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座子

逆轉座子

在基因組記憶體在著通過DNA轉錄為RNA後,再經逆轉錄成為cDNA並插入到基因組的新位點上的因子,被稱為逆轉座子(retrotransposons)。 逆轉座作用的關鍵酶為逆轉錄酶和整合酶。自身編碼逆轉錄酶和/或整合酶的非傳染性轉座因子稱為逆轉錄轉座子。

主要特徵及介紹

逆轉座子的整體結構與整合的逆轉錄病毒極為相似,其主要特徵之一是在兩端具有長的同向末端重複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 LTR),而兩個末端的每一個末端又各具備一個倒轉重複序列。LTR主要攜帶有轉錄起始和終止信號以滿足轉錄及轉錄後的RNA作為中介通過逆轉錄完成轉座的需要。逆轉座子含有內部編碼區,編碼與逆轉錄病毒的種群專一性抗原(group specific antigen, gag)和多蛋白(pol: polyprotein)相類似的蛋白質〔4)。與逆轉錄病毒的主要區別在於它不具備編碼外殼蛋白的基因因而不具備感染能力。根據內部編碼區中內切酶編碼區和逆轉錄酶編碼區的位置不同,通常把植物逆轉座子劃分為兩組:一組的編碼區組成順序與逆轉錄病毒非常相似,其內切酶編碼區在逆轉錄酶區的下游端,如百合的dellh 和松樹的IFG7等因子都屬於這一組、這一組逆轉座子稱為Ty3 / gypsy型;另一組內切酶編碼區在逆轉錄酶編碼區的上游端,如小麥的W is-3 ,擬南芥菜的Tal、菸草的Tnt1 以及馬鈴薯的Tst1 因子,這一組稱為Tyl/ c opia型(T y3/ g ypsy和Tyl/ copia為研究得最為詳細的逆轉座子。

已知逆轉座子的轉錄活性是調節其逆轉座行為最關鍵的一步,酵母和果蠅的逆轉座子在正常的生命周期中就具有活性、同時還受到一系列環境和生理因子的調節,如幽醇類激素、脅迫(包括熱激)、cAMP水平、和DNA損傷因子紫外線等。目前有關高等植物逆轉座子活性調節的研究為數很少,以菸草的Tnt以及Ttol , 逆轉座子以及水稻的Tos17,逆轉座子研究的最為詳細,這些逆轉座子在正常繁殖的植物中不具活性而在脅迫環境條件下其轉錄活性被激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