

常用通假例句

一、通假字與本字或音同或雙聲(聲母相同)、或疊韻(韻母相同)。例如:

⑴思而不學則殆。(《論語六則》)

【解析】句中“殆”與“怠”字音相同。

⑵亡何,其人亡。(《蔡勉旃堅還亡友財》)

【解析】句中第一個“亡”與“無”的聲母相同。

⑶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傷仲永》)

【解析】句中的“扳”與本字“攀”的韻母相同。

二、通假字與本字形體相似。出現通假現象時,主要存在三種情況:

1、聲旁字代替形聲字。例如:

⑴出門看火伴(《木蘭詩》)

【解析】句中的“火”與本字“伙”的聲旁相同。

2、形聲字代替聲旁字。例如:

⑵徐以杓酌油瀝之(《賣油翁》)

【解析】句中的“杓”與本字“勺”的聲旁相同。

3、聲旁相同的形聲字互相代替。例如:

⑶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

【解析】句中的“帖”與本字“貼”的聲旁都相同。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於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有人認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寫的白字。通假字大量存在於古書之中,是造成中國古書難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稱為「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慧」便是本字。

當代網路語通假

網路趣味語是通假

通假和現代漢語中的別字是不同的。

網路聊天裡的通假字,常見的:有木有(即有沒有)、偶(即我)、斑竹(即版主)、大蝦(即調侃意味的大俠)。“妹子”寫作“妹紙”。產生原因是趣味化,類似1有火星文,是趣味文字。所以“斑竹”“大蝦”之類的網路語言有廣泛的使用土壤。愛奇藝趣味節目“偶滴歌神啊”。

例如,2010年成名的“西單女孩”任月麗發微博稱“(西單地下)通道我滴娘家”,其“滴”是故意代替“的”。

隨著人們的知識水平的提高,文字廣泛地被普通人所使用,人民民眾對文字的改造作用也愈加明顯,所以國家對於文字的規範也就更加地重要,通過頒布一系列的法規,整理異形詞,以及各種考試來進行規範。當一個別字的使用已經成為主流,國家也會根據實際的使用情況對正字和別字進行取捨。

網路錯寫不是通假

我們的網路聊天,文字輸入的速度會對網友之間的交流產生重大影響,為了追求速度,我們就可能會不顧文字的精確,而容忍和助長錯別字的使用。但是因為有語境,可能我們無意中把一句話說錯了,但是聽話人沒有意識到,雙方都會按照說話人本來的意思來理解,所以說這些錯字和別字基本不會影響交際效果,這也就是語言的粗略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